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聚落興盛時期葬儀中的新觀念
[Abstract]:Dur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Shijiahe settlement, the two cemeteries, Deng Jiawan and Xiao Jiafu, showed quite the same funeral customs, and in the tombs of the two cemeteries, space was specially opened or divided, or the burial order was deliberately distinguished in order to bury a large number of high-necked cans, and thus declared wealth and showed the concept of prestige.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wit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his area,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new social consortia.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xué)考古文博學(xué)院;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區(qū)域聚落與居民研究”(課題編號2013BAK08B05)的資助
【分類號】:K878.8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楊權(quán)喜;黃文進(jìn);文必華;曾令斌;;荊門叉堰沖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二次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郭靜云;郭立新;;從新石器時代刻紋白陶和八角星圖看平原與山地文化的關(guān)系[J];東南文化;2014年04期
2 袁建平;;湖南出土新石器時代紡輪、紡專及有關(guān)紡織問題的探討[J];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3年00期
3 張弛;;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的聚落與社會[J];考古學(xué)研究;2013年00期
4 韓建業(yè);;中國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文化的區(qū)系研究[J];考古學(xué)研究;2012年00期
5 郭偉民;;洞庭湖區(qū)大溪文化再研究[J];考古學(xué)研究;2012年00期
6 何強;趙賓福;;雕龍碑遺址第三期遺存的性質(zhì)、年代與淵源——兼論“雕龍碑三期文化”[J];江漢考古;2014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李楓;江漢平原5.5~3.4 kyr BP環(huán)境變化及其對古文化演替的影響[D];南京大學(xué);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邰鑫成;石家河文化墓地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荊門團(tuán)林叉堰沖遺址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_5云漧;;由湖北石家河遺址發(fā)掘方法的主要錯誤談學(xué)宜樟冉閇J];考古通訊;1957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陳春保 通訊員 沈松峰;投資2.8億元 石家河遺址保護(hù)藍(lán)圖敲定[N];湖北日報;2010年
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孟華平 劉輝 鄧振華;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發(fā)掘取得新進(jìn)展[N];中國文物報;2011年
,本文編號:24993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49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