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千佛洞》出版
[Abstract]:Zheng Li Changyu's towards the Thousand Buddha Cave was published by Dunhuang Art Publishing House in August 2013. This book mainly introduces the activities of early Dunhuang artist Shao Fang in Mogao Grotto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er later. It is a biography of Shao Fang's life. Shao Fang was an early painter to Dunhuang. From 1944 to 1945, Shao Fang moved to the northwest with her husband. She was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art of Mogao Grottoes and copied murals in Dunhuang Grottoes for a year. For one year in Dunhuang, despite the dangerous environment and hard conditions, she got into the cave for about ten hours every day, worked hard, copied the mural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Dunhuang painting circle.
【分類號】:K879.4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羨林;;在敦煌[J];書摘;2008年11期
2 ;敦煌——燦爛的文明[J];經理人;2001年05期
3 周國信;古代壁畫顏料的X射線衍射分析[J];美術研究;1984年03期
4 寧強;敦煌莫高窟各家編號述評[J];敦煌學輯刊;1986年02期
5 徐勇;;敦煌莫高窟[J];歷史教學;1992年03期
6 李索;敦煌文書與王道士[J];江漢考古;1986年S1期
7 寧強 ,胡同慶;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千佛畫研究[J];敦煌研究;1986年04期
8 ;特別報道[J];絲綢之路;2006年02期
9 徐新明;;第三只眼睛看藏經洞[J];陽關;2002年02期
10 ;敦煌石窟保護工作綜述[J];裝飾;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伯敏;;歷史的彩暈——敦煌石窟美術載入中國美術史冊的回顧[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2 常嘉煌;;懷念我的父親常書鴻[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3 樊錦詩;;紀念常書鴻先生[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4 柴劍虹;;敦煌古小說淺談[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5 ;后記[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6 樊錦詩;;玄奘譯經和敦煌壁畫[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7 ;常書鴻一生大事年表[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8 李硯祖;;永生的藝術道路——常書鴻先生與敦煌[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9 史金波;;西夏皇室和敦煌莫高窟芻議[A];西夏學(第四輯)[C];2009年
10 余欣;;信仰與政治:唐宋敦煌祠廟營建與戰(zhàn)爭動員關系小考[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進玉;莫高窟為何修建在斷崖上?[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2 朱寶華;何時續(xù)發(fā)《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題材郵票[N];中國集郵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張顯峰;讓“疲憊”的敦煌莫高窟歇一歇[N];科技日報;2007年
4 記者 肖潔;莫高窟第85窟“大病初愈”[N];蘭州日報;2005年
5 王進東邋殷春永;敦煌莫高窟設防風柵欄防沙六成[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6 記者 曾華鋒;莫高窟進沙量降六成[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7 李欣瑤邋王進東;莫高窟防沙成果在美國雜志發(fā)表[N];甘肅日報;2008年
8 記者 彭波;中美澳合作保護敦煌莫高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9 楊軍邋宋遠斌;敦煌鐵路7個月運送旅客39萬人[N];人民鐵道;2007年
10 王艷明;敦煌莫高窟掀起“信息化革命”[N];西部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滕曉鉑;威廉·莫里斯設計思想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2 李必桂;藝術作為存在的根本發(fā)生[D];武漢大學;2004年
3 陳明;亂象與主流[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4 顧躍;常玉藝術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5 馬剛;“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的教學[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6 郭俊葉;敦煌莫高窟第454窟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7 賀羽;浮華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8 艾紅華;卡勒爾·凡·曼德爾及其《畫家之書》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09年
9 孫欣;克利姆特繪畫的心理因素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10 嚴健民;中國當代山水畫在美國東部的認知[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旭;敦煌莫高窟空氣真菌生態(tài)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侯翔宇;敦煌莫高窟北朝至隋朝藻井探索與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3 張斌;敦煌莫高窟本生故事壁畫的圖式與空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艷杰;敦煌莫高窟第87窟現(xiàn)狀調查和主要病害成因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王紅娟;金代梁山千佛洞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6 王凱笛;1783年的維熱—勒布倫:從沙龍到藝術圣典[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7 吳高嵐;從女性繪畫到女性主義藝術[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8 牛玲;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中的動物畫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9 武晶;藝術家與英雄詩[D];鄭州大學;2006年
10 許輝;唐代家具研究[D];東華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08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30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