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褐煤與生物質(zhì)共液化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19:05
本文對錫林郭勒褐煤以水為溶劑的液化性能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重點探索了錫林郭勒褐煤與不同生物質(zhì)的共液化性能,主要考察了溶劑、氫源、配比、催化劑等條件對共液化行為的影響,并對液化產(chǎn)物進行了分析表征。實驗結果表明:錫林郭勒褐煤在供氫溶劑四氫萘作用下,在本實驗條件下其最高的液化轉化率和油收率分別達到76.76%和50.94%,說明其具有較高的液化活性。而當以水作為液化溶劑時,錫林郭勒褐煤的液化性能隨反應條件的不同而變化,其最優(yōu)反應條件是:420℃,60min,CO氣氛,初壓為2MPa,5%K2CO3催化劑,此時其液化轉化率和油氣收率均達到最高,分別為53.70%和48.29%。錫林郭勒褐煤與木質(zhì)素在360℃下共液化時,隨著木質(zhì)素加入量的增多,其液化轉化率和油收率均逐漸增大。當液化溶劑為乙醇/甲酸時,其共液化油收率相對其他體系較高,達到37.68%;較乙醇體系提高了6.38%。對比甲酸與氫氣的供氫活性時發(fā)現(xiàn),甲酸作用下的共液化性能較好。當以經(jīng)過原位加氫還原的礦石作為催化劑時,其在400℃下的催化性能明顯優(yōu)于360℃下。在360℃下,與非催化條件相比,其對液化轉化率的促進量不大,而油收率增加了8...
【文章來源】:安徽工業(yè)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煤直接液化研究概況
1.1.1 煤的基本結構
1.1.2 煤直接液化典型工藝
1.1.3 煤直接液化自由基機理
1.1.4 煤直接液化影響因素
1.2 生物質(zhì)直接液化研究概況
1.2.1 生物質(zhì)的基本組成
1.2.2 生物質(zhì)直接液化機理
1.2.3 生物質(zhì)直接液化影響因素
1.3 煤與生物質(zhì)共液化研究概況
1.4 煤與生物質(zhì)共液化的協(xié)同作用
1.4.1 生物質(zhì)對煤熱解的影響
1.4.2 生物質(zhì)中所含物質(zhì)對煤熱解的促進作用
1.4.3 生物質(zhì)對煤熱解過程的脫硫脫氮作用
1.5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內(nèi)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實驗部分
2.1 實驗原料及試劑
2.1.1 實驗原料
2.1.2 主要試劑
2.2 主要儀器設備
2.3 實驗方法和步驟
2.3.1 錫林郭勒褐煤和生物質(zhì)的加氫液化及產(chǎn)物分離
2.3.2 礦石催化劑的原位加氫還原
2.3.3 礦石催化劑的XRD表征
2.3.4 煤和生物質(zhì)灰分的測定
2.4 原料及液化產(chǎn)物表征方法
2.4.1 熱重(TG-DTG)分析
2.4.2 紅外光譜分析(FTIR)
2.4.3 元素分析
2.4.4 凝膠色譜分析(GPC)
2.4.5 X射線衍射(XRD)分析
第三章 錫林郭勒褐煤液化性能研究
3.1 錫林郭勒褐煤的熱重分析
3.2 錫林郭勒褐煤以THN為溶劑時的液化試驗
3.3 錫林郭勒褐煤以水為溶劑時的液化試驗
3.3.1 溫度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2 甲酸量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3 壓力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4 催化劑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5 氣氛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4 錫林郭勒褐煤單獨液化產(chǎn)物表征
3.4.1 元素分析
3.4.2 紅外光譜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錫林郭勒褐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性能研究
4.1 液化時間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2 液化溫度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3 不同配入比例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4 溶劑和氫源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4.1 溶劑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4.2 氫源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5 不同催化劑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5.1 不同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4.5.2 400℃下礦石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4.6 錫林郭勒褐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產(chǎn)物表征
