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開發(fā)
本文關鍵詞:基于VB+Access絲綢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電子科技大學》 2011年
中國古典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開發(fā)
彭嬋
【摘要】:中國古典舞具有中國舞蹈傳統(tǒng)的經典性、概括性、規(guī)范性和典雅風格。中國古典舞鮮明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的文化個性和品格。中國古典舞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對于傳承中華文明歷史、提高民族文明素質和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現實的意義。 當前國內的中國古典舞教學仍大多是采用“口傳身授”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滿足自學和大規(guī)模推廣的要求。因此,采用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將中國古典舞精彩的段子記錄下來,將優(yōu)秀的教學內容記錄下來,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廣泛的傳播和使用,可以為中國古典舞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一種現代化的手段。 本文正是從傳承中國古典舞的需要出發(fā),探討了通過建立中國古典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以改進和提升中國古典舞教學的具體實現方法。主要內容為: 1.結合國內外目前的研究現狀以及云南藝術學院中國古典舞的教學現狀和需求,探究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改進、提升中國古典舞教學及促進中國古典舞的學習、傳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從中國古典舞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方法上概括出中國古典舞的教學特色。并由此出發(fā),探究性地分析了建立中國古典舞CAI系統(tǒng)的需求和所要實現的目的和功能。 3.分析了中國古典舞CAI系統(tǒng)的設計,包括系統(tǒng)框架、功能設計、數據設計和界面設計。 4.介紹了系統(tǒng)開發(fā)要使用到的VB可視化編程語言和Access數據庫平臺的相關技術。 5.討論了實現中國古典舞CAI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和方法,包括技術實現的關鍵程序設計語句及權限窗口、素材窗口、課件管理窗口、教學窗口、多文檔窗口、系統(tǒng)初始化等功能的實現方法。 6.通過模擬教學例子,演示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完成典型教學的過程。 總體而言,本文基于現實和長遠的愿景,并結合作者本人的知識結構,從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的角度重點探討了建立中國古典舞CAI系統(tǒng)的具體實現方法,以期建立系統(tǒng)在教學實踐中的實際運用,并加以推廣,促進云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教學及其它舞種乃至其它藝術教育類別教學的改進和提升。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722.4;TP391.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董曉春;現代技術與舞蹈教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年Z1期
2 張鏡宇;;CAI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楊柳;;芻議多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優(yōu)勢[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年08期
4 高紅娜;;論信息技術與舞蹈教學的資源整合[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柳文杰;;淺談多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9年04期
6 蔣高飛;;基于工作過程“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開發(fā)模式[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7 胡衛(wèi)紅;孫琳芳;;信息技術與體育舞蹈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山東體育科技;2008年03期
8 張媛艷;;多媒體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藝苑;2009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孫曼臨;關于舞蹈藝術教育的調研報告[D];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2 黃清國;基于VB+Access絲綢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3 宋萍;基于VB+ACCESS的汽車正向設計客戶需求分析系統(tǒng)[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光福;趙瑜;;聊齋詩意例[J];蒲松齡研究;2006年01期
2 劉艷玲;;嬌娜:棲居在精神家園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齡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實;郭彤;;宮體詩與花間詞文本生成背景比較解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4 沃利青;;“移情”論與“意境”說比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陳祥明;;注重形式美與提高鑒賞力——中國繪畫鑒賞的理論與實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洪增流,彭發(fā)勝;詩歌語言的維度:“Image”與意境的差異[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7 葉旦捷;;《聊齋志異》的造境藝術[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8 俞香云;;“風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龍·風骨》再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鄭笠;;剝離與消解系統(tǒng)中成就的審美境界——從莊子“美學”到“莊子”美學[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10 吳玉紅;;清秀神俊 韻逸灑脫——玄學對魏晉工藝美術風格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麗珍;蘇燕婷;;燕雙飛,人獨影——論北宋詞里的“雙燕”意象[A];2006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2 葉幫義;;柳永與宋玉——兼論中國古典文學中浪漫精神之蛻變[A];2008年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呂進;;大陸與臺灣詩歌的逆現象[A];新世紀中國新詩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宋丹;俞書偉;;設計無格,借景有因——淺談產品中的透明性設計[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5 陳曉春;;沫若《女神》與毛澤東詩詞——中國現代詩歌主體精神建構的一種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6 黃培清;;從《紅樓夢》詩歌的翻譯看譯詩三難[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黃雅峰;;南陽漢畫像石、畫像磚人物題材的藝術特點[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彭云;傅立憲;萬莉;;論“空白”、“不完全”的藝術形式[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9 姚全興;;審美思維教育:融科學和藝術于一體[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張敏;成海鐘;徐建靈;;音樂藝術素養(yǎng)視閾下的大學生“精神成人”研究[A];中國農學會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四屆二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高劉巍;王世貞的園林實踐與觀念[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5 