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層的政治與社會異質性
本文選題:中產階層 + 政治與社會異質性。 參考:《學習與探索》2017年03期
【摘要】:中產階層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推動社會發(fā)展與變遷的中堅力量。從亞里士多德到現(xiàn)代,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中產階層是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都主張積極培育中產階層群體,促進其發(fā)展、壯大。然而,這個階層來自于不同的社會領域,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意識形態(tài)和信仰等方面與其他階層有著顯著差異,在很多方面卻具有異質性。在變革的社會中,中產階層是從體制中成長起來的反體制的主要力量,他們大多接受過良好教育,有著體面的工作,但在思想意識方面都具有民粹主義基調,能夠代表、依靠并操縱平民,具有很強的社會傳播與鼓動性。在歷史發(fā)展的特定階段,中產階層還曾表現(xiàn)出法西斯主義的極端傾向。中產階層由于社會地位不夠穩(wěn)定而表現(xiàn)出明顯的憂郁與迷茫的心理特征。他們時常保持小心謹慎姿態(tài),往往通過"做標志"與"借地位"的方式求得心理平衡,但在實質上卻體現(xiàn)出心靈的無助、信仰的迷茫。在穩(wěn)定的社會狀態(tài)下,中產階層在政治上趨于消極和冷漠,表現(xiàn)出政治冷漠的特征。
[Abstract]:Middle-class is the mainstay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From Aristotle to the modern, most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 middle class is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y all advocate the active cultivation of the middle class group to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However, this stratum comes from different social fields.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ocial strata in thinking mode, value orientation, ideology and belief, but has heterogeneity in many aspects. In a changing society, the middle class is the main force that has grown up from the system. Most of them have received a good education and have decent work, but they all have a populist tone in terms of ideology and are able to represent it. Relying on and manipulating civilians has strong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agitation. At a certain stag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middle-class also showed an extreme fascist tendency. The middle class shows obvious melancholy and confusion because of its unstable social status. They often maintain a cautious attitude, often through "sign" and "borrow status" way to find a psychological balance, but in essence it reflects the helplessness of the soul, the confusion of faith. In a stable society, the middle-class tends to be passive and apathetic in politic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apathy.
【作者單位】: 重慶科技學院法政與經貿學院;重慶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轉型期底線失守的社會風險研究”(14BSH01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強制拆遷與征地引發(fā)的社會風險研究”(12XSH009)
【分類號】:D6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立平;;異質性社會·政治整合·政治穩(wěn)定[J];學習與探索;1990年06期
2 耿愛英;;自尊與自信異質性的理論探析[J];理論學刊;2008年03期
3 鄭志國;論勞動的異質性和同質性——兼評學術界的幾種觀點[J];嶺南學刊;2004年05期
4 陳丹;自由在異化中的解體與重塑[J];學術探索;2003年S1期
5 御園生;關于日本經濟社會的“異質性”——兼論日美結構問題協(xié)議[J];日本問題研究;1994年02期
6 張式恩;;勞動力的異質性與城鄉(xiāng)勞動力轉移[J];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7 羅瀟;韓磊;;兩岸法律文化的同根性、異質性與融合[J];法制與社會;2010年36期
8 李潔瑾;桂勇;陸銘;;村民異質性與農村社區(qū)的信任——一項對農村地區(qū)的實證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2期
9 翟仙敦;莫耀南;;線粒體DNA異質性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1期
10 曹洋;萬立華;顧林崗;黃映雪;修崇賢;胡淑輝;米粲;;人類mtDNA控制區(qū)異質性[J];法醫(yī)學雜志;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亮;;電信企業(yè)集團子公司資源異質性與橫向比較[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興琨;丁桂鳳;;團隊異質性、沖突對團隊合作學習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宋妍;晏鷹;;社區(qū)共享資源自發(fā)供給的異質性效應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4 趙建;;異質性信念作用下的證券價格:以兩信念均衡模型為例[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欣;張景煥;;異質性、組織支持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李濤;劉玉燦;;集體行動中異質性個體的決策機制——基于住宅小區(qū)調查的實證研究[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戴昆;鐘文勤;胡德夫;姚軍;;荒漠嚙齒類共存機制與環(huán)境異質性[A];中國動物科學研究——中國動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及中國動物學會65周年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高越;李榮林;;異質性、分割生產與國際貿易[A];經濟學(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9 趙果慶;;產業(yè)異質性、FDI產業(yè)溢出效應與中國產業(yè)增長[A];第九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10 靳棟梁;張明敏;黨勇;魯效慶;郭文躍;;表面異質性對甲烷在多孔碳表面吸附行為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7分會: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方付建 汪方芳;異質性消費需求呼喚差別化公共服務[N];中國改革報;2008年
2 李國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異質性和經濟摩擦對國際生產組織形式選擇的影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張月云 整理;定量研究應考慮個體異質性[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李少豪(作者單位:蚌埠制線廠);試論企業(yè)的品牌戰(zhàn)略[N];安徽經濟報;2006年
5 第二軍醫(yī)大學人文社科部 楊威;異質性好比熾熱流淌的熔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6 獨立學者 柳五;被反感的“散伙飯”是一種社會病[N];東莞日報;2010年
7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楊守濤;協(xié)商民主需要何種文化基礎[N];團結報;2014年
8 東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011年國際貿易前沿研究進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湖北 張小明;舍本逐末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最大的軟肋[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婷婷;日光溫室黃瓜群體冠層結構特征分析與參數化模型構建[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茍云久;飲食因素與肺癌相關性的Meta分析[D];蘭州大學;2015年
3 王成園;社會網絡視角下考慮異質性員工應得關切的行為契約模型及實證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4 劉先偉;關注異質性與媒體效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董鑫哲;非小細胞肺癌~(18)F-FDG PET圖像異質性分析對靶區(qū)勾畫的影響及預后價值[D];山東大學;2017年
6 趙佳;復雜網絡中異質性信息傳播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7 熊婕;異質性勞動力、就業(yè)匹配與收入差距[D];重慶大學;2014年
8 陳策;異質性廠商國際市場進入方式的選擇和政策支持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9 林高榜;創(chuàng)新異質性與中國技術進步[D];浙江大學;2012年
10 宋妍;基于偏好異質性的共享資源捐贈水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森;TMT異質性與企業(yè)績效動態(tài)關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程強;產學研伙伴異質性對企業(yè)合作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王倩;基于顧客異質性的電子零售商定價決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4 董驥;金融市場的異質性效應[D];山東財經大學;2015年
5 王超;鹽堿環(huán)境下羊草克隆整合策略對刈割的響應機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羅永清;昆明貧困住區(qū)異質性及收入影響因素分析[D];云南財經大學;2015年
7 楊薇;中國離岸外包對異質性勞動力就業(yè)結構的影響[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8 楊昀;高管團隊異質性、企業(yè)研發(fā)支出與績效關系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9 周洲;中國城市房價對居民消費的影響[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10 裘索;承接外包與異質性企業(yè)的關系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49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94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