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伊朗核問題探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輝;面向新世紀美國應改變其中東政策[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吳玉林;;美國猶太利益集團對美國中東政策的影響力及其制約因素[J];南都學壇;2012年06期
3 王京烈;美國中東政策的演變與發(fā)展[J];西亞非洲;1993年04期
4 李凡;石油因素在日本中東政策中的作用[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5 裘元倫;論歐美中東政策異同及其世界觀根源[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2年12期
6 賀鑒;冷戰(zhàn)后美國中東政策[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7 馬榮升;布什政府“新中東政策”評析[J];阿拉伯世界;2002年03期
8 袁勝育;論俄羅斯中東政策的演變[J];國際觀察;2003年03期
9 沈文輝;宗教認同與冷戰(zhàn)后的美國中東政策[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10 李衛(wèi)華 ,焦玉奎;美國中東政策的緣起——羅斯福對戰(zhàn)后中東的構想及其影響[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 周飆;伊朗問題是美中東政策重中之重[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2 李明波 媒體評論員;“王子炫富”背后的美國中東政策[N];廣州日報;2013年
3 胡t心;美國中東政策:關注是為脫身?[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4 呂虹 編譯;《外交政策》:美國中東政策具有內在邏輯[N];社會科學報;2013年
5 ;沙特親王點評美國中東政策:差[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主持人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魏香鏡 實習生 史曉露 蘇兆泰 盧麗麗;“班加西悲劇”拷問美國中東政策[N];南方日報;2012年
7 中證期貨 劉建;美國的中東政策陷入危機[N];期貨日報;2013年
8 本報首席記者 鄭若麟;法中東政策如此脆弱[N];文匯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張夢薇;美國中東政策路在何方[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10 見習記者 于盟;美寄望歐洲協(xié)調落空 中東政策不得不調[N];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智;美國中東政策研究(1967-1974)[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明光;利益集團與美國中東政策[D];云南大學;2010年
3 李延長;后冷戰(zhàn)時期俄羅斯的中東政策與個案分析[D];西北大學;2011年
4 尹斌;后冷戰(zhàn)時代歐盟的中東政策與實踐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5 冷雪梅;“伊拉克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樊為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美國中東政策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莊琦;英國的中東政策研究(1945-1951)[D];蘭州大學;2015年
2 李靜雅;政治評論文章漢譯實踐報告[D];吉林大學;2016年
3 孫偉洵;談美國的中東政策及9.11事件后中東政策的調整[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青花;冷戰(zhàn)后美國的中東政策及對中國的影響[D];延邊大學;2006年
5 買買提艾力;試析中國的中東政策[D];新疆大學;2004年
6 胡曾勝;9·11事件后美國的中東政策淺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7 楊顯生;冷戰(zhàn)后俄羅斯中東政策的調整[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8 杜慕鵬;“9·11事件”后美國中東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9 曹廷婷;基督教團體對猶太人態(tài)度的轉變及其對美國政府中東政策的影響[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
10 臧雪梅;論奧巴馬政府中東政策之走向[D];青島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60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76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