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與《圣經(jīng)》中孝道思想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27 23:32
【摘要】: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首要精神。孝道不僅存在于中國傳統(tǒng)儒家倫理思想,具有原發(fā)性、綜合性,也存在于西方圣經(jīng)思想,并貫穿于圣經(jīng)教義的始終。文章選取《論語》與《圣經(jīng)》這兩部中國傳統(tǒng)儒家與西方基督教義談孝的重要典籍為研究材料,從兩書孝道思想之形成作一探源,窺知其孝道隱含的倫理精神本質(zhì),繼而在孝道目標的比較中,體認《論語》所言孝道終歸依于“人本的仁義”,《圣經(jīng)》孝道終奉“敬畏上帝”為至高真理。再之,通過兩書孝道內(nèi)容之比較,了解養(yǎng)而有敬等德目共通之處,明晰《論語》孝道系于血緣親情這一原始依附,異于《圣經(jīng)》孝道思想的“上帝至上”與“契約之愛”。 在孝道已漸式微的今天,生命意識作為全球普世價值的今日,孝道擁有一種超越國界、種族的精神境界。文章既從“應然層級”發(fā)現(xiàn)、歸納兩書的孝道經(jīng)綸,又從“實然層級”分析《論語》與《圣經(jīng)》孝道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的蛻變,揭示其具有的現(xiàn)代實踐價值,嘗試著將中國傳統(tǒng)儒家《論語》與西方《圣經(jīng)》孝道思想進行有價值的可能性融會,并提出個人的一種孝道趨勢預見。 借此論文,旨在對崩壞的孝道與孝道的重整有進一步地認識,以改善中國今日道德觀日漸澆薄的社會倫常,從孝道中尋回自我,認識生命,熱愛生命中的親密親情關(guān)系,肯定生命傳承之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23.1
本文編號:2806758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23.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慶之;《孝經(jīng)》思想精華通論[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魏英敏;“孝”與家庭文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3 孔潤年;;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孝道的源與流[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4 劉曉冰;胡陽;宋書淵;;圣經(jīng)文化對西方精神文明的影響[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5 李怡軒,秦筱萌;用歷史的方法解讀孔孟荀倫理思想[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田占峰;;論孔子孝道觀的時代價值——對《論語》中“孝”的解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陳芳;;先秦儒學孝道觀的現(xiàn)實啟示[J];船山學刊;2007年01期
8 馬繼云;先秦諸子孝道觀簡論[J];昌濰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9 馬粼;淺議先秦儒家孝道觀與厚葬陋習[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郁有學;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孝道的批判與重建[J];東岳論叢;1996年02期
本文編號:2806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0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