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德的傳統(tǒng)闡釋與現(xiàn)代轉(zhuǎn)換
發(fā)布時間:2021-12-19 16:22
"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德目。"忠"的對象從人的角度,大致可分為向上的層面、平等的層面和向內(nèi)的層面;從事的角度,大致可分為對國家的忠、對職事的忠和對言行的忠。在"忠"德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中,可利用傳統(tǒng)的"忠"德培育愛國為民的高尚情操;培育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道德;培育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培育誠信友善的美好品質(zhì)。
【文章來源】: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9,(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 “忠”德的傳統(tǒng)闡釋
(一) 從人的角度:忠于君王、忠于他人、忠于自我
1. 忠于君王
2. 忠于他人
3. 忠于自我
(二) 從事的角度:忠于國家、忠于職事、忠于承諾
1. 忠于國家
2. 忠于職守
3. 忠于言行
二、“忠”德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
(一)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愛國為民的高尚情操
(二)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道德
(三) 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四) 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誠信友善的美好品質(zhì)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愛國主義的本質(zhì)與時代特征[J]. 平章起,馬亞男. 理論與現(xiàn)代化. 2019(03)
[2]呂布“輕狡反覆”辨析[J]. 張寅瀟.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3]“敬業(yè)”價值觀踐行的現(xiàn)狀、困境與培育路徑[J]. 張偉. 知與行. 2018(05)
[4]傳統(tǒng)忠德及其當代價值辨析[J]. 桑東輝.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5]習近平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個比喻析論[J]. 張智.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05)
[6]綜論中西文論融合之初現(xiàn)與儒家思想變遷[J]. 王影君. 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2)
[7]論王夫之扶長中夏的愛國主義思想[J]. 張懷承.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4(01)
本文編號:3544704
【文章來源】: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9,(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 “忠”德的傳統(tǒng)闡釋
(一) 從人的角度:忠于君王、忠于他人、忠于自我
1. 忠于君王
2. 忠于他人
3. 忠于自我
(二) 從事的角度:忠于國家、忠于職事、忠于承諾
1. 忠于國家
2. 忠于職守
3. 忠于言行
二、“忠”德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
(一)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愛國為民的高尚情操
(二)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道德
(三) 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四) 利用傳統(tǒng)“忠”德培育誠信友善的美好品質(zhì)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愛國主義的本質(zhì)與時代特征[J]. 平章起,馬亞男. 理論與現(xiàn)代化. 2019(03)
[2]呂布“輕狡反覆”辨析[J]. 張寅瀟.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3]“敬業(yè)”價值觀踐行的現(xiàn)狀、困境與培育路徑[J]. 張偉. 知與行. 2018(05)
[4]傳統(tǒng)忠德及其當代價值辨析[J]. 桑東輝.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4)
[5]習近平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個比喻析論[J]. 張智.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05)
[6]綜論中西文論融合之初現(xiàn)與儒家思想變遷[J]. 王影君. 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2)
[7]論王夫之扶長中夏的愛國主義思想[J]. 張懷承.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4(01)
本文編號:35447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4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