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富孢子煤中孢子體的解離規(guī)律及分子結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4 14:14
富孢子煤是一種富含孢子體的稀缺特殊煤種,目前對其研究較少,故開展富孢子煤組分解離規(guī)律、分子結構特征研究對其分質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山西大同燕子山富孢子煤為對象,在原煤煤質特征分析和顯微組分組成特征研究的基礎上,系統研究了煤中不同顯微組分的解離富集規(guī)律,孢子體的小分子化合物組成及大分子結構特征。通過對富孢子煤的煤質分析和反射率研究發(fā)現,其具有高灰分、低熱演化程度的特點。將富孢子煤進行破碎分選后發(fā)現,隨著破碎粒度的降低,鏡質組含量減少,惰質組和殼質組含量均增加。密度梯度法研究顯示,殼質組密度主要分布在-1.25 g.cm-3以下,當煤樣粒度為0.125 mm-0.074 mm,比重液密度為1.25 g.cm-3時,殼質組富集產率可達89.93%;對富集的殼質組進行分離發(fā)現,孢子體主要集中在1.16 g.cm-3-1.18 g.cm-3,富集產率達到90%以上。鏡質組主要分布在 1.25 g.cm-3-1.37 g.cm-3,惰質組主要分布在 1.37 g.cm-3-1.45 g.cm-3。利用甲苯、甲醇、環(huán)己烷、四氫呋喃等4種不同極性的溶劑,超聲輔助抽提了孢子體中的小分子化合物。4種不...
【文章來源】:西安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煤巖顯微組分的研究歷史與現狀分析
1.2.1 煤巖顯微組分研究
1.2.2 煤巖顯微組分分離
1.2.3 煤巖顯微組分檢測技術
1.3 煤分子結構模型的研究進展
1.3.1 煤的物理結構研究現狀
1.3.2 煤的化學結構研究現狀
1.3.3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研究
1.4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術路線
2 富孢子煤的基本性質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實驗樣品
2.1.2 實驗試劑與藥品
2.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2.1.4 實驗方法
2.2 結果與討論
2.2.1 煤質特征分析
2.2.2 煤巖顯微組分分析
2.3 本章小結
3 孢子體的分離及孢子體中小分子化合物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實驗樣品
3.1.2 實驗儀器與設備
3.1.3 實驗試劑與藥品
3.1.4 實驗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孢子體的分離與富集
3.2.2 孢子體的超聲輔助抽提
3.2.3 孢子體抽提分析
3.3 本章小結
4 孢子體的分子結構參數及組成研究
4.1 實驗部分
4.1.1 實驗樣品
4.1.2 實驗儀器與設備
4.1.3 實驗方法
4.2 結果與討論
4.2.1 孢子體元素分析
4.2.2 孢子體熱重分析
4.2.3 孢子體FTIR分析
4.2.4 孢子體XPS分析
4.2.5 孢子體13CNMR分析
4.3 本章小結
5 孢子體的大分子結構模型的構建
5.1 孢子體大分子結構的相關參數
5.2 孢子體的大分子平面模型的構建和修正
5.3 孢子體的大分子立體模型的構建和優(yōu)化
5.3.1 孢子體結構能量優(yōu)化
5.3.2 孢子體結構模型密度模擬
5.4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aterials Studio軟件在分子力學中的基礎應用[J]. 王宏強. 科技資訊. 2019(31)
[2]煤巖顯微組分組圖像自動識別系統與關鍵技術[J]. 宋孝忠,張群. 煤炭學報. 2019(10)
[3]中國煤炭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J]. 吳楠. 中外企業(yè)家. 2019(23)
[4]吡啶抽提前后柳林3#煤的FTIR結構特征分析[J]. 李超飛,相建華,鄧小鵬,李二虎,劉浩. 煤炭轉化. 2019(04)
[5]煤分子結構模型構建及分析方法綜述[J]. 崔馨,嚴煌,趙培濤.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9(04)
[6]典型塊狀煤的可見-近紅外光譜特征研究[J]. 楊恩,王世博,葛世榮.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9(06)
[7]中國煤炭行業(yè)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J]. 高超,徐乃忠,劉貴,田國燦. 煤礦開采. 2019(01)
[8]基于XPS技術的不同密度煤樣中硫的類型和含量研究[J]. 蔡川川,楊明虎,潘露露,張明旭,葛濤. 選煤技術. 2018(05)
[9]低階煤的分質利用技術現狀及發(fā)展前景[J]. 霍鵬舉. 應用化工. 2018(10)
[10]低階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的組成研究[J]. 樂嘉煒,張德祥. 煤炭技術. 2018(05)
博士論文
[1]煤中小分子有機物對煤層瓦斯賦存增強效應研究[D]. 彭英健.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5
[2]神府煤選擇性破碎機理及其煤巖組分分離富集研究[D]. 趙世永.西安科技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韓城礦區(qū)煤巖顯微組分的大分子結構研究[D]. 秦紅璐.太原理工大學 2019
[2]曹村2號煤的大分子模型構建及HRTEM分析[D]. 王小令.太原理工大學 2019
[3]屯蘭2號鏡煤大分子聚集態(tài)結構模型的構建及分子模擬[D]. 姜永潑.太原理工大學 2018
[4]西北侏羅紀煤顯微光度學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研究[D]. 樊錦文.西安科技大學 2016
[5]蒙東褐煤的結構及其分子模擬研究[D]. 陳彪.武漢科技大學 2016
