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土地利用變化對景觀格局脆弱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6-30 11:18
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景觀格局脆弱性的影響,有助于了解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狀況和變化趨勢,為優(yōu)化土地利用結構,科學制定土地利用規(guī)劃,降低生態(tài)風險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以榆林市土地利用數據為基礎,從景觀適應度和敏感度2個維度構建景觀格局脆弱度,獲取了景觀脆弱度的空間分布及變化,并探討了土地利用程度、動態(tài)度及轉移類型對景觀脆弱度的影響。結果表明:近25年,榆林市未利用地、水體、耕地減少,建設用地、林地、草地增加。不同景觀類型相互融合,景觀優(yōu)勢度降低,破碎化、均勻化、多樣化趨勢明顯。景觀格局脆弱性空間差異較大,北部風沙草灘區(qū)脆弱度高且上升明顯,中、西部脆弱度低且有下降趨勢,東部和東南部以中等脆弱區(qū)為主,變化不大。土地利用類型的空間分布、利用程度、變化速度、轉化類型等與景觀格局脆弱性密切相關,土地利用變化的結果使區(qū)域景觀格局更為脆弱。加強耕地保護,控制建設用地過度擴張,防止林地碎片化是降低生態(tài)脆弱性的關鍵。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98698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圖11990—2015年類型水平景觀指數變化
由表2可以看出,榆林市景觀斑塊數在1995年前略有減少,1995年后快速增加,前期景觀破碎化程度減小,2000年后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林地和草地過度利用后退化嚴重,小斑塊不斷被破壞且消失,與原來的沙地形成連片分布的未利用地,導致斑塊數量減少;后期退耕還林政策實施后原連片分布....
圖2不同年份景觀格局脆弱度的面積比例
榆林市景觀脆弱度較高,以中和較高等級為主,占全市總面積的65%以上,其次為高和較低等級,分別占總面積的13.14%~17.31%和10.02%~16.25%,低脆弱區(qū)面積極少,僅占總面積的1.15%~2.26%(圖2)。景觀格局脆弱度與地形和景觀類型的空間分布有密切的關系,北部風....
圖3不同年份景觀格局脆弱度分布
圖2不同年份景觀格局脆弱度的面積比例在ArcGIS10.1中將研究時段每個網格前后LVI等級相減,獲取景觀格局脆弱度的變化情況,并按等級變化值≤-2、-1、0、1、≥2分為5級,分別代表下降快、下降、不變、上升和上升快。(表3,圖4)。可以看出,1990—1995年,全市景觀....
圖4不同時期景觀格局脆弱度等級變化
表3不同時期景觀脆弱度等級變化等級變化時期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1990—2015年/%-30.290.010.030.010.06-22.390.500.290.17....
本文編號:3998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998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