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玻纖及回收料含量對增強聚碳酸酯流變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16:40
【摘要】:玻璃纖維含量對增強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復合材料的力學及流變性能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通常玻璃纖維的加入將導致材料流動性下降,流動性變差,對于一些具有一定性能要求的微結(jié)構(gòu)塑件,如何選擇合適玻璃纖維含量的復合材料進行加工顯得至關(guān)重要。此外,加工過程中往往會產(chǎn)生大量回收料,回收料可以適當?shù)募尤氲皆现羞M行再加工,合理利用回收料將對生產(chǎn)成本和環(huán)境有著積極的影響。然而回收料的加入必然會導致材料的性能發(fā)生變化。因此希望通過相關(guān)實驗得出回收料含量對復合材料流變性及力學性能的一般規(guī)律。本文以玻纖增強PC為研究材料,通過注塑成型制得不同玻纖含量復合材料試樣,分別對試樣進行拉伸實驗,同時研究玻纖含量對復合材料流變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基于以上研究結(jié)果,再進行微結(jié)構(gòu)塑件成型實驗制得一種LED高帽檐面罩。最后研究回收料含量對復合材料抗拉強度及流變性能的影響,以期找到合適的回收料添加量減小生產(chǎn)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研究結(jié)果表明: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均隨著玻纖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對比5%和20%玻纖含量的復合材料,增大幅度分別為62%和33%。同時玻纖的加入將使復合材料的黏度增大,并且表觀黏度隨著剪切應力的增大而減小,在剪切應力接近8000Pa時表觀黏度急劇下降,最終趨于穩(wěn)定。對于玻纖增強PC制得的微結(jié)構(gòu)塑件,微通道的寬度隨玻纖含量增大而減小。對于純PC材料,在1-2Hzd低頻區(qū)內(nèi)的儲能模量對頻率的依賴性較強,即在此頻率范圍內(nèi),儲能模量的增速最快。在3-10Hz頻率范圍內(nèi),儲能模量隨頻率基本呈現(xiàn)線性增長。損耗模量則是隨著頻率的增大,曲線表現(xiàn)出先增大再小幅下降,然后一直增大的趨勢;厥樟系募尤霑䦟е虏牧蟽δ苣A康念l率依賴性降低,對損耗模量的頻率依賴性有決定性影響。但是對于添加了回收料的材料,回收料含量對損耗模量的影響并不明顯。對于出PC和玻纖含量為15%的復合材料,在1-2Hz低頻區(qū)內(nèi),黏度隨著頻率的增大而增大,2-10Hz頻率范圍內(nèi),黏度隨頻率增大而減小。同時回收料含量對復合材料的力學阻尼因子有重要影響。另一方面,材料的抗拉強度隨著回收料含量的增大呈現(xiàn)出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回收料含量為75%左右。對于LED高帽檐微結(jié)構(gòu)塑件,研究結(jié)果表明加入25%左右的回收料,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同時,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流動性,產(chǎn)品的成品率較高。
【圖文】:

斷口形貌,強制對流,烘箱,玻纖


觀測斷口形貌。另一方面,通過對不同玻纖含量試,探究剪切應力和剪切速率對復合材料粘度收料含量的原料進行流變性能測試,研究儲能之間的影響規(guī)律。同時通過注塑成型實驗得到狀試樣,并且進行拉伸實驗測試其抗拉強度,得能的影響規(guī)律。結(jié)合流變實驗和力學性能實驗產(chǎn)過程可以適當添加回收料。實驗是基于一定的工程應用背景,因此材料來源于玻纖含量分別 5%、10%、15%、20%的玻纖灣奇美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用圖 2-1 所示烘箱℃條件下烘干 2 小時,烘箱型號尺寸為 250*4備有限公司。

雙螺桿,注塑機


將粒狀或粉末狀塑料加入到筒體中,通過螺桿和筒體外壁的旋,然后夾緊機器并使注射座向前移動。使噴嘴貼緊模具的澆口道,通入壓力油,向前推動螺桿,以非常高的壓力和更快的速度將熔體模具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和壓力維持(也稱保壓),冷卻后,通過固以通過模具打開來打開產(chǎn)品(保持壓力的目的是防止熔融材料在腔將材料補充到腔體中)。 并確保產(chǎn)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塑和成型。塑化是實現(xiàn)和保證模塑產(chǎn)品質(zhì)量了滿足模塑要求,,注塑必須確保足夠的壓力和速度。鈴狀樣條注塑成型可分為三個階段:注射階段、保壓階段、冷卻階射階段四段熔體溫度分別設置為 250℃、260℃、260℃、270℃,最 70MPa,最大注射速度為 75mm/s,保壓階段壓力為 70MPa,保壓時間完成 5s 后用頂桿頂出樣條。為了避免料筒內(nèi)可能存在的殘余雜質(zhì)的注塑實驗得到的樣條不予采用。不同玻纖含量及回收料含量的參數(shù)。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B332;TQ323.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劍磊;沈春銀;吉華建;邱春亮;戴干策;;玻纖網(wǎng)格布增強PC復合片材的制備及其拉伸性能[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2 應繼儒;汪玲;彭少賢;周昌林;;原位乳液聚合改性玻璃纖維增強SAN[J];復合材料學報;2009年03期

3 張小蘋;周祝林;;不飽和聚酯樹脂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J];纖維復合材料;2008年01期

4 唐霞;佟麗萍;;聚碳酸酯國內(nèi)外生產(chǎn)技術(shù)及市場前景[J];遼寧化工;2007年09期

5 史國力;李復生;田紅兵;;聚碳酸酯在汽車和航空透明材料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6年S1期

6 余訓章;;高性能樹脂基體在航空航天復合材料上的應用[J];玻璃鋼;2006年04期

7 寧平,胡健,易嵐,夏林;碳纖維增強TLCP復合材料的結(jié)構(gòu)與性能[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9期

8 李復生,魏東煒,崔金華,殷金柱,宋光復;聚碳酸酯光學性能應用及改進研究進展[J];塑料;2003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秀紅;PC與PP的玻纖增強改性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049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7049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8bc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