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苯—甲醇高效烷基化催化劑構效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06:38
【摘要】:甲苯、對二甲苯等芳烴的合成是化工領域示范項目。苯和甲醇分別是石油化工、煤化工的重要產品且產能過大,結合我國 貧油、少氣、富煤‖的資源配置,以苯和甲醇為原料烷基化制備高附加值產物甲苯、對二甲苯,此合成技術將賦予較強的競爭力,必能促使未來石化產業(yè)與煤化工產業(yè)耦合發(fā)展步入嶄新的局面。但是,苯與甲醇烷基化關鍵技術難點為反應條件苛刻、甲醇利用率低、副產物較多及催化劑容易失活等,是烷基化反應工業(yè)化發(fā)展的最大瓶頸。因此,攻克難點的關鍵在于制備高效高穩(wěn)定催化劑。具體研究內容如下:(1)通過水熱合成法制備了ZSM-5、Beta、Y分子篩,分別通過若干次離子交換得到酸性分子篩并記作HZSM-5、H-beta、M-Y,并采用XRD、N_2吸/脫附、FT-IR、Py-IR對催化劑的物理化學特性進行表征。探究了三種催化劑用于苯與甲醇烷基化反應性能,結果表明:在最優(yōu)反應條件下,若以甲苯為目標產物時,選擇M-Y為催化劑;以對二甲苯為主要產品時,HZSM-5催化劑是最優(yōu)選擇。(2)以甲苯為目標產物:研究了不同改性劑精準調控Y分子篩催化劑的酸性,并通過XRD、BET、SEM、FT-IR及Py-IR進行表征。評價了催化劑在苯與甲醇烷基化反應中的性能,結果表明:在催化劑量為0.5 g、WHSV=2.5 h~(-1)、溫度為400 ~oC、反應時間3 h、苯與甲醇摩爾比為1:1、常壓的條件下,苯的轉化率為43.9%,甲苯的選擇性為87.7%。但是M-Y催化劑存在一個致命缺點即易積碳。故而通過Cs_2O進一步改性催化劑,結果表明Cs_2O改性催化劑能夠有效抑制積碳,延長催化劑的使用壽命;贛-Y催化劑具有制備甲苯的潛質,研究了M-Y催化劑在苯和甲醇烷基化制備甲苯反應中催化作用的理論計算。通過ICP測定Na~+含量可知,此實驗測定值與分子篩內不易交換的理論值基本相等,故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計算幾何模型,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烷基化反應中過渡態(tài)及相應能壘。結果表明無論是分步機理還是協同機理,計算結果顯示,與HZSM-5(149 kJ/mol)等相比,M-Y催化劑催化苯烷基化的能壘最低(141 kJ/mol),詮釋了M-Y催化劑是制備甲苯最佳催化劑的原因。同時得出苯環(huán)與甲基之間的C-C鍵可能斷裂,其中會產生烷基化副產物(甲烷)和C_6H_5~+碳正離子。因此,通過酸性精準調控和理論計算可為獲得更高活性烷基化制甲苯催化劑提供新思路和方法。(3)以對二甲苯為研究目標:針對目前采用HZSM-5用于苯與甲醇烷基化制對二甲苯反應中存在甲醇利用率低、容易積碳等問題,故采用硅烷化刻蝕技術改性HZSM-5制備烷基化催化劑。本文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為硅烷化試劑刻蝕HZSM-5得到了一系列催化劑。通過XRD、SEM、NH_3-TPD、EDS、Zeta電位和接觸角等測試手段對催化劑的結構和性能進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改性前和改性后HZSM-5催化劑在苯-甲醇烷基化反應中的催化性能。結果表明DMCS~(20)-HZSM-5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最佳、能夠提高甲醇利用率以及抑制副產物特別是積碳量。雖然硅烷化技術能夠提高甲醇的利用率、減少副產物和積碳的量,但是并沒有從根本消除MTO反應。因此長時間反應仍很容易造成積碳。故本文通過浸漬沉淀法制備了Ru/HZSM-5催化劑并對催化劑進行了表征,同時對催化苯與甲醇烷基化過程中消除MTO反應策略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此催化劑能完全消除MTO反應,從而消除副產物乙苯,降低積碳量,延長催化劑壽命。通過一步法制備Ru基酸性雙功能催化劑應用于苯與甲醇烷基化反應中,開創(chuàng)了消除MTO反應的新方法。(4)通過對苯與甲醇烷基化制備甲苯、對二甲苯反應體系熱力學計算,結合催化劑性能評價實驗數據以及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綜合得出苯與甲醇烷基化催化反應機理,對苯與甲醇烷基化反應的工藝條件優(yōu)化以及反應機制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圖文】:

鼓泡,固定床


Fig. 2.1 Bubbling stationary bed苯與甲醇烷基化反應催化劑性能評價于鼓泡式固定床反應器(8 mm i.d. 玻璃管)(見圖2.1)或者混合原料通過柱塞泵給予動力連續(xù)式固定床反應器(見圖2.2)中進行(自制設備)。將一定量的粉末催化劑裝入反應管適宜的位置,反應管底部放入玻璃棉用來承載催化劑。一定摩爾比的苯和甲醇混合,,采用N2鼓泡驅動混合原料進入床層進行反應。產物通過冷凝后入收集罐。反應產物采用GC7890II氣相色譜儀,設備毛細管色譜柱為SE-54 (30m 0.32 mm 0.5 μm),采用高純氮氣為載氣,設備采用FID檢測器,檢測條件為:檢測柱溫

連續(xù)進料,柱塞泵,固定床


Fig. 2.1 Bubbling stationary bed苯與甲醇烷基化反應催化劑性能評價于鼓泡式固定床反應器(8 mm i.d. 玻璃管)(見圖2.1)或者混合原料通過柱塞泵給予動力連續(xù)式固定床反應器(見圖2.2)中進行(自制設備)。將一定量的粉末催化劑裝入反應管適宜的位置,反應管底部放入玻璃棉用來承載催化劑。一定摩爾比的苯和甲醇混合,采用N2鼓泡驅動混合原料進入床層進行反應。產物通過冷凝后入收集罐。反應產物采用GC7890II氣相色譜儀,設備毛細管色譜柱為SE-54 (30m 0.32 mm 0.5 μm),采用高純氮氣為載氣,設備采用FID檢測器,檢測條件為:檢測柱溫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Q426;TQ24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嘉豪;;甲醇下游產品的開發(fā)與應用[J];甘肅化工;1995年02期

2 尹振春;;合成氣成分對甲醇合成生產的影響[J];化工管理;2019年09期

3 徐春華;;大型甲醇合成工藝技術研究進展[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年05期

4 趙素峰;譚振洋;;DR1400型雙層冷管甲醇塔的應用[J];氮肥與合成氣;2017年09期

5 呂洋;;甲醇合成工藝過程研究及技術操控優(yōu)化[J];化工設計通訊;2018年03期

6 王海燕;;甲醇合成的工藝過程分析及控制分析點優(yōu)化[J];化工管理;2018年15期

7 張忠喜;楊鳳英;張永軍;;甲醇合成系統的優(yōu)化運行總結[J];氮肥技術;2016年05期

8 康杰;孫軍平;;影響甲醇合成產率的因素分析研究[J];化工管理;2016年32期

9 陳鑫亮;;甲醇合成工藝過程與操作控制優(yōu)化的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7年02期

10 王明蘭;王輝;李明明;;甲醇合成系統在線除蠟總結[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鄔長城;趙新強;王延吉;;金屬鉛催化尿素與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A];第九屆全國化學工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孫緒江;;1,4-環(huán)己烷二甲醇合成的研究進展[A];第七屆全國精細化學品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魏飛;;分子篩的拓撲結構對其上甲醇轉化熱力學、反應機理的影響[A];第19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報告集[C];2017年

