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主栽水稻品種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的鑒定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2-19 17:30
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進行抗病新品種的培育是控制稻瘟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為了明確當前廣東省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特點,本研究利用Pi1、Pi2、Pi9、Pib、Pita等5個已克隆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標記,結合葉瘟和穗頸瘟自然抗性鑒定,對70份廣東省主栽水稻品種和骨干親本抗稻瘟病基因的組成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含有Pi2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種有10份(占14.3%),抗性貢獻率顯著;Pib和Pita的檢出率較高,分別為42份(60%)和37份(52.9%),但對廣東省稻瘟病菌的抗性較弱;未檢測到上述已知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有13份(18.6%),表現為感稻瘟病;全部供試材料均未檢測到含有Pi1和Pi9抗性基因。本研究揭示了廣東省主栽水稻品種和骨干親本抗稻瘟病基因的組成及其對稻瘟病抗性的貢獻,為華南稻區(qū)抗病新品種的培育提供重要參考。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供試引物
1.3 DNA提取和PCR擴增
1.4 稻瘟病抗性鑒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材料的葉瘟和穗頸瘟發(fā)病情況
2.2 抗性基因分子標記檢測結果
2.2.1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1的分子鑒定
2.2.2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2的分子鑒定
2.2.3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9的分子鑒定
2.2.4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b的分子鑒定
2.2.5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ta的分子鑒定
2.3 抗病基因與抗性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本文編號:3903065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1.2 供試引物
1.3 DNA提取和PCR擴增
1.4 稻瘟病抗性鑒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供試材料的葉瘟和穗頸瘟發(fā)病情況
2.2 抗性基因分子標記檢測結果
2.2.1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1的分子鑒定
2.2.2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2的分子鑒定
2.2.3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9的分子鑒定
2.2.4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b的分子鑒定
2.2.5 稻瘟病主效抗病基因Pita的分子鑒定
2.3 抗病基因與抗性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本文編號:39030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9030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