4.6.1 元素分析
4.6.2 紅外光譜分析
4.6.3 凝膠色譜(GPC)分析
4.7 本章小節(jié)
第五章 錫林郭勒褐煤與秸稈共液化性能研究
5.1 液化時間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2 液化溫度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3 不同配入比例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4 溶劑和氫源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4.1 溶劑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4.2 氫源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5 不同催化劑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5.1 不同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5.5.2 400℃下礦石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5.6 錫林郭勒褐煤與秸稈共液化產(chǎn)物表征
5.6.1 元素分析
5.6.2 紅外光譜分析
5.6.3 凝膠色譜(GPC)分析
5.7 本章小節(jié)
結論
參考文獻
在學研究成果
本文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煤與稻桿共液化性能研究[J]. 周華,蔡振益,水恒福,雷智平,王知彩,李海平. 燃料化學學報. 2011(10)
[2]兗州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反應性的研究[J]. 毛素,張凡,郭相坤,申恬,侯志剛,王永剛. 煤炭轉化. 2010(02)
[3]纖維素單體熱解機理的熱力學研究[J]. 黃金保,劉朝,魏順安. 化學學報. 2009(18)
[4]煤與生物質(zhì)的共熱解液化研究進展[J]. 鄭志鋒,黃元波,潘晶,蔣劍春,戴偉娣. 生物質(zhì)化學工程. 2009(05)
[5]小龍?zhí)逗置翰煌瑲夥障乱夯阅艿难芯縖J]. 水恒福,劉健龍,王知彩,張德祥. 燃料化學學報. 2009(03)
[6]依蘭煤在液化溶劑中的溶脹動力學研究[J]. 熊楚安,王永剛,陳偉,劉寒芳. 潔凈煤技術. 2009(02)
[7]煤與生物質(zhì)共熱解特性初步研究[J]. 王鵬,文芳,邊文,鄧一英. 煤炭轉化. 2008(04)
[8]催化劑對亞臨界水中生物質(zhì)液化行為的影響[J]. 謝文,袁興中,曾光明,佟婧怡,李輝. 資源科學. 2008(01)
[9]生物質(zhì)混合物與褐煤共熱解特性的試驗研究[J]. 閻維平,陳吟穎. 動力工程. 2006(06)
[10]神華煤直接液化性能及固體酸催化可行性研究[J]. 王知彩,水恒福,張德祥,高晉生. 煤炭轉化. 2006(03)
碩士論文
[1]勝利褐煤直接液化動力學研究[D]. 劉霽斌.大連理工大學 2009
[2]落下床反應器中煤與生物質(zhì)共熱解研究[D]. 張麗.大連理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73369
【文章來源】:安徽工業(yè)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shù)】:1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煤直接液化研究概況
1.1.1 煤的基本結構
1.1.2 煤直接液化典型工藝
1.1.3 煤直接液化自由基機理
1.1.4 煤直接液化影響因素
1.2 生物質(zhì)直接液化研究概況
1.2.1 生物質(zhì)的基本組成
1.2.2 生物質(zhì)直接液化機理
1.2.3 生物質(zhì)直接液化影響因素
1.3 煤與生物質(zhì)共液化研究概況
1.4 煤與生物質(zhì)共液化的協(xié)同作用
1.4.1 生物質(zhì)對煤熱解的影響
1.4.2 生物質(zhì)中所含物質(zhì)對煤熱解的促進作用
1.4.3 生物質(zhì)對煤熱解過程的脫硫脫氮作用
1.5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內(nèi)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實驗部分
2.1 實驗原料及試劑
2.1.1 實驗原料
2.1.2 主要試劑
2.2 主要儀器設備
2.3 實驗方法和步驟
2.3.1 錫林郭勒褐煤和生物質(zhì)的加氫液化及產(chǎn)物分離
2.3.2 礦石催化劑的原位加氫還原
2.3.3 礦石催化劑的XRD表征
2.3.4 煤和生物質(zhì)灰分的測定
2.4 原料及液化產(chǎn)物表征方法
2.4.1 熱重(TG-DTG)分析
2.4.2 紅外光譜分析(FTIR)
2.4.3 元素分析
2.4.4 凝膠色譜分析(GPC)
2.4.5 X射線衍射(XRD)分析
第三章 錫林郭勒褐煤液化性能研究
3.1 錫林郭勒褐煤的熱重分析
3.2 錫林郭勒褐煤以THN為溶劑時的液化試驗
3.3 錫林郭勒褐煤以水為溶劑時的液化試驗
