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村干部角色類型和動力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7 03:48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到來,村干部的角色定位不斷發(fā)生變化,其行為動力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建國以后農村制度變遷和村干部角色轉變入手,指出在現(xiàn)行鄉(xiāng)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下,村干部并沒有像政策設計的那樣成為政府和村民的“雙重代理人”,去致力于實現(xiàn)地區(qū)發(fā)展和維護村民利益,而是成為站在自身立場,搖擺于政府與村民之間,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搖擺人”。文章對村干部角色偏差的原因進行分析,歸納出村干部的行為模式及其影響因素,隨后以Y縣村干部為例,對影響村干部動力要素進行了分析,指出村干部是以自身注重的收益為標準,根據(jù)鄉(xiāng)、村兩級對該資源的掌握情況,綜合考慮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來決定具體的村務管理行為,并形成長期的角色類型。最后根據(jù)理論分析和實踐需求,提出激發(fā)村干部動力的對策,認為村干部的利益空間只有在基層政府利益與村民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才可能存在,為扭轉村干部角色偏差,應在規(guī)范基層政府行為和提升村民組織程度方面共同著力,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為農村社會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422.6;D262.3
本文編號:2617408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422.6;D26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姜方炳;;對“80后”一代角色偏差問題的體認與反思[J];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06期
2 王黎黎;;地方政府在工資集體協(xié)商中的角色偏差與歸位[J];宏觀經濟研究;2014年04期
3 吳江;;大學生角色偏差與法治人格培養(yǎng)探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3年03期
4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徐輝;基層村干部角色類型和動力機制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2 周楊平;大學生村官培養(yǎng)問題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17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261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