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利他和利己角度評《道德情操論》
本文關鍵詞:從利他和利己角度評《道德情操論》
【摘要】:《道德情操論》是西方最負盛名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早期倫理學著作,從同情學說出發(fā),闡述了人類多種基本情感產生和發(fā)展的心理學機制。由于書中觀點大多數以"同情"出發(fā),構成了"只關注利他主義"的假象,并在19世紀中葉引發(fā)了著名的"亞當·斯密問題"。本文旨在從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兩個角度出發(fā),分析書中相關內容,以闡明《道德情操論》"唯利他主義"偏見的局限性。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 道德情操論 利他利己 亞當·斯密問題
【分類號】:B8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在1759年開始出版的一本關于當時社會倫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學剖析著作,曾引起極大地反響,使得亞當·斯密本人聲名鵲起。然而這部著作在當時的哲學、倫理學領域卻沒有被重視,“相對而言,無論是從批判的立場還是從肯定的辯護的立場來看,西方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齊平;;全球經濟困局的根源 從溫家寶引《道德情操論》產生的反思[J];中外管理;2009年03期
2 楊思卓;;行而不亂的警世鐘——讀《道德情操論》[J];名作欣賞;2010年34期
3 羅衛(wèi)東;老調重彈:研究型翻譯的重要 從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的中譯本說起[J];博覽群書;2005年03期
4 潘啟雯;;亞當·斯密的倫理關切與道德焦慮——評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J];現代企業(yè)文化(上旬);2008年06期
5 李永增;;總理薦書 共享財富[J];中國石油石化;2009年04期
6 劉琪;;經濟生活中的道德約束——解讀《道德情操論》[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年04期
7 張靜;趙京娟;;對“斯密問題”的解讀——簡論《道德情操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8 張蕾蕾;;《道德情操論》讀后[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11年02期
9 杜幫云;米加寧;;《道德情操論》之“正義”解讀[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張習;;從事市場經濟活動應具備的美德——解讀《道德情操論》第六卷[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翟曉南 青島遠洋船員學院院長辦公室;《道德情操論》的時代啟示[N];中國遠洋報;2010年
2 河北 蔡曉輝;溫總理為何屢薦《道德情操論》[N];嘉興日報;2009年
3 上海倫理學會會長、教授 朱貽庭;《道德情操論》究竟是一本什么樣的書[N];文匯報;2009年
4 羅衛(wèi)東 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思想史梳理是跨學科對話的基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中央黨校教授 辛鳴;道德:一種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調節(jié)手段[N];北京日報;2009年
6 新竹市臺灣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 賴建誠;亞當·斯密的兩個面貌(下)[N];東方早報;2013年
7 徐杰;獲得財富的操守底線[N];學習時報;2013年
8 陳小康 顧魯曉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江北區(qū)人民法院;道德 人類文明的遺傳密碼[N];人民法院報;2014年
9 記者 李念;回過頭去請教亞當·斯密[N];文匯報;2009年
10 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 傅紅春;經濟學對“幸福”的離棄與回歸[N];光明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時繼鋒;“斯密問題”與和諧社會人的構建[D];吉林大學;2012年
2 武陽;“斯密問題”的法理學解釋[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洪洲;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對我國道德建設的啟示[D];蘭州大學;2009年
2 趙媛媛;論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中道德判斷的一般準則[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昕;《道德情操論》的行為合宜性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4 宣正林;同情,美德與正義[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濤;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中人性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張卓莉;經濟與倫理的統(tǒng)一[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高華;亞當·斯密“合宜”思想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徐鳳果;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的人性結構理論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9 王太盈;斯密思想的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魏春雷;現代商業(yè)社會的立國之道[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801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8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