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家戴文葆論略
發(fā)布時間:2017-04-29 18:01
本文關鍵詞:編輯家戴文葆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戴文葆(1922-2008)是我國當代著名的編輯家,也是一位睿智的思想者。他的編輯生涯復雜曲折,見證了共和國出版業(yè)的歷史性變遷。在四十多年的編輯生涯中,戴文葆經(jīng)歷了多次身份轉變,并在此過程中不斷調(diào)適著自身編輯行為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這不僅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編輯學案,同時也是當代編輯群體主體意識覺醒的具體表征 作為一名學者型編輯,他倡導“編輯學者化”理念,追求“以質傳世”的編輯境界,組織出版了大量極富文化價值的經(jīng)典作品,在社會和文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對當代文化傳播作出了突出貢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戴文葆一直致力于編輯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在編輯學草創(chuàng)階段,他通過開創(chuàng)性的編輯史研究回應了“編輯無學”的詰難,為編輯學學科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后,戴文葆以編輯史研究為依托,考辨“編輯”元概念,構想編輯學學科架構,探索出版市場化改革路徑,有力地推動了編輯學理論的實質性進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成熟的編輯思想。 戴文葆的編輯思想植根于豐厚的古典編輯經(jīng)驗之中,并將古典經(jīng)驗與現(xiàn)代意識熔鑄一爐,既有深厚的理論根基,又具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同時又面向未來敞開,呈現(xiàn)出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包容性,建立了獨具特色的編輯學理論體系。 本文主體由4部分構成。緒論簡述本選題的研究緣起、研究現(xiàn)狀、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一章把戴文葆的編輯生涯劃分成4個階段論述,探討其編輯活動與時代環(huán)境及社會文化的內(nèi)在關系,并抽繹出其在社會嬗變中秉持的編輯邏輯。第二章分析評價了戴文葆的編輯史研究,歸納其研究特色,評價其研究價值,提煉其編輯史觀,并從中探析戴文葆編輯思想的理論來源和演變軌跡。第三章從5個方面剖析戴文葆的編輯思想,呈現(xiàn)出其主要的思想特色和理論貢獻,從而為當代編輯活動提供啟示
【關鍵詞】:戴文葆 編輯活動 編輯史 編輯學 編輯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238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3
-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7-8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8-11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思路11-13
- 第一章 戴文葆的編輯活動13-30
- 第一節(jié) 報刊編輯時期(1938~1951)13-15
- 第二節(jié) 初涉圖書出版(1951~1958)15-18
- 第三節(jié) 廿年“員外郎”(1958~1978)18-21
- 第四節(jié) 改革開放時期(1979~2008)21-24
- 第五節(jié) 社會變遷視野中的編輯邏輯24-30
- 第二章 戴文葆的編輯史觀30-41
- 第一節(jié) 文化傳承:編輯史演進的內(nèi)在邏輯30-33
- 第二節(jié) 以人為木:編輯家為中心的歷史敘述33-35
- 第三節(jié) 體例創(chuàng)新:編輯創(chuàng)造力的外在表征35-38
- 第四節(jié) 貫通古今:歷史經(jīng)驗的批判繼承38-41
- 第三章 戴文葆的編輯思想41-63
- 第一節(jié) “編輯”:編輯學的核心范疇41-44
- 第二節(jié) 編輯學:研究對象與學科性質44-47
- 第三節(jié) 學者化:編輯成長的必由之路47-53
- 第四節(jié) 以質傳世:編輯主體的價值超越53-57
- 第五節(jié) 兩個效益:出版改革與未來構想57-63
- 結語63-64
- 參考文獻64-71
- 附錄71-72
- 致謝72-73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洋;;以編輯本位構筑編輯史研究——戴文葆編輯史研究思想述論[J];中國出版;2015年18期
本文關鍵詞:編輯家戴文葆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53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