[6]韓城礦區(qū)構造煤分子結構演化特征[D]. 姬新強.太原理工大學 2016
[7]永城礦區(qū)介石煤的煤巖組成及分選特性研究[D]. 曲會東.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5
[8]馬蘭8號煤大分子結構模型構建及分子模擬[D]. 司加康.太原理工大學 2014
[9]杜兒坪2號煤結構模型構建及其分子模擬[D]. 李鵬鵬.太原理工大學 2014
[10]浮選法分離神府煤煤巖顯微組分的研究[D]. 周艷君.西安科技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85787
【文章來源】:西安科技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煤巖顯微組分的研究歷史與現狀分析
1.2.1 煤巖顯微組分研究
1.2.2 煤巖顯微組分分離
1.2.3 煤巖顯微組分檢測技術
1.3 煤分子結構模型的研究進展
1.3.1 煤的物理結構研究現狀
1.3.2 煤的化學結構研究現狀
1.3.3 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研究
1.4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術路線
2 富孢子煤的基本性質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實驗樣品
2.1.2 實驗試劑與藥品
2.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2.1.4 實驗方法
2.2 結果與討論
2.2.1 煤質特征分析
2.2.2 煤巖顯微組分分析
2.3 本章小結
3 孢子體的分離及孢子體中小分子化合物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實驗樣品
3.1.2 實驗儀器與設備
3.1.3 實驗試劑與藥品
3.1.4 實驗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孢子體的分離與富集
3.2.2 孢子體的超聲輔助抽提
3.2.3 孢子體抽提分析
3.3 本章小結
4 孢子體的分子結構參數及組成研究
4.1 實驗部分
4.1.1 實驗樣品
4.1.2 實驗儀器與設備
4.1.3 實驗方法
4.2 結果與討論
4.2.1 孢子體元素分析
4.2.2 孢子體熱重分析
4.2.3 孢子體FTIR分析
4.2.4 孢子體XPS分析
4.2.5 孢子體13CNMR分析
4.3 本章小結
5 孢子體的大分子結構模型的構建
5.1 孢子體大分子結構的相關參數
5.2 孢子體的大分子平面模型的構建和修正
5.3 孢子體的大分子立體模型的構建和優(yōu)化
5.3.1 孢子體結構能量優(yōu)化
5.3.2 孢子體結構模型密度模擬
5.4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aterials Studio軟件在分子力學中的基礎應用[J]. 王宏強. 科技資訊. 2019(31)
[2]煤巖顯微組分組圖像自動識別系統與關鍵技術[J]. 宋孝忠,張群. 煤炭學報. 2019(10)
[3]中國煤炭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J]. 吳楠. 中外企業(yè)家. 2019(23)
[4]吡啶抽提前后柳林3#煤的FTIR結構特征分析[J]. 李超飛,相建華,鄧小鵬,李二虎,劉浩. 煤炭轉化. 2019(04)
[5]煤分子結構模型構建及分析方法綜述[J]. 崔馨,嚴煌,趙培濤.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9(04)
[6]典型塊狀煤的可見-近紅外光譜特征研究[J]. 楊恩,王世博,葛世榮.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9(06)
[7]中國煤炭行業(yè)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J]. 高超,徐乃忠,劉貴,田國燦. 煤礦開采. 2019(01)
[8]基于XPS技術的不同密度煤樣中硫的類型和含量研究[J]. 蔡川川,楊明虎,潘露露,張明旭,葛濤. 選煤技術. 2018(05)
[9]低階煤的分質利用技術現狀及發(fā)展前景[J]. 霍鵬舉. 應用化工. 2018(10)
[10]低階煤中小分子化合物的組成研究[J]. 樂嘉煒,張德祥. 煤炭技術. 2018(05)
博士論文
[1]煤中小分子有機物對煤層瓦斯賦存增強效應研究[D]. 彭英健.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5
[2]神府煤選擇性破碎機理及其煤巖組分分離富集研究[D]. 趙世永.西安科技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韓城礦區(qū)煤巖顯微組分的大分子結構研究[D]. 秦紅璐.太原理工大學 2019
[2]曹村2號煤的大分子模型構建及HRTEM分析[D]. 王小令.太原理工大學 2019
[3]屯蘭2號鏡煤大分子聚集態(tài)結構模型的構建及分子模擬[D]. 姜永潑.太原理工大學 2018
[4]西北侏羅紀煤顯微光度學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研究[D]. 樊錦文.西安科技大學 2016
[5]蒙東褐煤的結構及其分子模擬研究[D]. 陳彪.武漢科技大學 2016
[6]韓城礦區(qū)構造煤分子結構演化特征[D]. 姬新強.太原理工大學 2016
[7]永城礦區(qū)介石煤的煤巖組成及分選特性研究[D]. 曲會東.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5
[8]馬蘭8號煤大分子結構模型構建及分子模擬[D]. 司加康.太原理工大學 2014
[9]杜兒坪2號煤結構模型構建及其分子模擬[D]. 李鵬鵬.太原理工大學 2014
[10]浮選法分離神府煤煤巖顯微組分的研究[D]. 周艷君.西安科技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1857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1857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