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01:16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世界各地的超高層建筑、高聳結(jié)構(gòu)、大型儲液罐、大跨度結(jié)構(gòu)等長周期結(jié)構(gòu)大量興建,這些長周期結(jié)構(gòu)易與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的低頻分量產(chǎn)生類共振反應(yīng),造成強烈振動或嚴重破壞。結(jié)構(gòu)地震反應(yīng)主要取決于地震動特性和結(jié)構(gòu)動力特性的共同作用。目前,國內(nèi)外對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特性了解不多,進一步研究其工程特性是必要的。本文結(jié)合已有研究中表征長周期地震動的參數(shù)指標,確定了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的篩選原則,以2011年東日本海M9.0級特大地震中K-NET和KIK-NET兩大臺網(wǎng)收集到的地震實測記錄為基礎(chǔ),選出了選波集和參照集兩大數(shù)據(jù)集合,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校正處理。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了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并采用改進的希爾伯特-黃變換(HHT)法,討論了選波集和參照集中地震動記錄的動力特性、時頻特性、瞬時能量特性和頻譜周期特性。本文主要工作和結(jié)論如下:1.確定了遠場長周期地震動的選波原則,以2011年M9.0級日本特大地震為資料,形成選波集和參照集兩個數(shù)據(jù)集;對選出的地震波所在場地按美國NEHRP場地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并對選出的地震波進行了校正處理。2.研究了傳播距離和場地條件對遠場長周期地震...
【文章來源】: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KIK-NET(橙色點)和K-NET(紅色點)臺站分布圖
第二章 遠場長周期地震動選波及數(shù)據(jù)處理地,如 CHBH20(A 類)、NGNH28(B 類)、IWTH09(B 類)等六個臺站,且于 KIK-NET 臺網(wǎng)。已有研究表明,當場地土覆蓋層較厚且較軟的情況下,遠容易形成遠場長周期地震動。這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本文選波原則的有效性,從另說明,相同選波原則條件下,選取 KIK-NET 臺網(wǎng)的臺站所在場地比 K-NET 臺堅硬,這和 Shin AOI 等人[62]的觀點相符。同時,也證實了 K-NET 觀測站大多積盆地上,而 KIK-NET 則大部分設(shè)立在風化的巖石上或沉積場地上的事實。
圖 2-3 經(jīng)過 RAP 后的加速度時程曲線Fig.2-3 The acceleration curve after processing with the RAP圖 2-4 經(jīng)過 RAP 后的加速度曲線及其積分后的速度、位移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周期地震動參數(shù)及頻譜特征[J]. 許智星,孫穎,谷音,卓衛(wèi)東.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4)
[2]近斷層滑沖型地震動頻譜特性及強度指標研究[J]. 代慧娟,白國良,王博,王超群,李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3)
[3]基于Hilbert-Huang變換的長周期地震動能量時頻分布比較研究[J]. 王博,白國良,王超群,代慧娟.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13(03)
[4]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強震動記錄[J]. 功刀卓,彭巖. 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2(11)
[5]日本關(guān)于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研究報告(一)——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M9.0)概況[J]. 海野德仁,彭巖. 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2(08)
[6]超高層建筑地震動強度指標探討[J]. 盧嘯,陸新征,葉列平. 土木工程學報. 2012(S1)
[7]東日本大地震災(zāi)害考察報告[J]. 中日聯(lián)合考察團,周福霖,崔鴻超,安部重孝,呂西林,孫玉平,李振寶,李愛群,馮德民,李英民,薛松濤,包聯(lián)進. 建筑結(jié)構(gòu). 2012(04)
[8]消除經(jīng)驗?zāi)B(tài)分解中混疊現(xiàn)象的改進掩膜信號法[J]. 趙玲,劉小峰,秦樹人,鞠萍華,趙峰. 振動與沖擊. 2010(09)
[9]我國大陸2009年底已建成180m以上高層建筑統(tǒng)計[J].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Structural Branch,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土木工程學報. 2010(05)
[10]地震波基線漂移的處理方法[J]. 李吉濤,楊慶山.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10(01)
博士論文
[1]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動輸入選擇及能量譜研究[D]. 王德才.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0
