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7-10 23:54
冶鑄業(yè)是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于其他手工業(yè),冶鑄業(yè)的生產技術要求高,流程繁雜,反映著文明發(fā)展水平,影響著社會文明化程度。而冶鑄作坊可以直觀的反映冶鑄業(yè)發(fā)展狀況。全文以東周時期冶鑄作坊遺存為研究對象,依據考古發(fā)現的冶鑄遺存,運用地層學、類型學等考古學研究方法,采用聚落分析、比較分析法、二重證據法等手段,對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的時代特征、區(qū)域分布、區(qū)位選擇以及內部生產狀況和生產組織結構等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對全文的相關概念進行闡述與界定,明確其研究對象,并對相關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進行詳細的梳理,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出全文的研究目的、意義及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東周時期冶鑄作坊遺址的考古發(fā)現。根據冶鑄作坊遺址的認定方法,在34處遺址內至少存在49座鑄銅作坊,49座冶鐵作坊和11座鑄銅、冶鐵兼營作坊。按照遺址分布區(qū)域將遺址分別歸入周鄭三晉文化區(qū)、楚文化區(qū)、秦文化區(qū)、齊魯文化區(qū)、燕文化區(qū)、吳越文化區(qū)等區(qū)域內進行敘述。第三部分是按區(qū)域對所發(fā)現的東周時期冶鑄作坊遺址進行具體分析。主要從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的時代特征、區(qū)域分布狀況、區(qū)位選擇和生產...
【文章頁數】:11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04927
【文章頁數】:11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東周時期冶鑄作坊分布圖
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研究15第一章東周時期各區(qū)域冶鑄作坊遺址的發(fā)現與基本特征根據冶鑄作坊的認定原則,在34處東周遺址中至少存在109座冶鑄作坊遺址,其中包括鑄銅作坊49座,冶鐵作坊49座以及鑄銅、冶鐵兼營作坊11座(圖1-1)。鑒于東周時期列國疆域變更頻繁,部分冶鑄作坊的國別屬性復雜....
圖2-4晉都新田遺址冶鑄作坊分布圖
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研究第二章東周時期冶鑄作坊遺址的分析48圖2-4晉都新田遺址冶鑄作坊分布圖(改繪自《晉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11頁)黃國為江淮間一小國,在春秋時期存在了122年后被楚所滅。在黃國故城城內共發(fā)現12處鑄銅遺址,這些遺址分布較為分散,規(guī)模....
圖2-5鄭韓故城鄭文化遺存分布圖
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研究第二章東周時期冶鑄作坊遺址的分析49圖2-5鄭韓故城鄭文化遺存分布圖(引自馬俊才:《鄭、韓兩都平面布局初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第2期)新鄭鄭韓故城為鄭國和韓國兩國國都。公元前769年鄭武公東遷鄭立都,至公元前375年韓滅鄭,新鄭為鄭國都城300余....
圖2-6臨淄齊故城鑄造作坊分布圖
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研究第二章東周時期冶鑄作坊遺址的分析52(三)存在鑄銅作坊、冶鐵作坊和鑄銅、冶鐵兼營作坊圖2-6臨淄齊故城鑄造作坊分布圖(引自常懷穎:《兩周都邑鑄造作坊的空間規(guī)劃》,《三代考古》,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在臨淄齊故城、鄭韓故城(韓國時期)和燕下都三座都城遺址....
本文編號:4004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4004927.html
上一篇:“土默特札薩克達喇嘛察罕第彥齊呼圖克圖之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