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精神生活現(xiàn)狀及其提升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07:10
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是人類生活的兩大有機部分,精神生活是人類文化的核心部分。人類文明的光輝來自人類豐富的精神文化活動。精神生活能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精神文明的程度。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日益重視人民的精神生活,尤其是農民的精神生活。2011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新形勢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是我黨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正文部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精神生活的相關理論闡釋。從精神生活的內涵、精神生活的特征和精神生活的價值三個方面對精神生活進行了闡釋并概括了精神生活的本質。精神生活在不斷的追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中,撫慰心靈,創(chuàng)造人類的精神家園,給生命以終極關懷,精神生活是人的本質屬性,是人全面發(fā)展的力量之源。第二部分:農民精神生活的現(xiàn)狀及其成因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fā)展,我國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村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大豐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喚起農民對精神生活新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農民積極主動追求精神生活、農民精神生活呈現(xiàn)新的特點、農民精神文化需求迫切和農民精神生活的整體感受良...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1.選題背景
2. 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評析
1.國內研究現(xiàn)狀評析
2.國外研究現(xiàn)狀評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創(chuàng)新點
一、精神生活的相關理論闡釋
(一)精神生活
1. 精神生活的內涵
2.精神生活特征
3. 精神生活的價值
(二)精神生活質量
1.精神生活質量
2.精神生活質量的衡量標準
二、農民精神生活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
(一)農民精神生活的積極方面
1.農民積極主動追求精神生活
2.農民精神生活呈現(xiàn)多樣化
3.農民精神文化需求迫切
4.農民精神生活感受良好
(二)農民精神生活存在的問題
1. 農民整體素質相對低下
2.對精神生活認識程度不夠
3.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較弱
4.人生觀價值觀扭曲變形
5.精神生活層次相對低下
(三)農民精神生活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農民自身軟件條件不足
2.農民精神生活不被重視
3.農村文化體制不健全
4. 農村文化隊伍結構不合理
5. 農村文化設施不足
三、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的對策
(一)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創(chuàng)造內部條件
1. 提升農民思想素質,以奠定農民精神生活思想基礎
2. 提高農民道德素質,以奠定農民精神生活的道德基礎
3. 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以奠定農民精神生活的文化基礎
(二)發(fā)展農村經濟,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
1. 增加農民收入,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奠定經濟基礎
2. 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為發(fā)展農村文化奠定經濟基礎
(三)加強農村主流文化建設,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提供導向航標
1.穩(wěn)固建設思想精神支柱
2. 豐富農村文化活動
3.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大眾化
(四)發(fā)展農村文化產業(yè),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營造文化環(huán)境
1.繁榮農村文化,為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提供精神食糧
2. 發(fā)展農村文化產業(yè),為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提供更好精神產品
3. 培養(yǎng)農村文化經紀人,為推動農民精神生活提供人力資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綜述[J]. 王大鵬,孫炯.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2010(08)
[2]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現(xiàn)狀及發(fā)展[J]. 郭俊敏. 中國農村小康科技. 2010(01)
[3]農村文化設施問題研究——基于湖州鄉(xiāng)鎮(zhèn)、村文化設施的調查[J]. 邵偉.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9(02)
[4]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馮飛龍,王紅梅.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09(05)
[5]對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問題的思考[J]. 朱紅麗. 農家之友(理論版). 2009(03)
[6]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問題、成因及推進思路[J]. 徐學慶. 中州學刊. 2008(01)
[7]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文化現(xiàn)狀[J]. 張傳玉. 福建農業(yè). 2007(01)
[8]拿什么應對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J]. 丁言. 現(xiàn)代經濟探討. 2006(06)
[9]試析二元結構對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 石揚令.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4(07)
[10]封建迷信與社會穩(wěn)定[J]. 樂國安,江國平.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1998(01)
碩士論文
[1]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 林建萍.蘇州大學 2008
[2]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 王建林.西南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27252
【文章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1.選題背景
2. 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評析
1.國內研究現(xiàn)狀評析
2.國外研究現(xiàn)狀評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創(chuàng)新點
一、精神生活的相關理論闡釋
(一)精神生活
1. 精神生活的內涵
2.精神生活特征
3. 精神生活的價值
(二)精神生活質量
1.精神生活質量
2.精神生活質量的衡量標準
二、農民精神生活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
(一)農民精神生活的積極方面
1.農民積極主動追求精神生活
2.農民精神生活呈現(xiàn)多樣化
3.農民精神文化需求迫切
4.農民精神生活感受良好
(二)農民精神生活存在的問題
1. 農民整體素質相對低下
2.對精神生活認識程度不夠
3.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較弱
4.人生觀價值觀扭曲變形
5.精神生活層次相對低下
(三)農民精神生活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農民自身軟件條件不足
2.農民精神生活不被重視
3.農村文化體制不健全
4. 農村文化隊伍結構不合理
5. 農村文化設施不足
三、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的對策
(一)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創(chuàng)造內部條件
1. 提升農民思想素質,以奠定農民精神生活思想基礎
2. 提高農民道德素質,以奠定農民精神生活的道德基礎
3. 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以奠定農民精神生活的文化基礎
(二)發(fā)展農村經濟,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創(chuàng)造物質條件
1. 增加農民收入,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奠定經濟基礎
2. 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為發(fā)展農村文化奠定經濟基礎
(三)加強農村主流文化建設,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提供導向航標
1.穩(wěn)固建設思想精神支柱
2. 豐富農村文化活動
3.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大眾化
(四)發(fā)展農村文化產業(yè),為提升農民精神生活質量營造文化環(huán)境
1.繁榮農村文化,為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提供精神食糧
2. 發(fā)展農村文化產業(yè),為豐富農民精神生活提供更好精神產品
3. 培養(yǎng)農村文化經紀人,為推動農民精神生活提供人力資源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綜述[J]. 王大鵬,孫炯. 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 2010(08)
[2]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現(xiàn)狀及發(fā)展[J]. 郭俊敏. 中國農村小康科技. 2010(01)
[3]農村文化設施問題研究——基于湖州鄉(xiāng)鎮(zhèn)、村文化設施的調查[J]. 邵偉.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9(02)
[4]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馮飛龍,王紅梅.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09(05)
[5]對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問題的思考[J]. 朱紅麗. 農家之友(理論版). 2009(03)
[6]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問題、成因及推進思路[J]. 徐學慶. 中州學刊. 2008(01)
[7]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文化現(xiàn)狀[J]. 張傳玉. 福建農業(yè). 2007(01)
[8]拿什么應對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J]. 丁言. 現(xiàn)代經濟探討. 2006(06)
[9]試析二元結構對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 石揚令.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4(07)
[10]封建迷信與社會穩(wěn)定[J]. 樂國安,江國平.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1998(01)
碩士論文
[1]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 林建萍.蘇州大學 2008
[2]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D]. 王建林.西南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27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2272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