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家訓文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02:52
【摘要】: 唐代是家訓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家訓文獻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尤其是單本流傳的家訓著作初成規(guī)模,形成為古典文獻寶庫的重要分支之一,標志著家訓已經(jīng)走向成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唐代家訓文獻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先簡單界定家訓概念,略述家訓的沿革,綜述家訓研究現(xiàn)狀,進而說明唐代家訓文獻研究的對象、方法。第二章探討唐代家訓文獻成熟的原因,認為唐代帝王高度重視儒家思想,積極推進與完善科舉制度,提高婦女地位等多重合力,使得唐代家訓文獻在內(nèi)容與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發(fā)展與突破。第三章為全文重點,將唐代家訓文獻分為帝王家訓、士大夫家訓、民間家訓、女訓、詩文語體家訓等類別,對五十多種家訓著作和三類單篇家訓文獻進行考證,包括作者生平、家訓內(nèi)容、流傳影響等各個方面。以家訓著作為研究重心而以單篇家訓文獻研究為輔、以佚書與存書并重、以文獻考證與內(nèi)容研究并重,這是本文區(qū)別于前人家訓研究的三大特點。第四章總結(jié)唐代家訓文獻的特點,認為這些特點與其所處歷史環(huán)境、政治背景有關(guān),正是這些特點表明唐代家訓的發(fā)展達到了成熟期。第五章論述唐代家訓文獻的歷史作用及其局限,認為唐代家訓對當時社會教育和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為后代家訓發(fā)展奠定了新的基礎(chǔ),但也存在著制約社會發(fā)展、抑制個性張揚等局限。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823.1
本文編號:2749848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823.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振;;試論唐宋家訓文獻的轉(zhuǎn)型與特點[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郭長華;傳統(tǒng)家訓的治家之道及其現(xiàn)實價值[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沈時蓉;中國古代家訓著作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當代價值[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周丕顯;;敦煌“童蒙”、“家訓”寫本之考察[J];敦煌學輯刊;1993年01期
5 鄧文寬;敦煌寫本《百行章》校釋[J];敦煌研究;1985年02期
6 汪泛舟;《太公家教》考[J];敦煌研究;1986年01期
7 黨紅星;;試論中國家訓文化的特點[J];東岳論叢;2006年01期
8 陳志勇;;唐宋家訓發(fā)展演變模式探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9 楊華;;90年代以來古代家訓文化研究綜述[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05期
10 曾凡貞;傳統(tǒng)家訓及其現(xiàn)代意義[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韓鋒;敦煌本儒家文獻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498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4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