4 侯夢溪;張海濤;房鼎業(yè);應衛(wèi)勇;虞昊;吳志文;;NC309催化劑上反應條件對甲醇合成影響的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08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建國;;甲醇合成催化劑使用壽命的影響因素及解決辦法[A];第十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3年

6 安衛(wèi)華;;氯對甲醇催化劑的影響[A];第七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于鳳文;計建炳;徐之超;劉化章;;脈沖超聲制備合成甲醇銅基催化劑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鄧志勇;劉鵬;楊先貴;王公應;;銅肟絡合物一步法催化氧化液相甲醇合成二甲氧基甲烷[A];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張全文;;均溫型甲醇合成塔內件的應用效果及提高聯醇催化劑使用壽命的基本經驗[A];全國化肥工業(yè)技術交流會論文資料集[C];2004年

10 丁干紅;葉鑫;李延生;;甲醇合成及精餾單元的熱集成[A];中國化工學會2009年年會暨第三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會議論文集(下)[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敬彩;甲醇:技術升級該從何處破題[N];中國化工報;2013年

2 記者 劉雅文;甲醇行業(yè)共商加快下游開拓[N];中國化工報;2013年

3 錢伯章;CO_(2)有望高效制備甲醇[N];中國化工報;2014年

4 杭州林達化工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樓壽林;大甲醇:中外技術早日同臺競爭[N];中國化工報;2015年

5 記者 張興剛;甲醇合成DMMn裝置完成示范[N];中國化工報;2015年

6 本報記者 呼躍軍;甲醇:化解過剩,鍛造MTG 利器[N];中國化工報;2014年

7 ;要在國家層面大力推動甲醇汽車市場化[N];中國能源報;2018年

8 本報廣東記者站;大自然中的甲醇經濟[N];科技日報;2017年

9 樓壽林;林達大型甲醇合成技術世界一流[N];中國化工報;2008年

10 特約記者 董萬森;我低壓甲醇合成技術獲重大突破[N];中國化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鵬;苯—甲醇高效烷基化催化劑構效關系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9年

2 張永坤;ZSM-5分子篩的改性及催化甲醇芳構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

3 施達;磁性雙功能催化劑的制備、結構表征及其甲醇催化轉化反應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7年

4 王禹皓;Cu-ZnO-ZrO_2界面相互作用及其催化CO_2加氫選擇性合成甲醇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8年

5 孟凡軍;ZSM-5分子篩的合成、后處理及其催化甲醇制汽油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7年

6 李建偉;列管式甲醇合成反應器及其所用催化劑的綜合優(yōu)化[D];北京化工大學;1998年

7 王育;等離子體二甲醚轉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8 徐祥;IGCC和聯產的系統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7年

9 劉鵬;低潤濕性涓流床中流體力學行為及三相甲醇合成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10 葉同奇;生物油水汽重整制氫及由生物質合成氣合成低碳醇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車軼菲;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反應動力學和催化劑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9年

2 齊兆q;雙塔并聯式甲醇合成工藝的應用及優(yōu)化[D];華東理工大學;2019年

3 阮詩祺;甲醇及CO_2在ZnO(10(?)0)表面吸附的STM實驗與理論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

4 陳紹鵬;高活性高穩(wěn)定性合成氣制甲醇/低碳混合醇催化劑的制備研究[D];廈門大學;2017年

5 鄭清娟;2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工藝的優(yōu)化[D];天津大學;2018年

6 劉備;小晶粒HZSM-5分子篩的制備、改性及其甲醇制芳烴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大學;2018年

7 姜源;ZSM-5分子篩酸性調節(jié)及其對甲醇制芳烴影響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8年

8 趙勝賓;甲醇制汽油催化劑的合成及反應工藝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

9 陰國平;甲醇馳放氣制氨生產工藝過程改進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10 黃粲;擔載型Cu簇催化劑制備及其催化CO_2轉化利用的性能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130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6130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251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