3.3.1 溫度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2 甲酸量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3 壓力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4 催化劑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3.5 氣氛對液化性能的影響
3.4 錫林郭勒褐煤單獨液化產(chǎn)物表征
3.4.1 元素分析
3.4.2 紅外光譜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錫林郭勒褐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性能研究
4.1 液化時間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2 液化溫度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3 不同配入比例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4 溶劑和氫源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4.1 溶劑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4.2 氫源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5 不同催化劑對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4.5.1 不同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4.5.2 400℃下礦石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4.6 錫林郭勒褐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產(chǎn)物表征
4.6.1 元素分析
4.6.2 紅外光譜分析
4.6.3 凝膠色譜(GPC)分析
4.7 本章小節(jié)
第五章 錫林郭勒褐煤與秸稈共液化性能研究
5.1 液化時間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2 液化溫度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3 不同配入比例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4 溶劑和氫源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4.1 溶劑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4.2 氫源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5 不同催化劑對煤與秸稈共液化行為的影響
5.5.1 不同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5.5.2 400℃下礦石催化劑對液化行為的影響
5.6 錫林郭勒褐煤與秸稈共液化產(chǎn)物表征
5.6.1 元素分析
5.6.2 紅外光譜分析
5.6.3 凝膠色譜(GPC)分析
5.7 本章小節(jié)
結論
參考文獻
在學研究成果
本文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煤與稻桿共液化性能研究[J]. 周華,蔡振益,水恒福,雷智平,王知彩,李海平. 燃料化學學報. 2011(10)
[2]兗州煤與木質(zhì)素共液化反應性的研究[J]. 毛素,張凡,郭相坤,申恬,侯志剛,王永剛. 煤炭轉化. 2010(02)
[3]纖維素單體熱解機理的熱力學研究[J]. 黃金保,劉朝,魏順安. 化學學報. 2009(18)
[4]煤與生物質(zhì)的共熱解液化研究進展[J]. 鄭志鋒,黃元波,潘晶,蔣劍春,戴偉娣. 生物質(zhì)化學工程. 2009(05)
[5]小龍?zhí)逗置翰煌瑲夥障乱夯阅艿难芯縖J]. 水恒福,劉健龍,王知彩,張德祥. 燃料化學學報. 2009(03)
[6]依蘭煤在液化溶劑中的溶脹動力學研究[J]. 熊楚安,王永剛,陳偉,劉寒芳. 潔凈煤技術. 2009(02)
[7]煤與生物質(zhì)共熱解特性初步研究[J]. 王鵬,文芳,邊文,鄧一英. 煤炭轉化. 2008(04)
[8]催化劑對亞臨界水中生物質(zhì)液化行為的影響[J]. 謝文,袁興中,曾光明,佟婧怡,李輝. 資源科學. 2008(01)
[9]生物質(zhì)混合物與褐煤共熱解特性的試驗研究[J]. 閻維平,陳吟穎. 動力工程. 2006(06)
[10]神華煤直接液化性能及固體酸催化可行性研究[J]. 王知彩,水恒福,張德祥,高晉生. 煤炭轉化. 2006(03)
碩士論文
[1]勝利褐煤直接液化動力學研究[D]. 劉霽斌.大連理工大學 2009
[2]落下床反應器中煤與生物質(zhì)共熱解研究[D]. 張麗.大連理工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733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9733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