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宮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24 17:55
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有助于末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高尚的愛國情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政府大力倡導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背景下,以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為基礎,重新審視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方式,完善和創(chuàng)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途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對北京市東城區(qū)少年宮的實地調研,論文在探討和分析少年宮機構性質和教學特點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灌輸論為指導,以活動教育思想為認知規(guī)律,對其教育教學活動進行了深入地剖析,提煉、總結了活動中所蘊含的道德要素,深入論述了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并對發(fā)生作用的機理進行了深入地闡釋。興趣小組活動和群眾性教育活動被譽為少年宮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興趣小組活動是以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為目的的技能培訓活動,其中孕育著眾多的道德品質要素;群眾性教育活動是以愛國主義、傳統(tǒng)文化和孝道精神等主題思想為精神內核,以學生廣泛參與為基礎,專門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大型主題類教育活動。兩類活動是以實踐—體悟—認知為教育規(guī)律,使受教育者通...
【文章頁數(shù)】:13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1.1.2 少年宮是構建“三結合”思想道德建設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2 研究意義
1.2.1 推進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體系
1.2.2 共創(chuàng)校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有利環(huán)境
1.3 研究目的與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2 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2.1 文獻綜述
2.1.1 關于少年宮的研究
2.1.2 關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
2.1.3 文獻評析
2.2 理論基礎
2.2.1 馬克思主義灌輸論
2.2.2 活動教育思想
2.3 核心概念
2.3.1 少年宮
2.3.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3.3 道德引領功能
2.3.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 少年宮的發(fā)展歷程及主要活動形式
3.1 少年宮的發(fā)展歷史
3.1.1 新中國成立后少年宮的歷史發(fā)展脈絡
3.1.2 北京市東城區(qū)少年宮的發(fā)展歷程
3.2 少年宮的性質及教育活動特點
3.2.1 少年宮的基本性質
附件
3.3 少年宮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
3.3.1 專業(yè)興趣小組活動
3.3.2 群眾性教育活動
3.4 小結:以行動參與為基礎的活動教育
4 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功能
4.1 專業(yè)興趣小組活動對道德情操的陶冶
4.1.1 對“真、善、美”的啟迪
4.1.2 對意志品質的鍛煉
4.1.3 對自信與堅強的培養(yǎng)
4.2 群眾性教育活動對思想道德意識的提升
4.2.1 立足傳統(tǒng)節(jié)日提升愛國主義情懷
4.2.2 以民族文化為載體提升中華孝道美德
4.2.3 以書畫展覽活動提升“發(fā)揚美”的價值追求
4.2.4 以流行熱點為話題規(guī)范道德行為
4.3 小結: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孕育著重要的思想道德要素
5 少年宮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用的機理分析
5.1 道德引領功能在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5.1.1 由體悟到認知的思想轉化符合未成年人活動教育的規(guī)律
5.1.2 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道德引領來自灌輸論的方向指導
5.2 道德引領過程中的關鍵要素
5.2.1 活動和小組
5.2.2 主題設計與道德引領
5.2.3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5.3 小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需要科學的道德引領
6 少年宮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6.1 外部支持不足與組織定位模糊
6.1.1 多頭管理體制存在弊端
6.1.2 相關政策、法律支持不足
6.1.3 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6.2 場地資源匱乏與陣地輻射能力不足
6.2.1 場地資源緊缺
6.2.2 陣地輻射能力不足
6.3 教師的角色適應能力與教研能力仍需提升
6.3.1 專業(yè)與教師角色沖突
6.3.2 教研能力與意識仍需提高
6.4 小結:缺乏清晰的組織定位是核心問題
7 加強少年宮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可行性對策
