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問題導向方法論
本文關鍵詞: 中國夢 思維方法 問題導向 共同命運 問題意識 辯證思維 時代化 方法論問題 理論體系 命運共同體 出處:《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和新路徑,是一套科學、系統(tǒng)、完備的理論體系,既是運用科學方法論的結晶,又彰顯了科學方法論。因此,探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科學方法論,既是研究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入口,又有助于深入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鑒于此,本刊邀請包括長江學者、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和"四個一批"人才在內的著名學者以及專業(yè)理論工作者,從不同角度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方法論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科學方法論,不僅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之始終,而且還內含在"中國夢"的思想中、社會治理的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則中、分析社會變遷的問題意識中、"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中。歷史思維方法既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之始終,又是習近平總書記闡釋"中國夢"的重要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運用歷史思維方法揭示"中國夢"的起源、闡釋"中國夢"的演變、解讀"中國夢"的內涵,而且運用歷史思維方法設計"中國夢"的路徑、展望"中國夢"的愿景。因此,歷史思維方法是理解"中國夢"的科學方法論。問題意識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方法論的重要內容,問題意識體現的是一種辯證思維、矛盾方法和務實品質,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起點,是深化改革的動力,是構建制度的邏輯,是推動發(fā)展的著力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階段,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堅持和用好"問題導向"這個方法論。"中國方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中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中國方案"支撐世界共同發(fā)展,折射人類共同命運,蟄伏時代共同哲學。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體現了習近平把握世界大勢,主張世界治理,關注世界未來的共同價值論、共同責任論、共同命運論。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new ideas, new ideas, new strategies and new paths are a set of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To probe into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cientific methodology of governing and managing his country is not only the entrance to the study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governing and managing his country, but also helps to study the thought of running the country in depth. In view of this, we invite the scholar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be included in the journal. Ten thousand people plan to lead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experts and "four groups" of talents,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theorists. This paper studie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methodology of running a country and politics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administration of state affairs not only runs through the course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It also contains in the thought of "Chinese Dream", in the thought of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princip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change.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method not only runs throug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thought of running a country, but also provides a Chinese pla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a better social system.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thodology for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o explain "Chinese Dream".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not only uses historical thinking method to reveal the origin of "Chinese Dream", but also explain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Dream".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Dream, designs the path of Chinese Dream by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vision of Chinese Dream.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thinking is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of understanding "Chinese Dream".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Xi Jinping's methodology of running a country, an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embodies a kind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contradictory method and pragmatic quality. I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 motive force of deepening reform, the logic of constructing system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carry out a great struggle with many new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adhere to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methodology of "problem orientation." the "China proposal" is the road, theory, and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t mileston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time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The "China Scheme" supports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nd reflects the common destiny of mankind. The common philosophy of the dormant era. The thought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embodies Xi Jinping's common value theory, common responsibility theory and common destiny theory of holding the world trend, advocating world governance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D61
【正文快照】: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是一套科學、系統(tǒng)、完備的理論體系,蘊含著豐富的方法論。問題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方法論的重要內容,體現辯證思維、矛盾方法和務實品質,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起點,是深化改革的動力,是構建制度的邏輯支撐,是推動發(fā)展的著力點。在新的歷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謂中國夢[J];政工研究動態(tài);2008年16期
2 陶文昭;;國際視域下的“中國夢”[J];領導之友;2009年05期
3 盧春山;;為中國夢自主自覺地奮斗[J];紅旗文稿;2012年24期
4 魯薇;;“美國夢”與“中國夢”[J];北京觀察;2012年12期
5 周天勇;;如何實現十幾億人的中國夢[J];民主與科學;2012年06期
6 葉再春;;“中國夢”隨想[J];前線;2013年01期
7 程曼麗;;“扒糞”之后需要什么?——兼談“中國夢”[J];新聞與寫作;2013年01期
8 翁淮南;張少義;陳方;馮靜;王慧;;暢想中國夢 實干興邦國——中國夢的十度空間[J];黨建;2013年02期
9 朱繼東;;“中國夢”和“美國夢”的差異在哪里?[J];黨建;2013年02期
10 本刊編輯部;;為“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斗[J];理論導報;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儒杰;;發(fā)展與公正: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價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韓慶祥;王海濱;;中國夢:根本前提、精神實質和實現路徑[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提升(上)[C];2013年
3 許志功;;以黨的科學理論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方曉;;“中國夢”與中國外交:世界貢獻 中國打造[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李德順;;中國夢的主體性意蘊[A];2013·學術前沿論叢——中國夢:教育變革與人的素質提升(上)[C];2013年
6 熊煒;;圍繞中國夢思想,推進中國的外交與國際關系研究[A];第五屆外語院校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暨全國外語院?蒲泄芾韰f(xié)會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吳旭;;扭轉軟實力逆差,打造“中國夢”[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號(總第2期)[C];2010年
8 陳承明;;論老年人的“中國夢”[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4年
9 廖大偉;;振興中華:孫中山的中國夢[A];近代中國(第二十三輯)[C];2014年
10 昝瑞禮;;中國夢的歷史唯物主義解讀[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新萍;“中國夢與和諧世界”研討會在京舉行[N];人民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張駿 王海燕;“中國夢”觸動了我們內心激情[N];解放日報;2012年
3 本報評論員;唯有實干,才能實現中國夢[N];湖南日報;2012年
4 鄧佑標;“中國夢”,我們一路追逐[N];解放軍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夏斌;“中國夢”必將成為時代強音[N];解放日報;2012年
6 本報編輯 楊凱;實干讓“中國夢”更美麗[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7 本報特約評論員 外交家 吳建民;世界也需要“中國夢”[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8 新華社記者 慎海雄;奮進,實干興邦激揚“中國夢”[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9 整理 李慶英 張記合;“中國夢”是歷史自覺,,是責任擔當[N];北京日報;2012年
10 記者 張磊;同頻共振中國夢[N];湖北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蘇陽;“中國夢”的和平發(fā)展意蘊[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婁銀梅;中國夢與中國共產黨憂患意識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秋山;“中國夢”的理論淵源與內涵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4年
2 韓校;“中國夢”學理框架及其實現路徑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曉波;中國夢及其實現方式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4 李嬌;習近平的“中國夢”解析[D];渤海大學;2015年
5 閆新鴿;中國夢的大眾指向與大眾化路徑[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邱啟光;中國夢的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邏輯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李春嫻;中國夢及當代價值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8 吳玉潔;“中國夢”視域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9 向鷺娟;“中國夢”的邏輯結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10 王婭丁;中國夢實現過程中人民主體地位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80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148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