非形式邏輯或論證邏輯:有效性
本文關(guān)鍵詞:非形式邏輯或論證邏輯:有效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有效性是論證或推理理論的核心概念。然而,研究文獻業(yè)已表明,有效性概念已有不同含義。通過對經(jīng)典有效性標準的限制或修改,形成了歸納有效性、實質(zhì)有效性、非形式有效性、語用有效性、相干有效性、修辭有效性和慣常有效性等另類的有效性概念。不同有效性概念的闡明,為的是給一般論證提供更適切的評估規(guī)范。
【作者單位】: 延安大學政法學院
【關(guān)鍵詞】: 形式有效性 歸納有效性 實質(zhì)有效性 非形式有效性 相干有效性 語用有效性 修辭有效性 非形式邏輯
【分類號】:B81
【正文快照】: 經(jīng)典有效性既可以從語法上根據(jù)該系統(tǒng)的公理或規(guī)則加以確定,也可以從語義上根據(jù)該系統(tǒng)的解釋或模型加以確定。但其精髓在導論邏輯教科書中得到一致的表述:一個演繹論證是有效的,僅當其前提真而結(jié)論假(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2]。評估論證(argument)的經(jīng)典概念可通過一個公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芳;;無罪推定與訴諸無知論證比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蔡廣超;;漢布林對傳統(tǒng)論證研究之批判[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3 陳金釗;焦寶乾;;法律方法論研究綜述[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4 劉宗棠;論辯邏輯的復興與創(chuàng)新[J];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5 張斌峰;略論《墨辯》“辯”的謬誤[J];江漢論壇;2000年11期
6 武宏志;新“取代論”闡述——對王路觀點的贊同與異議[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02期
7 馬永俠,武宏志;從“是”能否推出“應該”?——兼與程仲堂教授商榷[J];晉陽學刊;2002年03期
8 郭芙蓉;;傳統(tǒng)邏輯教學中的旁征博引[J];邏輯研究專輯;2001年00期
9 王愛華;;語言不完備性:明達語言與語言自救——語言哲學系列研究(二)[J];外語學刊;2007年01期
10 武宏志,劉春杰;謬誤模式分類與界定[J];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焦寶乾;法律論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王愛華;明達語言維度觀及其哲學關(guān)照[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3 周強;當代中國論辯研究的歷時及跨文化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蔡廣超;漢布林的謬誤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元鵬;非形式邏輯與亞里士多德的論證學說[D];山西大學;2009年
3 于運霞;語用論辯術(shù)的謬誤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林麗紅;漢布林謬誤理論探究[D];燕山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左立;;非形式邏輯——一個新的邏輯學分支[J];思維與智慧;1990年01期
2 李延梅,武宏志;非形式邏輯或論證邏輯:解釋論證的策略[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樊明明;修辭論辯與非形式邏輯[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崔清田,王左立;非形式邏輯與批判性思維[J];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04期
5 崔清田;非形式邏輯與批判性思維[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6 阮松;西方的非形式邏輯運動與我國邏輯學的走向[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7 康巧茹;邏輯研究的第二次轉(zhuǎn)向[J];寧夏黨校學報;2003年02期
8 熊明輝;;試論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關(guān)系[J];現(xiàn)代哲學;2006年02期
9 張巨青;邏輯是歷史發(fā)展的科學[J];江漢論壇;1980年06期
10 武宏志;“非形式邏輯”與“論證邏輯”——兼評劉春杰的《論證邏輯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關(guān)老健;陳觀瑜;;試論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yǎng)[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2 郭芙蓉;;傳統(tǒng)邏輯教學中的旁征博引[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3 黃展驥;;批判西方的“歧義謬誤”——評布萊克、柯皮、巴克爾、唐斯的觀點[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4 陳慕澤;;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非形式轉(zhuǎn)向[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黃國芳;汪學明;;從制約邏輯到法律推理的思考[A];貴州制約邏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暨首屆全國性邏輯系統(tǒng)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傳新;;法律邏輯研究的三個緯度[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7 武宏志;;法律邏輯和論證邏輯[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靜煥;;論題學法學的邏輯學反思[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9 陳波;;邏輯:一個變動和生長著的概念[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shù)前沿論叢(上)[C];2011年
10 ;主編簡介[A];粵港澳區(qū)域合作與發(fā)展報告(2010~2011)[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安東尼·布萊爾 拉爾夫·約翰遜 漢斯·漢森 克里斯托弗·廷代爾《非形式邏輯》編輯部,焦兵/譯;《非形式邏輯》雜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陳慕澤;非形式邏輯和批判性思維[N];光明日報;2002年
3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熊明輝;邏輯與認知[N];社會科學報;2002年
4 弗蘭斯·H. 范·愛默倫 《論辯》編輯部,,焦兵譯;《論辯》:一份有關(guān)推理的國際刊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王習勝;應該正確理解演繹邏輯[N];光明日報;2004年
6 楊家安(東北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的基礎性[N];中國教育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強;當代中國論辯研究的歷時及跨文化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國龍;法律解釋的有效性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王亞南;分析實證語境下反壟斷復合法律關(guān)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冠祥;法律邏輯研究的新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應騰;辯論的邏輯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3 廖琳;非形式邏輯若干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4 莫日根巴圖;批判性思維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5 謝耘;論證概念的理論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啟;《戰(zhàn)國策》中論辯說服的邏輯分析[D];河南大學;2009年
7 李陶;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形式有效性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王亮亮;法律邏輯的生命源[D];燕山大學;2009年
9 李會芬;法律邏輯:應用邏輯的一種[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劉祥城;關(guān)于批判性思維培育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本文關(guān)鍵詞:非形式邏輯或論證邏輯:有效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2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6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