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理論和內插定理
本文選題:周延律 + 零元模態(tài)邏輯系統(tǒng); 參考:《邏輯學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三段論規(guī)則中的周延律一般是指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本文把直言命題中作為主項和謂項出現(xiàn)的詞項處理成零元模態(tài)詞,提出一個零元模態(tài)邏輯系統(tǒng)來精確定義周延這一概念,并論證這兩條規(guī)則可以從該系統(tǒng)的內插定理直接導出,由此確立周延律的正確性。
[Abstract]:In the syllogism rule, the Zhou extension law generally means that the middle term is extended at least once in the premise, and the item which is not comprehensive in the premise cannot be fully extended in the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 the word items which appear as the subject and predicate items in the explicit proposition are treated into zero element modal words, a zero element modal logic system is proposed to define precisely the concept of circumference, and it is proved that these two rules can be derived directly from the interpolation theorem of the system. Therefore, the correctness of Zhou Yan law is established.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自然邏輯研究”(09YJC72040004)
【分類號】:B815.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守恒;;籃球防守戰(zhàn)術概念詮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2 李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定義的思考——基于形式邏輯的角度[J];大家;2012年10期
3 許外芳;;略論《易經(jīng)》的類比思維及對中國古代科技的影響[J];湖北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4 張子清;郭靜;;刑法中“或者”語義探微[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顏華東;小議單獨概念、專名以及定義[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6 顏華東;對《法律邏輯學》教學中有關問題的分析[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7 向容憲;形式邏輯概念論蘊含的邏輯矛盾[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2期
8 劉宗棠;再論“承認”──關于論證的定義、特征、功能和方法[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9 萬寧,向容憲;“以偏概全”—簡單枚舉法的本質特征——為“以偏概全”正名[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10 楊清順;邏輯學家的非邏輯論斷——關于若干邏輯問題的評析[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海軍;廣告輿論傳播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湯銘鈞;陳那、法稱因明的推理理論[D];復旦大學;2010年
3 陳憲濤;汽車造型設計的領域任務研究與應用[D];湖南大學;2009年
4 劉新文;系統(tǒng)Z的量化擴張及其對話語表現(xiàn)理論的處理[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雷東;先秦墨家語言實踐及《墨子》文學意義考論[D];西北大學;2009年
6 婁延果;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及其組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羅欽林;汽車造型特征拆分重構與中氣A級車造型設計[D];湖南大學;2011年
2 沈桂麗;現(xiàn)代漢語的語詞定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卉;論負概念[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盧蕓蓉;類比推理及其在論證中的應用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5 陳紫;列舉邏輯方法及其現(xiàn)代漢語表達[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郭建剛;中學數(shù)學中學生邏輯思維發(fā)展探析[D];山西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庸;;高爾斯基的“擴充三段論”[J];思維與智慧;1987年04期
2 何庸;;漫話三段論規(guī)則[J];思維與智慧;1986年03期
3 黃駿;錯在何處?[J];思維與智慧;1984年05期
4 張金興;三段論各格的規(guī)則應該廢止——兼論三段論的“雙重規(guī)則”問題[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5 顧達峰;試論三段論有關推理規(guī)則的證明[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6 褚木蘭;三段論規(guī)則的表述和闡釋[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7 田心軍;對三段論規(guī)則的修正之我見[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5期
8 田心軍;關于三段論規(guī)則的思考[J];中州大學學報;1994年01期
9 鄭偉宏;;因明三支作法與邏輯三段論之比較[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2期
10 崔悅;;三段論規(guī)則改革雛議[J];思維與智慧;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黃衛(wèi)星;;運用FoxBASE研究“EI三段論”規(guī)則[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2 黃衛(wèi)星;;三段論規(guī)則的符號化[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3 郁慕鏞;;關于三段論的幾個理論問題[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4 張家龍;;論區(qū)別判斷[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5 諸葛殷同;;評《邏輯學》[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6 張靜煥;;論題學法學的邏輯學反思[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許濤;粗糙核Marcinkiewicz積分的L~p有界性[D];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2年
2 張啟慧;齊型空間上某些算子的有界性[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
3 吳田峰;非交換空間的Kolmogorov不等式和Zygmund不等式[D];新疆大學;2008年
4 應騰;辯論的邏輯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5 陳斌;基于Hardy-Littlewood極大函數(shù)的雙權范數(shù)積分不等式[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李小華;線性超圖的譜[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浩玲;圖的生成樹和最大虧格[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彭國強;多線性奇異積分算子的一些性質[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325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83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