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應(yīng)當:論道德行為的表演性
本文選題:道德行為 切入點:表演性 出處:《道德與文明》2017年01期
【摘要】:在日常生活的語境當中,道德行為不僅是一種規(guī)范意義的自我規(guī)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交往意義上的自我呈現(xiàn)過程,這使道德行為具有一種表演的屬性。對人而言,道德行為不僅是一個"做得對"的正當性問題,也是一個"做得好"的合宜性問題,而道德行為的合宜性則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加以呈現(xiàn)。進而,表演性不僅普遍存在于人的道德行為當中,而且還導(dǎo)致一種特殊意義上的道德行為方式,即道德表演。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daily life, moral behavior is not only a self-prescriptive process of normative meaning, but also a process of self-presentation in the sense of communication, which makes moral behavior have a kind of performance attribute.To people, moral behavior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doing right", but also a problem of "doing well",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oral behavior is presented through the form of performance.Furthermore, performance not only exists in human moral behavior, but also leads to a kind of moral behavior in a special sense, that is, moral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西南石油大學人文社科專項基金資助(2013RS024);西南石油大學文化研究科研團隊項目(2012JRT001)
【分類號】:B82-0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本書;道德行為發(fā)生規(guī)律論[J];學術(shù)探索;2003年12期
2 廖震峽;;道德行為的利益機制[J];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溫陽;汪洪;;論沖動是道德行為的源頭[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年02期
4 滕宇;;道德行為:利他和自利的統(tǒng)一[J];中國德育;2007年10期
5 勝棟;;道德行為的成本收益與制度設(shè)計[J];學習月刊;2008年07期
6 任鵬;關(guān)于道德行為的區(qū)分和價值[J];中州學刊;1982年02期
7 程秀波;略論對道德行為進行定性評價的根據(jù)[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8 曲濤;;淺談道德行為的選擇[J];甘肅理論學刊;1990年06期
9 張博偉;;基于不同視角的道德行為研究綜述[J];教書育人;2009年03期
10 戴茂堂;試論經(jīng)濟行為與道德行為之背謬[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靖東俊;曹貴康;;金錢獎勵刺激下大學生說謊行為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蘇州市相城區(qū)陸慕高級中學課題組;;認識自己 革新自己 成就自己——關(guān)于高中學生不良道德行為矯治的實踐與思考[A];葉圣陶語文教學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崔偉蘭;;重視實踐體驗促進道德行為發(fā)展[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萬志全;李萌;張海燕;;大學生人格化教育與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討[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周欣悅;;金錢心理學[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楊小華;;淺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密切配合[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班建武;學生道德行為緣何知行脫節(jié)[N];中國教育報;2013年
2 周龍;英雄理應(yīng)得到由衷的敬意[N];光明日報;2009年
3 李力言;破解扶老難題拒絕袖手旁觀[N];江西日報;2011年
4 赫山區(qū)農(nóng)科所 曹永生;論人道德行為與道德培養(yǎng)[N];益陽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王沈海;“創(chuàng)衛(wèi)”與“守衛(wèi)”[N];陜西日報;2008年
6 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 金虎;我們時代全面發(fā)展的新人[N];遼寧日報;2010年
7 YMG記者 李瓏;煙臺掀起學習“40則”熱潮[N];煙臺日報;2010年
8 苗勇;法律是被動的精神[N];法制日報;2010年
9 周正;我們需要怎樣的“見義勇為法”[N];光明日報;2011年
10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中學 張海輝;中學生“責任意識”培養(yǎng)之管見[N];學知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宏偉;一致還是波動?過去的道德行為對未來的道德行為的影響:道德認同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雷雨;人—組織道德匹配對審計人員道德行為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3 王麗茹;大學生道德認同與道德行為的雙向關(guān)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4 葉萍;高中生道德行為調(diào)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09年
5 馬曉冬;中學生道德行為效能感的發(fā)展及其與道德行為的相關(guān)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永航;記者道德行為的選擇與評價[D];廣西大學;2004年
7 黃燕芝;家校合作促進學生道德行為的健康發(fā)展[D];蘇州大學;2010年
8 劉倩;中學生道德行為能力培養(yǎng)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廖小芳;論道德行為的失范及其引導(dǎo)[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魏 靜;高中生道德類型與道德行為的相關(guān)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01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0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