7.1 重視理論研究,加強制度建設
7.1.1 加強理論研究引導少年宮發(fā)展方向
7.1.2 完善制度建設明晰少年宮教育職能
7.2 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7.2.1 加強校內外銜接互補改善場地資源不足
7.7.2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意識
7.3 在“三結合”教育網(wǎng)絡中強化和鞏固自身地位
7.3.1 加強對教育活動的評估與宣傳
7.3.2 強化輻射能力擴大思想道德建設作用
8 結論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創(chuàng)新點
8.3 未來繼續(xù)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附錄A 訪談對象情況表
附錄B 半結構式訪談提綱
附錄C 開放式訪談資料(節(jié)選)
作者簡歷及在學研究成果
附件
本文編號:3937815
【文章頁數(shù)】:13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1.1.2 少年宮是構建“三結合”思想道德建設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2 研究意義
1.2.1 推進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體系
1.2.2 共創(chuàng)校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有利環(huán)境
1.3 研究目的與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2 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
2.1 文獻綜述
2.1.1 關于少年宮的研究
2.1.2 關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研究
2.1.3 文獻評析
2.2 理論基礎
2.2.1 馬克思主義灌輸論
2.2.2 活動教育思想
2.3 核心概念
2.3.1 少年宮
2.3.2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3.3 道德引領功能
2.3.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 少年宮的發(fā)展歷程及主要活動形式
3.1 少年宮的發(fā)展歷史
3.1.1 新中國成立后少年宮的歷史發(fā)展脈絡
3.1.2 北京市東城區(qū)少年宮的發(fā)展歷程
3.2 少年宮的性質及教育活動特點
3.2.1 少年宮的基本性質
附件
3.3 少年宮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
3.3.1 專業(yè)興趣小組活動
3.3.2 群眾性教育活動
3.4 小結:以行動參與為基礎的活動教育
4 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功能
4.1 專業(yè)興趣小組活動對道德情操的陶冶
4.1.1 對“真、善、美”的啟迪
4.1.2 對意志品質的鍛煉
4.1.3 對自信與堅強的培養(yǎng)
4.2 群眾性教育活動對思想道德意識的提升
4.2.1 立足傳統(tǒng)節(jié)日提升愛國主義情懷
4.2.2 以民族文化為載體提升中華孝道美德
4.2.3 以書畫展覽活動提升“發(fā)揚美”的價值追求
4.2.4 以流行熱點為話題規(guī)范道德行為
4.3 小結: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孕育著重要的思想道德要素
5 少年宮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用的機理分析
5.1 道德引領功能在少年宮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
5.1.1 由體悟到認知的思想轉化符合未成年人活動教育的規(guī)律
5.1.2 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道德引領來自灌輸論的方向指導
5.2 道德引領過程中的關鍵要素
5.2.1 活動和小組
5.2.2 主題設計與道德引領
5.2.3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5.3 小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需要科學的道德引領
6 少年宮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6.1 外部支持不足與組織定位模糊
6.1.1 多頭管理體制存在弊端
6.1.2 相關政策、法律支持不足
6.1.3 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6.2 場地資源匱乏與陣地輻射能力不足
6.2.1 場地資源緊缺
6.2.2 陣地輻射能力不足
6.3 教師的角色適應能力與教研能力仍需提升
6.3.1 專業(yè)與教師角色沖突
6.3.2 教研能力與意識仍需提高
6.4 小結:缺乏清晰的組織定位是核心問題
7 加強少年宮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可行性對策
7.1 重視理論研究,加強制度建設
7.1.1 加強理論研究引導少年宮發(fā)展方向
7.1.2 完善制度建設明晰少年宮教育職能
7.2 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7.2.1 加強校內外銜接互補改善場地資源不足
7.7.2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意識
7.3 在“三結合”教育網(wǎng)絡中強化和鞏固自身地位
7.3.1 加強對教育活動的評估與宣傳
7.3.2 強化輻射能力擴大思想道德建設作用
8 結論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創(chuàng)新點
8.3 未來繼續(xù)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附錄A 訪談對象情況表
附錄B 半結構式訪談提綱
附錄C 開放式訪談資料(節(jié)選)
作者簡歷及在學研究成果
附件
本文編號:3937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9378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