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青銅嵌錯工藝的技術(shù)源流與審美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18:36
<正>嵌錯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上常見的表面裝飾工藝。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金銀嵌錯工藝出現(xiàn)后,嵌錯金、銀、紅銅、綠松石的青銅器廣泛流行,鑄就了無數(shù)精美絕倫的青銅器精品。青銅嵌錯工藝的技術(shù)源流、工藝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仍有不少值得探討之處(1)。本文將結(jié)合考古發(fā)現(xiàn)與文化因素分析,以幾件典型的嵌錯青銅器為例,對這種工藝的技術(shù)源流、工藝特點和審美特征進行探討。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0,(12)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1 鄂君啟節(jié)(局部)
3 錯金銀云紋犀尊
1957年安徽壽縣出土五件鄂君啟節(jié)(圖10),均為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頒發(fā)給鄂君啟的商運憑證。各器呈竹節(jié)形,表面錯金文字(圖11)記錄了鄂、郢兩地水陸貨運的路線、規(guī)模、經(jīng)營范圍、政策等信息。此器文字寬博規(guī)整,實用性較強。圖9 錯金銀馬首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古代錯金、鎏金工藝的再認識[J]. 姚智輝. 華夏考古. 2019(05)
[2]試論史前玉石器鑲嵌工藝[J]. 王強. 南方文物. 2008(03)
[3]論中國早期(銅鐵以外)的金屬工藝[J]. 黃盛璋. 考古學報. 1996(02)
[4]鏤空錯金銀銅柄鐵劍及其他[J]. 李學勤. 收藏家. 1994(06)
[5]欒書缶應(yīng)稱名為欒盈缶[J]. 王冠英. 文物. 1990(12)
[6]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J]. 史樹青. 文物. 1973(06)
[7]陜西興平縣出土的古代嵌金銅犀尊[J]. 文物. 1965(07)
本文編號:3295561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0,(12)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1 鄂君啟節(jié)(局部)
3 錯金銀云紋犀尊
1957年安徽壽縣出土五件鄂君啟節(jié)(圖10),均為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頒發(fā)給鄂君啟的商運憑證。各器呈竹節(jié)形,表面錯金文字(圖11)記錄了鄂、郢兩地水陸貨運的路線、規(guī)模、經(jīng)營范圍、政策等信息。此器文字寬博規(guī)整,實用性較強。圖9 錯金銀馬首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古代錯金、鎏金工藝的再認識[J]. 姚智輝. 華夏考古. 2019(05)
[2]試論史前玉石器鑲嵌工藝[J]. 王強. 南方文物. 2008(03)
[3]論中國早期(銅鐵以外)的金屬工藝[J]. 黃盛璋. 考古學報. 1996(02)
[4]鏤空錯金銀銅柄鐵劍及其他[J]. 李學勤. 收藏家. 1994(06)
[5]欒書缶應(yīng)稱名為欒盈缶[J]. 王冠英. 文物. 1990(12)
[6]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J]. 史樹青. 文物. 1973(06)
[7]陜西興平縣出土的古代嵌金銅犀尊[J]. 文物. 1965(07)
本文編號:32955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29556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