張欣;先秦飲食審美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7 孫敏明;莊子“游”的人生哲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侯艷;漢譯佛經之美術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劉曉暉;詩境規(guī)劃設計思想芻論[D];重慶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唐珣;柳與園林造景[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高明宇;高卉民先生寫意畫之寫與意[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穎;談水彩畫的裝飾性語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鄭新新;現代書籍設計中材料運用的新趨向[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吳曉秋;雙城皮影藝術的審美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欒慶偉;論武術套路的表演藝術[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峰;方斌;;大學體育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維度和實踐思考[J];安徽體育科技;2005年06期
2 李振英;盧華明;戴麗萍;;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與工作流管理系統(tǒng)的結合[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董曉春;現代技術與舞蹈教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年Z1期
4 陳勇,蔡淑琴;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動因及趨勢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14期
5 張鏡宇;;CAI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古麗扎爾·吐爾汗;;Access數據庫在科研管理中的應用[J];草食家畜;2005年04期
7 黃甫全;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8 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唐桂華,夏暉;我國MIS的開發(fā)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02期
10 陳紅琳;基于VB的Access數據庫的安全設置[J];電腦學習;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陽;;氣息在中國古典舞中的運用[J];劇影月報;2011年03期
2 劉治宗;徐曉淇;;談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課性格組合的提煉和運用[J];大舞臺;2011年07期
3 胡中輝;;亙古的魅力——舞蹈編導專業(yè)開設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的教學研究[J];舞蹈;2010年06期
4 趙勇;;試論中國古典舞的藝術品格[J];大舞臺;2011年07期
5 李煒;;論中國舞蹈中“氣”的審美特性及其應用[J];舞蹈;2010年12期
6 周少華;吳晶;;古典舞服裝設計的基本問題[J];四川戲劇;2011年04期
7 于媛;;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舞的重要性[J];大舞臺;2011年08期
8 張帥;;談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的獨特性——以《扇舞丹青》和《秦俑魂》為例[J];北方音樂;2011年08期
9 馬蓮;;古典舞和戲曲舞蹈異同探[J];四川戲劇;2011年04期
10 劉華;;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劇目題材寬泛度研究——從“桃李杯”古典舞劇目說開去[J];舞蹈;2010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善芬;雷詠時;周繼和;曾德濤;;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元寶跳”技術動作生物力學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唐斯復;;高山仰止[A];歐陽予倩誕辰120周年紀念文集[C];2009年
3 譚國良;;中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實驗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4 王銀生;;“埃及”PPT課件[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5 班懷國;吳蘭鷹;郭瑞;;基于VB開發(fā)的理論力學運動學動畫制作[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姍;陳明;;淺談鋼結構教學中多媒體的合理使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7 章毓晉;李勍;黃英;徐寅;;《圖象處理和分析》計算機輔助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研制[A];中國圖象圖形科學技術新進展——第九屆全國圖象圖形科技大會論文集[C];1998年
8 張文信;朱育林;劉詩漢;;對工程制圖CAI系列課件結構編排的思考[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9 劉洋;何為昕;;機械制圖輔助教學的CAI課件研究[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10 李平凡;;工程制圖CAI課件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實習記者 王立元;[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薛偉;[N];安徽日報;2005年
3 卿青;[N];北京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魯娜;[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孫茜;[N];中國藝術報;2007年
6 于平;[N];中國藝術報;2007年
7 張鼎;[N];中國藝術報;2007年
8 于平;[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羅斌(文代會代表);[N];中國藝術報;2006年
10 王克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江東;中國古典舞發(fā)展歷程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2 張光;基于網格的遠程學習支持系統(tǒng)模型構建與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嬋;中國古典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丁健勇;探究中國古典舞發(fā)展之路[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3 王黎雪;論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的審美、訓練與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雅瓊;當代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表達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5 王藝錕;改革開放30年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的演變[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仝娟;論中國古典舞對古代女樂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D];河南大學;2012年
7 丁莉;試析“禮樂”思想在中國舞蹈作品中的體現[D];延邊大學;2011年
8 李嬌璐;探究中國戲曲藝術對中國舞蹈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車延芬;中國古典舞之發(fā)生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10 胡昭昉;身韻·意境·生命[D];汕頭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VB+Access絲綢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61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qiyeguanlilunwen/22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