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青銅容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19:19
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時期,也是我國古代青銅器藝術最后的輝煌時期。在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青銅器的發(fā)展顯現出完全不同于前代的風格走向:傳統(tǒng)禮器器物或回歸實用器的用途,或逐漸消亡;豐富多樣的新興實用器始現或興盛于秦漢。新興實用器的發(fā)展演變是秦漢時期青銅文化的基礎.不論是傳統(tǒng)禮器,還是新興實用器,容器都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對這一時期青銅容器的研究可以反映出秦漢時期青銅器,乃至整個工藝美術的發(fā)展面貌。本次論文選取了具有代表性且學界研究不多的器物,并分為傳統(tǒng)禮器和日常實用器兩大類進行研究,涉及的具體器類有:鼎、壺、鈁、樽、扁壺、鐎、杅(洗)、卮、鍪、盆、鋗、耳杯等。論文以實物為基礎,其中以考古出土物為主,傳世品及古代文獻中收錄者也稍有提及。在占有大量實物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器物出土墓葬的年代對器物進行分期,并總結出不同時期器物的造型、裝飾特征,從而歸納出每類器物由早及晚的造型、裝飾演變,以及地域分布等,并繪制出重要器物的造型演變圖表。此外,通過對出土物與文獻的比證,盡量描述出器物在當時的使用情形。由于禮器的角色不復存在,秦漢青銅容器的形制也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再見先秦時的巨制,器物多以...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半斗鼎,高19厘米,腹徑24.5厘米陜西咸陽塔兒坡秦墓出土,咸陽市博物館藏
蟠螭紋鼎,高21.5厘米,腹徑27.5厘米河南洛陽西宮秦墓出土,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昆陽乘輿鼎,高40.2厘米,口徑32厘米1961年陜西西安高窯村出土,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慶市萬州區(qū)包上秦漢墓地[J]. 朱江松,鄧啟江. 考古. 2008(01)
[2]山東海陽市開發(fā)區(qū)發(fā)現一座西漢墓[J]. 高京平,張春明,孫曉英. 考古. 2007(12)
[3]湖南望城風篷嶺漢墓發(fā)掘簡報[J]. 何旭紅,黃樸華,馬代忠,何佳,李云輝,龍偉清,凌浩,雷永利,趙曉華,張景堯,師磊,肖靜華,張竹青,彭奇策,余長庚,黃永光,張成云,曾德剛,何競紅,劉欣,萬坤,易家敏,高鐵,談雪慧,楊慧,張曉英. 文物. 2007(12)
[4]浙江溫嶺市塘山西漢東甌貴族墓[J]. 陳元甫,黃昊德,郎劍鋒. 考古. 2007(11)
[5]幾件有銘秦漢銅器的考釋[J]. 韓建武. 考古與文物. 2007(06)
[6]西安尤家莊六十七號漢墓發(fā)掘簡報[J]. 程林泉,王自力,張全民,楊軍凱,王喜剛,王勵耘,王志勇,呼安林,寇小石,王磊,羅丹,張翔宇,張小麗. 文物. 2007(11)
[7]試論秦式扁壺及其相關問題[J]. 謝崇安. 考古. 2007(10)
[8]湖南邵陽市城步花橋鄉(xiāng)發(fā)現一座東漢墓[J]. 申小娟. 考古. 2007(10)
[9]四川彭州市青龍村遺址發(fā)掘簡報[J]. 蔣成,張擎,丁武明,葉茂林. 考古. 2007(08)
[10]安徽淮北市李樓一號、二號東漢墓[J]. 唐杰平,楊中文. 考古. 2007(08)
本文編號:3295619
【文章來源】:清華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2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半斗鼎,高19厘米,腹徑24.5厘米陜西咸陽塔兒坡秦墓出土,咸陽市博物館藏
蟠螭紋鼎,高21.5厘米,腹徑27.5厘米河南洛陽西宮秦墓出土,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昆陽乘輿鼎,高40.2厘米,口徑32厘米1961年陜西西安高窯村出土,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慶市萬州區(qū)包上秦漢墓地[J]. 朱江松,鄧啟江. 考古. 2008(01)
[2]山東海陽市開發(fā)區(qū)發(fā)現一座西漢墓[J]. 高京平,張春明,孫曉英. 考古. 2007(12)
[3]湖南望城風篷嶺漢墓發(fā)掘簡報[J]. 何旭紅,黃樸華,馬代忠,何佳,李云輝,龍偉清,凌浩,雷永利,趙曉華,張景堯,師磊,肖靜華,張竹青,彭奇策,余長庚,黃永光,張成云,曾德剛,何競紅,劉欣,萬坤,易家敏,高鐵,談雪慧,楊慧,張曉英. 文物. 2007(12)
[4]浙江溫嶺市塘山西漢東甌貴族墓[J]. 陳元甫,黃昊德,郎劍鋒. 考古. 2007(11)
[5]幾件有銘秦漢銅器的考釋[J]. 韓建武. 考古與文物. 2007(06)
[6]西安尤家莊六十七號漢墓發(fā)掘簡報[J]. 程林泉,王自力,張全民,楊軍凱,王喜剛,王勵耘,王志勇,呼安林,寇小石,王磊,羅丹,張翔宇,張小麗. 文物. 2007(11)
[7]試論秦式扁壺及其相關問題[J]. 謝崇安. 考古. 2007(10)
[8]湖南邵陽市城步花橋鄉(xiāng)發(fā)現一座東漢墓[J]. 申小娟. 考古. 2007(10)
[9]四川彭州市青龍村遺址發(fā)掘簡報[J]. 蔣成,張擎,丁武明,葉茂林. 考古. 2007(08)
[10]安徽淮北市李樓一號、二號東漢墓[J]. 唐杰平,楊中文. 考古. 2007(08)
本文編號:3295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29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