[2]地震動特性的影響因素與不確定性分析[D]. 董娣.北京工業(yè)大學 2006
[3]長周期地震動衰減關(guān)系研究[D]. 俞言祥.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碩士論文
[1]遠場地震動作用下土—結(jié)構(gòu)相互作用對深厚土層上高層建筑的影響[D]. 張繼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2011
[2]井下臺站觀測數(shù)據(jù)在地震預(yù)警中應(yīng)用初探[D]. 儲鵬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2011
[3]近場強震動加速度記錄的校正處理方法[D]. 江汶鄉(xiāng).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2010
本文編號:3429510
【文章來源】:華東交通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KIK-NET(橙色點)和K-NET(紅色點)臺站分布圖
第二章 遠場長周期地震動選波及數(shù)據(jù)處理地,如 CHBH20(A 類)、NGNH28(B 類)、IWTH09(B 類)等六個臺站,且于 KIK-NET 臺網(wǎng)。已有研究表明,當場地土覆蓋層較厚且較軟的情況下,遠容易形成遠場長周期地震動。這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本文選波原則的有效性,從另說明,相同選波原則條件下,選取 KIK-NET 臺網(wǎng)的臺站所在場地比 K-NET 臺堅硬,這和 Shin AOI 等人[62]的觀點相符。同時,也證實了 K-NET 觀測站大多積盆地上,而 KIK-NET 則大部分設(shè)立在風化的巖石上或沉積場地上的事實。
圖 2-3 經(jīng)過 RAP 后的加速度時程曲線Fig.2-3 The acceleration curve after processing with the RAP圖 2-4 經(jīng)過 RAP 后的加速度曲線及其積分后的速度、位移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周期地震動參數(shù)及頻譜特征[J]. 許智星,孫穎,谷音,卓衛(wèi)東.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4)
[2]近斷層滑沖型地震動頻譜特性及強度指標研究[J]. 代慧娟,白國良,王博,王超群,李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3)
[3]基于Hilbert-Huang變換的長周期地震動能量時頻分布比較研究[J]. 王博,白國良,王超群,代慧娟.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13(03)
[4]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強震動記錄[J]. 功刀卓,彭巖. 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2(11)
[5]日本關(guān)于2011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研究報告(一)——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M9.0)概況[J]. 海野德仁,彭巖. 國際地震動態(tài). 2012(08)
[6]超高層建筑地震動強度指標探討[J]. 盧嘯,陸新征,葉列平. 土木工程學報. 2012(S1)
[7]東日本大地震災(zāi)害考察報告[J]. 中日聯(lián)合考察團,周福霖,崔鴻超,安部重孝,呂西林,孫玉平,李振寶,李愛群,馮德民,李英民,薛松濤,包聯(lián)進. 建筑結(jié)構(gòu). 2012(04)
[8]消除經(jīng)驗?zāi)B(tài)分解中混疊現(xiàn)象的改進掩膜信號法[J]. 趙玲,劉小峰,秦樹人,鞠萍華,趙峰. 振動與沖擊. 2010(09)
[9]我國大陸2009年底已建成180m以上高層建筑統(tǒng)計[J].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Structural Branch,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 土木工程學報. 2010(05)
[10]地震波基線漂移的處理方法[J]. 李吉濤,楊慶山.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10(01)
博士論文
[1]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動輸入選擇及能量譜研究[D]. 王德才.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0
[2]地震動特性的影響因素與不確定性分析[D]. 董娣.北京工業(yè)大學 2006
[3]長周期地震動衰減關(guān)系研究[D]. 俞言祥.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碩士論文
[1]遠場地震動作用下土—結(jié)構(gòu)相互作用對深厚土層上高層建筑的影響[D]. 張繼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2011
[2]井下臺站觀測數(shù)據(jù)在地震預(yù)警中應(yīng)用初探[D]. 儲鵬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2011
[3]近場強震動加速度記錄的校正處理方法[D]. 江汶鄉(xiāng).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 2010
本文編號:3429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4295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