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系:歷史考察及其啟示
本文關鍵詞: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系:歷史考察及其啟示
【摘要】:國內外國家審計的發(fā)展歷史表明,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傳統(tǒng)專制社會則是統(tǒng)治)之間存在著雙向互動關系。一方面,國家審計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對于實現(xiàn)國家治理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沒有有效的國家審計,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國家治理;另一方面,國家審計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發(fā)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治理水平。沒有有效的國家治理,沒有良好的治理制度,國家審計工作就可能受到阻礙,因而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國家審計。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應當高度重視并充分發(fā)揮國家審計對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作用,沒有現(xiàn)代化的國家審計就不可能有真正現(xiàn)代化的國家治理;另一方面,應當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制度,以便為國家審計創(chuàng)造更好的制度和工作環(huán)境、推動國家審計的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的良好互動。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南京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
【關鍵詞】: 國家審計 國家治理 現(xiàn)代化
【基金】:審計署2014-2015年度公開招標重點科研課題“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中的作用”(批準號:14SJ01003) 河海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2015B2291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61;F239.44
【正文快照】: 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特殊意義這一觀點,已被廣泛接受。世界審計組織第二十一屆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最高審計機關促進良治》總結指出,“世界審計組織通過強化各國最高審計機關,幫助各國政府提高績效、增強透明度、落實問責制、維護信譽、打擊腐敗、提升公信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論[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9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納,黃曉曼;審計理論基礎的選擇和確認[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袁立;;公共治理困境與公法學的理性回應[J];北方法學;2012年02期
3 劉輝;;傳統(tǒng)秩序的危機與治理的興起——基于政治社會學的視角[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姚榮;馮偉;;善治理念下的公務員能力建設與政府培訓創(chuàng)新[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11期
5 胡仙芝;;論政治文明建設視野下的政府治理文明目標及其路徑[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孔曉光;;對注冊會計師如何防范審計風險的幾點思考[J];才智;2009年20期
7 李建兵;轉型時期公共行政精神的嬗變與重塑[J];長白學刊;2004年04期
8 盧保娣;;善治模式的創(chuàng)建與群體性事件的化解[J];長白學刊;2012年02期
9 孫百亮;;生態(tài)治理理念創(chuàng)新與城市和諧社區(qū)構建[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王蘋;;治理五性:近年來國內治理研究狀況簡評[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姜永英;中國財政審計制度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王素梅;中美政府績效審計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張莉;社區(qū)參與: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春閣;政府信息公開的動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齊睿;我國征地沖突治理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何紹輝;貧困、權力與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孫建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供給政策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盧琳秉;革命根據(jù)地時期政府審計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吁雅婷;我國政府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的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李薇;中國審計立法演化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2年
4 李強;我國審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5 朱春燕;審計公開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格里·斯托克,華夏風;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鮑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興起及其失敗的風險:以經濟發(fā)展為例的論述[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3 讓-彼埃爾·戈丹,陳思;現(xiàn)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國政府政策得以明確的幾點認識[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弗朗索瓦-格扎維爾·梅里安,肖孝毛;治理問題與現(xiàn)代福利國家[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瑪麗-克勞德·斯莫茨,肖孝毛;治理在國際關系中的正確運用[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徽省審計學會課題組;劉春華;王羚;程敏;周仕東;王彭生;;國家審計與反腐倡廉[J];審計研究;2012年02期
2 胡耘通;;論國家審計在憲法框架內的定位[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3年02期
3 劉文立;法國國家審計沿革[J];法國研究;1994年01期
4 李琳;;對國家審計介入國企破產的四點思考[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6年17期
5 郎少萍;試探我國國家審計管理體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6 ;以色列國家審計監(jiān)察署[J];四川監(jiān)察;2000年09期
7 王勁松,闕輝;論推進國家審計市場化進程的必要性及相關政策建議[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程力弘;國家審計應對入世挑戰(zhàn)[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04期
9 李軼琳;對改革我國國家審計體制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省直分校學報;2004年04期
10 黃銀萍;;試論國家審計和工會經審委員會審計的異同[J];中國工會財會;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景旺;;新形勢下國家審計的定位和發(fā)展方向[A];湖南省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王建軍;;國家審計發(fā)展:理論拓展與方向選擇[A];湖南省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王永智;;正確把握國家審計發(fā)展趨勢 積極推進審計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A];湖南省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孫國琴;;國家審計的基本職能、權限和主要職責[A];宜春社會科學——社科普及之窗專刊[C];2012年
5 胡書會;;對國家審計失靈的探討——基于國家治理視角[A];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青小平;唐輝榮;;試論國家審計和國家經濟安全[A];財會工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第二輯)[C];2012年
7 郭強華;;我對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論的不同看法[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郭強華;;我對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論的不同看法[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郭強華;;我對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論的不同看法[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張立民;聶新軍;;和諧社會、政府責任與國家審計[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仁立 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特派員;國家治理框架下的國家審計目標研究[N];中國審計報;2012年
2 審計署建設審計局 曲煒;論國家審計推動國家治理完善的主要途徑[N];中國審計報;2012年
3 北京市審計局 仝樂;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國家審計[N];中國審計報;2012年
4 譚丹 審計署駐長春特派辦;國家審計治理職能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路徑[N];中國審計報;2012年
5 大連外國語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 趙存麗 東北財經大學 高學武;強化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N];光明日報;2013年
6 高玉華 遼寧省撫順市審計局;國家審計的“國家治理”功能特有屬性分析[N];中國審計報;2013年
7 張玉珊;國家審計推動國家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N];云南經濟日報;2013年
8 梁芳 審計署駐長春特派辦;淺析我國國家審計與法治建設的關系[N];中國審計報;2013年
9 張艷杰 審計署駐長春特派辦;淺析國家審計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的路徑[N];中國審計報;2013年
10 張瑞來 審計署駐南京特派辦;淺析國家審計推動法治建設的途徑[N];中國審計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馬學斌;國家審計制約與監(jiān)督權力運行:理論與實證[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2 李季澤;國家審計法理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胡志勇;我國國家審計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4 王華;基于政府治理的國家審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婕;國家審計風險研究[D];福州大學;2004年
2 陳艷;“免疫系統(tǒng)”理論下的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探析[D];蘇州大學;2015年
3 崔琦;財政預算執(zhí)行審計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年
4 任慧莉;國家審計風險的成因與防范[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阮先桃;論國家審計在依法行政監(jiān)督機制中的定位[D];暨南大學;2005年
6 張文祥;論國家審計與宏觀經濟管理[D];安徽大學;2005年
7 許寶強;對我國國家審計未來定位問題的探索[D];廈門大學;2005年
8 柏徐;論國家審計風險的控制[D];暨南大學;2006年
9 秦榮慶;我國國家審計定位與改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10 馬建波;基于“免疫系統(tǒng)”論的國家審計職能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28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52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