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孝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本文關鍵詞:朱熹孝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摘要】:朱熹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理與氣構成的,孝是對理的分殊,是當然之則。由此,朱熹提出仁是孝之本、行孝以為仁的主張,并進而指出孝的敬事父母、以父母之心為心、幾諫父母以養(yǎng)父母之志的倫理內(nèi)涵。朱熹關于孝的倫理思想對當下家風家教建設、家庭養(yǎng)老模式與社會養(yǎng)老模式的有機結合、個體人生價值之夢與中國夢之通融一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哲學系;福建江夏學院;
【關鍵詞】: 朱熹 孝倫理 當代啟示
【分類號】:B82-092
【正文快照】: 朱熹“仁是孝之本、行孝以為仁”的倫理主張是其哲學倫理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對朱熹孝道思想的倫理學研究,及其對當代的啟示與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都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本文從朱熹孝思想的理論來源入手,著重探討朱熹關于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學的現(xiàn)代審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王艷秋;戴震“理”概念的價值和道德內(nèi)涵[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許家星;;求本義、發(fā)原意、砭學弊——朱子四書學詮釋旨趣探幽[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4 陶新宏;;儒家“}\矩之道”及其價值意蘊[J];船山學刊;2010年04期
5 方武;;《論語》中無標志章疑義解析[J];池州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6 謝曉東;鄒秀季;;朱子的國家哲學探微[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劉續(xù)騰;;論《大學》之“誠意”[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8 常新;;“博文約禮”與“知性”——論李二曲下學上達的工夫論[J];船山學刊;2013年03期
9 程旺;;孔子“五十以學《易》”辨正[J];東方論壇;2013年06期
10 楊海文;;“距楊墨”與孟子的異端批判意識[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啟發(fā);;羅汝芳對儒家經(jīng)典的理會及其思想史意義——以其泛論《四書》、《五經(jīng)》和專論《語》、《孟》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二輯)——明代國家與社會研究專輯[C];2014年
2 鄧志偉;;孟子的同心觀[A];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創(chuàng)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12年
3 付灄;;淺談道教與唐代士大夫科舉入仕的關系[A];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第九卷)[C];2014年
4 凌友詩;;從閩派理學看精神文明建設——以胡宏與朱熹的學說為例[A];中華文化與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20年論文選集[第一卷][C];2011年
5 朱光磊;;佛教慈善精神的兩層構架與圓善旨向[A];寒山寺文化論壇論文集(2009)[C];2009年
6 焦振廉;;論出土秦漢醫(yī)書與早期文獻整理[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史學分會第十四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竇竹君;;關于農(nóng)村環(huán)境問題的思考[A];第四屆河北法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邸利平;;禮與文:儒學價值觀的文化形態(tài)及哲學特質(zhì)[A];文化建設的價值自覺——全國“文化建設與價值自覺”學術研討會暨陜西省價值哲學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李貴邦;;從《論語》看孔子的隱逸觀[A];“決策論壇——基于公共管理學視角的決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煉;張君勱的倫理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殷慧;朱熹禮學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張文利;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陳徽;性與天道——戴東原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劉梁劍;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蔣偉勝;習學成德[D];復旦大學;2006年
7 高麗敏;作圣之功[D];復旦大學;2007年
8 肖發(fā)榮;論朱熹對張載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宋大琦;天理循環(huán)[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張曉劍;湛若水的“體用渾一”之學與踐履[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海鵬;張載《孟子》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姜波;以理釋禮—朱熹禮、理關系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劉登鼎;論鄭玄、孔穎達、朱子、陽明對《大學》之詮釋[D];湘潭大學;2011年
4 朱承;在知識和價值之間[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5 謝曉東;朱子道心人心思想探微[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陸軍;宋明理學中的德性與見聞之辨[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朱俊藝;《論語》中孔子的天命鬼神觀念[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吳菲;朱熹與王陽明哲學基本路向之比較[D];蘇州大學;2007年
9 王霞;試論告孟之“不動心”的區(qū)分[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宋園園;論朱熹哲學中“私”的觀念[D];復旦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費利群;;列寧全球化理論遺產(chǎn)及其當代啟示[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魏書勝;劉國華;;“哲學的問題”之歷史類型及當代啟示[J];長白學刊;2006年04期
3 平靜;陳雪樵;;天人合一觀的當代啟示[J];陜西教育·理論;2006年Z1期
4 吳建良;;馬克思對“發(fā)展”概念的辯證理解及當代啟示[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宋嚴;;管窺馬克思“社會”范疇文本維度及當代啟示[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8年12期
6 高景林;;簡論周恩來的人格和外交及當代啟示[J];科技信息;2012年32期
7 車玉玲;;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轉向與當代啟示[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年01期
8 安濤;;早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的實踐品格及其當代啟示[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2年01期
9 胡海波;郭鳳志;;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及其當代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10 潘惠香;;從“哲學”到“實證科學”:馬克思研究立場轉變的當代啟示[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磊;;馬克思的生態(tài)價值思想及其當代啟示[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何貽綸;;馬克思平等觀及其當代啟示——以《哥達綱領批判》為視角[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龐曉明;;第二國際后期的理論偏差、后果及其當代啟示[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仙娥;萬東東;;《資本論》中的生態(tài)危機思想及其當代啟示[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商洛率先突破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黃威威;;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tài)技術觀及其當代啟示[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黃美;;試論毛澤東的群眾觀及其當代啟示[A];毛澤東黨建思想暨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C];2014年
7 韓慶林;;管子思想與安徽文化——管子思想及當代啟示[A];管子哲學經(jīng)濟思想與當代經(jīng)濟問題——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2年年會暨全國第七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建設與中國邊疆穩(wěn)定和發(fā)展研究”首席專家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邢廣程;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與當代啟示[N];光明日報;2014年
2 劉曉春;鄂倫春族生態(tài)理念的當代啟示[N];中國民族報;2013年
3 山東省濟寧市民政局局長 徐建設;儒家慈善文化的當代啟示[N];光明日報;2013年
4 田心銘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恩格斯晚年書信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及其當代啟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江蘇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 執(zhí)筆人 雙傳學;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文風及其當代啟示[N];新華日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磊;馬克思的歷史觀及其當代啟示[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2 宋慶慶;馬克思的休閑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3 曹曉明;馬克思恩格斯對貧困問題的研究及當代啟示[D];渤海大學;2013年
4 解國振;恩格斯的住宅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廣西大學;2013年
5 黃威威;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tài)技術觀及其當代啟示[D];東北大學;2008年
6 徐飛;列寧灌輸理論及其當代啟示[D];廣西大學;2014年
7 李夏菡;馬克思失業(yè)理論及其當代啟示[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8 劉鳴;馬克思經(jīng)濟危機理論及其當代啟示[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肖海霞;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在中國的歷史演進及當代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趙文娟;馬克思的資本社會化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00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0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