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背景下科技期刊大眾傳播體系的構建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15:27
全媒體戰(zhàn)略構想正朝著更廣范圍和更深層面加速推進,為科技期刊大眾傳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本文從內(nèi)容建設、用戶體系、平臺搭建和人才資源4個層面構建了全媒體背景下科技期刊大眾傳播體系,并從不同維度對科技期刊大眾傳播進行理性審視。融媒體時代的科技期刊應在專業(yè)化定位的基礎上,通過聚集和整合內(nèi)容資源,在專業(yè)傳播與大眾傳播之間尋求發(fā)展策略的平衡,不斷提升科技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文章來源】:編輯學報. 2020,3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科技期刊大眾傳播體系的構建
1.1 內(nèi)容建設:專業(yè)性基礎上的大眾化定位
1.2 用戶體系:以用戶為中心的分眾化服務
1.3 平臺搭建:多渠道的立體化傳播網(wǎng)絡
1.4 人才資源:具備全媒體思維的復合型編輯隊伍
2 理性審視科技期刊大眾傳播
3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媒體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推廣策略的探索[J]. 楊臻崢,鄭曉南. 編輯學報. 2020(03)
[2]學術期刊與科普期刊雙翼齊飛——以《航空學報》《航空知識》為例[J]. 李明敏,武瑾媛,俞敏. 編輯學報. 2020(01)
[3]科技期刊離大眾傳播有多遠——從學術論文到科學新聞[J]. 顧艷,崔金貴,郭欣,李政萍,徐云峰. 編輯學報. 2019(02)
[4]《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AR出版實踐[J]. 趙宇. 編輯學報. 2019(01)
[5]科技新聞助力中國科技學術期刊影響力提升實現(xiàn)路徑探索[J]. 劉楊. 出版科學. 2018(03)
[6]學術期刊全媒體科學普及傳播實踐[J]. 金玲,周玲,林征,石傲蘭,袁夏玉.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8(02)
[7]科普期刊的全媒體報道實例[J]. 武瑾媛,俞敏,袁睿. 科技與出版. 2017(05)
[8]科技期刊與大眾媒體的融合發(fā)展[J]. 王亞男,俞敏,劉德生. 科技與出版. 2017(05)
[9]醫(yī)學專業(yè)期刊科學普及的責任及傳播途徑[J]. 劉新艷.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5(03)
[10]學術期刊應當重視科學知識傳播——《中國藥理學報》科技新聞工作實踐[J]. 朱倩蓉,吳民淑.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5(02)
本文編號:3227791
【文章來源】:編輯學報. 2020,3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科技期刊大眾傳播體系的構建
1.1 內(nèi)容建設:專業(yè)性基礎上的大眾化定位
1.2 用戶體系:以用戶為中心的分眾化服務
1.3 平臺搭建:多渠道的立體化傳播網(wǎng)絡
1.4 人才資源:具備全媒體思維的復合型編輯隊伍
2 理性審視科技期刊大眾傳播
3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全媒體背景下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推廣策略的探索[J]. 楊臻崢,鄭曉南. 編輯學報. 2020(03)
[2]學術期刊與科普期刊雙翼齊飛——以《航空學報》《航空知識》為例[J]. 李明敏,武瑾媛,俞敏. 編輯學報. 2020(01)
[3]科技期刊離大眾傳播有多遠——從學術論文到科學新聞[J]. 顧艷,崔金貴,郭欣,李政萍,徐云峰. 編輯學報. 2019(02)
[4]《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AR出版實踐[J]. 趙宇. 編輯學報. 2019(01)
[5]科技新聞助力中國科技學術期刊影響力提升實現(xiàn)路徑探索[J]. 劉楊. 出版科學. 2018(03)
[6]學術期刊全媒體科學普及傳播實踐[J]. 金玲,周玲,林征,石傲蘭,袁夏玉.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8(02)
[7]科普期刊的全媒體報道實例[J]. 武瑾媛,俞敏,袁睿. 科技與出版. 2017(05)
[8]科技期刊與大眾媒體的融合發(fā)展[J]. 王亞男,俞敏,劉德生. 科技與出版. 2017(05)
[9]醫(yī)學專業(yè)期刊科學普及的責任及傳播途徑[J]. 劉新艷.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5(03)
[10]學術期刊應當重視科學知識傳播——《中國藥理學報》科技新聞工作實踐[J]. 朱倩蓉,吳民淑.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5(02)
本文編號:32277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277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