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歷史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15:45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農民大革命,解決的是中國農民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直在探索中國農民運動問題,包括如何做好農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便發(fā)動他們推動中國革命不斷向前發(fā)展。彭湃較早地認識到了中國革命的真實背景,運用馬克思主義去解決中國農民運動問題,尤其在做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彭湃做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農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結合,堪稱中國共產黨第一人。本文旨在梳理和整合彭湃對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做法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歷史規(guī)律性的若干認識。彭湃在做農民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已經載入史冊,值得當今國人深入去研究,以便能資政育人,造福于民族。研究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旨在使大家明了做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此,從三個大的方面去探討彭湃對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內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彭湃個人情況以及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的農民運動大背景;第二部分,具體闡述彭湃對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作法以及歷史經驗;第三部分,著重論述彭湃對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啟示。通過這樣一個體系較詳細地闡明彭湃在農民運動中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始末...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義
1.4.1 理論意義
1.4.2 現實意義
1.5 創(chuàng)新點
1.5.1 系統(tǒng)梳理,整合相關內容
1.5.2 全面升華,得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
2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背景
2.1 彭湃的人物特征
2.1.1 愛國情操
2.1.2 革命信仰
2.1.3 "農民運動大王"
2.2 彭湃與其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農民革命觀之比較
2.2.1 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及其中國化
2.2.2 彭湃與其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農民革命觀之比較
3 彭湃在農民運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探析
3.1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體作法
3.1.1 興辦農村學校,用教育去影響農民的觀念
3.1.2 建立農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組織保障
3.1.3 深入農村,拉近距離,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吸引力和實踐性
3.1.4 利用魔術、演講、詩歌等形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1.5 培養(yǎng)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隊伍,循序漸進地進行
3.1.6 結合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3.2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分析
3.2.1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認清農民的革命性
3.2.2 堅持黨的領導,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3.2.3 科學靈活地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2.4 放下身段,真心深入農村,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問題
3.2.5 培養(yǎng)教育宣傳的骨干隊伍,宣揚言傳身教的科學理念
4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啟示
4.1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
4.2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使農民主動地自我解放和進步
4.3 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根據不同的對象制定相應的教育政策
4.4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增加應有的內容
4.5 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對思想政治教育做一個準確的界定
5 結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民的偉大導師和朋友彭湃[J]. 祝彥,江靜. 黨史縱覽. 2007(04)
[2]阮嘯仙在早期農民運動中的理論貢獻[J]. 劉路紅. 廣東黨史. 2004(05)
[3]彭湃關于農民運動的理論和實踐[J]. 張江明. 近代史研究. 1982(03)
本文編號:3172191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義
1.4.1 理論意義
1.4.2 現實意義
1.5 創(chuàng)新點
1.5.1 系統(tǒng)梳理,整合相關內容
1.5.2 全面升華,得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
2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背景
2.1 彭湃的人物特征
2.1.1 愛國情操
2.1.2 革命信仰
2.1.3 "農民運動大王"
2.2 彭湃與其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農民革命觀之比較
2.2.1 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及其中國化
2.2.2 彭湃與其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農民革命觀之比較
3 彭湃在農民運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探析
3.1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體作法
3.1.1 興辦農村學校,用教育去影響農民的觀念
3.1.2 建立農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組織保障
3.1.3 深入農村,拉近距離,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吸引力和實踐性
3.1.4 利用魔術、演講、詩歌等形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1.5 培養(yǎng)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隊伍,循序漸進地進行
3.1.6 結合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3.2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分析
3.2.1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認清農民的革命性
3.2.2 堅持黨的領導,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3.2.3 科學靈活地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2.4 放下身段,真心深入農村,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問題
3.2.5 培養(yǎng)教育宣傳的骨干隊伍,宣揚言傳身教的科學理念
4 彭湃關于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啟示
4.1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
4.2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使農民主動地自我解放和進步
4.3 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根據不同的對象制定相應的教育政策
4.4 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隨著時代的變遷增加應有的內容
4.5 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應對思想政治教育做一個準確的界定
5 結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民的偉大導師和朋友彭湃[J]. 祝彥,江靜. 黨史縱覽. 2007(04)
[2]阮嘯仙在早期農民運動中的理論貢獻[J]. 劉路紅. 廣東黨史. 2004(05)
[3]彭湃關于農民運動的理論和實踐[J]. 張江明. 近代史研究. 1982(03)
本文編號:3172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1721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