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從道德評價到審美意蘊
[Abstract]:Money, as a social tool, undoubtedly has a strong influence.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text, people mainly study mone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evaluate its moral attributes and spiritual significance; Second,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people study money more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and analyze its inherent political, economic, soc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Marx believed that money, as a kind of value equivalent, is actually a kind of social force, which deeply reflects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especially points out that money is the value form of workers' alienated labor. Simmel points out the 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oney apathy, equality and freedom; third, money presents a new historical picture in the age of consumer society: money and aesthetics form a comprehensive alliance, which is deeply analyzed by Baudrillard.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B82-05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進杰;;論審判對象的生成——基于刑事訴訟合理構造的詮釋[J];北方法學;2009年02期
2 王婷;;西方馬克思主義技術理性批判理論探析[J];北方論叢;2010年02期
3 趙志浩;;網(wǎng)絡文化對人們生活影響的哲學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羅松濤;;《論歷史概念》:歷史的辯證意象——兼論本雅明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黃學勝;;主體性哲學的困境與出路[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01期
6 王學博;;小說《香水》對啟蒙理性的反思[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7 魏曉春;;對當代大學生法律信仰培養(yǎng)的思考[J];才智;2010年07期
8 糜海波;;論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三個前提[J];長白學刊;2009年05期
9 李智慧;;“貧窮色情”下的文化霸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10期
10 熊小松;;論自由心證模式下我國法官的職業(yè)道德建設[J];武陵學刊;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喬國強;;用異端向正統(tǒng)挑戰(zhàn)的阿多諾[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2 李三達;;走向解放的“老農”——論后現(xiàn)代藝術的觀眾[A];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14年
3 江昀;傅斌;;信息社會化背景下的羌族財富觀研究——以四川北川羌族為例[A];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信息傳播與社會發(fā)展論叢(2013年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涵;法蘭克福學派的知識社會學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任相梅;張煒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馬新宇;辯證法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虛無主義的超越[D];吉林大學;2011年
5 宮瑜;交往理性與道德共識[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xiàn)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黃學勝;青年馬克思對啟蒙的揚棄[D];復旦大學;2010年
8 姜海波;論馬克思對施蒂納歷史觀的批判[D];復旦大學;2011年
9 杜開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榮清;批判與建構:日常生活領域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學倫理學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陳慶祥;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谷立平;論互聯(lián)網(wǎng)“人肉搜索”的社會責任缺失[D];湘潭大學;2010年
4 萬維瑋;大眾文化視野中的新革命歷史小說[D];南昌大學;2010年
5 鄒玉蘭;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理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陳偉雄;技術進步視閾下我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楊月華;天津文化產業(yè)中的相聲演出市場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8 劉賀;馬克思與生態(tài)學思想的關系及其實踐意蘊[D];河南大學;2011年
9 周黨;流行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分析及策略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羅建維;中國新世紀啟蒙文學轉型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光亞;;戰(zhàn)爭的道德屬性源自于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沃爾澤教授的一點商榷[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2 余達淮;;資本與道德的吊詭:在沖突與會通的視域內[J];江海學刊;2013年05期
3 劉晨曄;大道德觀與道德建設[J];道德與文明;1997年03期
4 郭海龍 ,唐偉;自我管理與道德的互屬性和互價值[J];理論與改革;2005年05期
5 張亞月;;道德虛構主義的理論困境與可能前景[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1期
6 喬法容;道德屬性探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7 李彥;道德作為工具性存在的依據(jù)[J];科學·經濟·社會;1995年03期
8 方真;道德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所內含的——兼與“沖突”論觀點商榷[J];齊魯學刊;1997年01期
9 劉時工;;為什么要有道德[J];道德與文明;2010年04期
10 任建東;市場經濟與道德建設的再思考[J];新疆社會經濟;1997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靳環(huán)宇;資本天生具有道德屬性[N];解放日報;2007年
2 魯品越;資本有沒有道德屬性[N];解放日報;2007年
3 熊春錦;愿您擁有一雙“慧眼”[N];農民日報;2009年
4 徐耀強;企業(yè)必須具有“道德”視角![N];中國企業(yè)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松旭;為什么需要道德?[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822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8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