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的賡續(xù)與升華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05:47
"知、仁、勇"作為孔子所崇尚的"三達德",對我國民族精神的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具有賡續(xù)與升華的價值與意義。道德共識是道德繼承與發(fā)展的基石,論證"三達德"的賡續(xù)與升華應在道德共識的視域中展開。"知、仁、勇"內涵的抽象價值、呈現(xiàn)的具體規(guī)范及其依托的"五倫"社會關系,符合道德共識形成的理論基礎、現(xiàn)實載體及相對獨立性的特征,因而具備賡續(xù)的可能性。辯證地挖掘"知、仁、勇"的內在精神價值、發(fā)展地分析維系其獨立性的"五倫"關系變化、結合新時代的客觀狀況實現(xiàn)其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性轉變,則是"三達德"升華的可行性路徑。
【文章來源】:船山學刊. 2019,(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內涵的抽象價值
(一)道德共識的理論基礎:道德的抽象價值
(二)“三達德”的抽象價值
二、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呈現(xiàn)的具體規(guī)范
(一)道德共識的現(xiàn)實載體:道德的具體規(guī)范
(二)“三達德”的具體規(guī)范
三、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的相對獨立性
(一)維系道德共識的相對獨立性:客觀的社會關系
(二)維系“三達德”的相對獨立性:五倫關系
四、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升華的路徑方法
(一)“和合”地挖掘“三達德”的價值
(二)“時中”地分析“五達道”的新時代轉變
(三)“日新”地實現(xiàn)“三達德”的新時代轉化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共識的形成機制析論[J]. 劉飛. 理論導刊. 2019(01)
[2]從道德的“抽象的繼承”轉向“創(chuàng)造的繼承”——兼論詮釋學視野中的文化傳承問題[J]. 陳來. 文史哲. 2017(01)
[3]論道德繼承[J]. 李建華,馮丕紅. 倫理學研究. 2011(04)
[4]關于道德的階級性與繼承性[J]. 王偉光. 高校理論戰(zhàn)線. 2009(08)
[5]“五倫”說與和諧文化建設[J]. 馮天瑜. 學習月刊. 2007(09)
本文編號:3333587
【文章來源】:船山學刊. 2019,(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內涵的抽象價值
(一)道德共識的理論基礎:道德的抽象價值
(二)“三達德”的抽象價值
二、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呈現(xiàn)的具體規(guī)范
(一)道德共識的現(xiàn)實載體:道德的具體規(guī)范
(二)“三達德”的具體規(guī)范
三、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的相對獨立性
(一)維系道德共識的相對獨立性:客觀的社會關系
(二)維系“三達德”的相對獨立性:五倫關系
四、道德共識視域下“三達德”升華的路徑方法
(一)“和合”地挖掘“三達德”的價值
(二)“時中”地分析“五達道”的新時代轉變
(三)“日新”地實現(xiàn)“三達德”的新時代轉化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共識的形成機制析論[J]. 劉飛. 理論導刊. 2019(01)
[2]從道德的“抽象的繼承”轉向“創(chuàng)造的繼承”——兼論詮釋學視野中的文化傳承問題[J]. 陳來. 文史哲. 2017(01)
[3]論道德繼承[J]. 李建華,馮丕紅. 倫理學研究. 2011(04)
[4]關于道德的階級性與繼承性[J]. 王偉光. 高校理論戰(zhàn)線. 2009(08)
[5]“五倫”說與和諧文化建設[J]. 馮天瑜. 學習月刊. 2007(09)
本文編號:33335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3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