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電極陣列微電流刺激的虛擬觸覺反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1-02 20:4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觸覺反饋技術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遙感操作、游戲、醫(yī)療等方面觸覺反饋技術有著廣闊的前景。在各種觸覺再現(xiàn)方法中,電觸覺由于刺激靈活、實現(xiàn)裝置簡單、脈沖參數(shù)精確可控等特點而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目前,基于微電流刺激的虛擬觸覺反饋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現(xiàn)有的電觸覺研究中采用的刺激電極大多為表面式單電極,在電刺激過程中隨著受試者刺激部位姿態(tài)的改變,表面電極與刺激靶點間易產(chǎn)生相對移動現(xiàn)象,影響刺激效果;(2)當前基于神經(jīng)元的電生理研究,較多分析脈沖類型對刺激響應的影響,較少針對詳細的脈沖參數(shù)與神經(jīng)纖維刺激響應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3)目前開展的電觸覺反饋研究,大多針對相關模型的刺激函數(shù)和刺激模式進行定性分析,忽略了對電生理觸感分級實驗的量化評估方式進行研究。本文將針對上述關鍵問題開展研究:(1)針對電刺激過程中刺激靶點移動的問題,設計一個同時由多個電極觸點組成的柔性電極陣列,通過增加或減少一個或多個通道的刺激脈沖,改變激活的電極觸點,實現(xiàn)刺激位置以及刺激范圍的動態(tài)調(diào)整,對比相關文獻所使用的刺激電極,在改進刺激選擇性和控制能力方面都具有優(yōu)越性能。實驗表明大...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人體閉環(huán)反饋框圖
人類皮膚感受器分布示意圖[16]
不同類型皮膚感受器對頻率的響應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觸覺皮膚機理仿真與刺激模式量化評估[J]. 賀凱,于鵬,趙亮,席寧,劉連慶. 儀器儀表學報. 2016(04)
[2]Fundamental problems in rehabilitation robots based on neuro-machine interaction[J]. SONG Aiguo,ZENG Hong,YANG Renhuan,XU Baoguo. Instrumentation. 2014(03)
[3]電觸覺的皮膚神經(jīng)機理仿真及實驗驗證[J]. 徐飛,張定國,許恒.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2014(01)
[4]動作電位和神經(jīng)干復合動作電位[J]. 曹祥華. 生物學通報. 2014(01)
[5]基于電觸覺替代視覺系統(tǒng)的漢字識別[J]. 劉捷,張竹茂,任秋實,柴新禹. 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 2010(05)
[6]基于手指的觸覺替代視覺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 張竹茂,劉捷,趙瑛,任秋實,柴新禹.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09(04)
[7]具有觸覺臨場感和肌電仿生控制功能的遙控機械手研究[J]. 席旭剛,羅志增. 機器人. 2009(03)
[8]時空二維機器人電觸覺臨場感模型研究[J]. 帥立國,況迎輝,王雪梅,許艷芳. 機器人. 2005(05)
[9]機器人觸覺傳感技術研發(fā)的歷史現(xiàn)狀與趨勢[J]. 劉少強,黃惟一,王愛民,宋愛國. 機器人. 2002(04)
[10]機器人臨場感的電觸覺再現(xiàn)技術研究[J]. 帥立國,況迎輝,宋愛國,黃惟一. 傳感技術學報. 2001(01)
博士論文
[1]基于觸覺認知的織物質(zhì)感的形成機理研究[D]. 胡吉永.東華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基于初級視皮層的人工視覺假體總體設計與前端實現(xiàn)[D]. 胡爭爭.鄭州大學 2016
[2]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多路電針治療儀的研制[D]. 曾春陽.福州大學 2015
[3]皮膚電觸覺系統(tǒng)設計與機制研究[D]. 徐飛.上海交通大學 2013
[4]神經(jīng)纖維電刺激的建模及非線性分析[D]. 買斐.天津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700235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人體閉環(huán)反饋框圖
人類皮膚感受器分布示意圖[16]
不同類型皮膚感受器對頻率的響應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觸覺皮膚機理仿真與刺激模式量化評估[J]. 賀凱,于鵬,趙亮,席寧,劉連慶. 儀器儀表學報. 2016(04)
[2]Fundamental problems in rehabilitation robots based on neuro-machine interaction[J]. SONG Aiguo,ZENG Hong,YANG Renhuan,XU Baoguo. Instrumentation. 2014(03)
[3]電觸覺的皮膚神經(jīng)機理仿真及實驗驗證[J]. 徐飛,張定國,許恒.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2014(01)
[4]動作電位和神經(jīng)干復合動作電位[J]. 曹祥華. 生物學通報. 2014(01)
[5]基于電觸覺替代視覺系統(tǒng)的漢字識別[J]. 劉捷,張竹茂,任秋實,柴新禹. 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 2010(05)
[6]基于手指的觸覺替代視覺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 張竹茂,劉捷,趙瑛,任秋實,柴新禹. 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 2009(04)
[7]具有觸覺臨場感和肌電仿生控制功能的遙控機械手研究[J]. 席旭剛,羅志增. 機器人. 2009(03)
[8]時空二維機器人電觸覺臨場感模型研究[J]. 帥立國,況迎輝,王雪梅,許艷芳. 機器人. 2005(05)
[9]機器人觸覺傳感技術研發(fā)的歷史現(xiàn)狀與趨勢[J]. 劉少強,黃惟一,王愛民,宋愛國. 機器人. 2002(04)
[10]機器人臨場感的電觸覺再現(xiàn)技術研究[J]. 帥立國,況迎輝,宋愛國,黃惟一. 傳感技術學報. 2001(01)
博士論文
[1]基于觸覺認知的織物質(zhì)感的形成機理研究[D]. 胡吉永.東華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基于初級視皮層的人工視覺假體總體設計與前端實現(xiàn)[D]. 胡爭爭.鄭州大學 2016
[2]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多路電針治療儀的研制[D]. 曾春陽.福州大學 2015
[3]皮膚電觸覺系統(tǒng)設計與機制研究[D]. 徐飛.上海交通大學 2013
[4]神經(jīng)纖維電刺激的建模及非線性分析[D]. 買斐.天津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7002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7002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