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國際關系論文 >

中國參與區(qū)域組織安全合作:基本模式與前景

發(fā)布時間:2018-06-26 03:53

  本文選題:區(qū)域性國際組織 + 區(qū)域安全合作。 參考:《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中國對區(qū)域性國際組織安全合作的參與不斷擴大和提升,陸續(xù)提出關于建立"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亞太安全合作新架構"以及"中非和平與安全合作伙伴"等新倡議。在參與區(qū)域多邊安全合作的過程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基本理念與模式,這一模式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與優(yōu)越性,也具有廣泛的適用前景。但隨著國際格局、全球安全形勢以及區(qū)域組織安全角色的變化,中國模式的局限性和面臨的挑戰(zhàn)日益顯現(xiàn),有必要在堅持傳統(tǒng)模式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探討新的路徑與空間。本文旨在探討中國參與區(qū)域組織安全合作的基本模式及其適用前景,并就未來中國參與區(qū)域多邊安全合作的戰(zhàn)略選擇提出建議。
[Abstract]: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of region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 and upgraded, and new initiative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ASEAN fate Community", the "New Framework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Partnership for Peace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have been put forward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regional multilateral security cooperation, the basic concept and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formed, which has its own rationality and superiority, and also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However,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global security situation and the security role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he limitations and challenges of the Chinese model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and to explore new paths and spac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basic mode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s'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regional multilater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分類號】:D81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祥青;參與多邊安全合作: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10期

2 石婧;中國與中亞的安全合作[J];新疆社科論壇;2002年06期

3 喻常森;“第二軌道”外交與亞太地區(qū)安全合作[J];東南亞研究;2003年05期

4 吳金平;東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建設與美國因素[J];東南亞研究;2004年04期

5 許濤;;上海合作組織地區(qū)安全合作進程與前景分析[J];國際觀察;2006年02期

6 蔣建華;王雙;司南;;安全合作與區(qū)域發(fā)展:上海合作組織兩大目標的展望及對中國西部安全的影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7 馮艷玲;;中俄戰(zhàn)略安全合作的機遇和挑戰(zhàn)[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雷勇;;東亞地區(qū)安全合作:層次、結構與機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王有為;;東南亞安全合作構想[J];東南亞縱橫;2010年05期

10 張威威;;論中日韓安全合作[J];和平與發(fā)展;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與中美印非均勢外交平衡的重構[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志剛;國家間的安全合作與當代中國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學;2005年

2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溝通行動的視角[D];外交學院;2007年

3 肖f^;權力、制度與文化[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玉良;澳大利亞與南太島國安全合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博;冷戰(zhàn)后菲美安全合作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3 葛淑文;奧巴馬執(zhí)政以來美菲雙邊安全合作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4 王方穎;冷戰(zhàn)后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井小磊;互信建設:推進外空安全合作的關鍵[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6 徐曼;東亞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學院;2006年

7 息瑤;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安全合作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Lepessova Aliya;上海合作組織區(qū)域安全合作法律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9 姚建安;冷戰(zhàn)后中俄兩國安全合作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王璐璐;中亞地區(qū)安全合作:進程、制約及戰(zhàn)略選擇[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689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0689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0a8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