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轉錄組、代謝組及氮素遷移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3-05 05:45
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種嚴重入侵我國南方地區(qū)的多年生惡性莧科雜草,具極強的克隆繁殖能力和環(huán)境適生能力?招纳徸硬菘扇肭株懮、濕生及水生生境,并能在新的生境中迅速形成單一優(yōu)勢群落,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運用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相結合的手段探究空心蓮子草于不同生境下的組學差異,是確定空心蓮子草具備極強入侵能力及適生能力具體分子機制的可行研究;進一步通過對比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氮素遷移和利用能力的差異,對揭示空心蓮子草入侵的生態(tài)學機制、制定科學防控其入侵的有效措施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本文選擇空心蓮子草典型發(fā)生區(qū)域取樣,通過室內的差異培養(yǎng)試驗,分析了空心蓮子草在不同生境下轉錄組學的主要差異基因和代謝組學的主要差異產(chǎn)物;同時利用15N同位素技術,以氮素遷移和利用能力評估了空心蓮子草對最適生境的選擇趨勢。結果如下:1.兩種不同生境下的空心蓮子草相比,其主要差異表達基因集中在代謝過程類(3574個)、細胞過程類(3230個)和分子連接類(3041個)上;差異表達基因富集最為明顯的代謝通路為光合-天線蛋白(37個)、代謝途徑(10...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空心蓮子草研究現(xiàn)狀
1.1.1 生物學特性
1.1.2 入侵機制研究
1.1.3 危害及防治技術
1.2 入侵植物組學研究進展
1.2.1 入侵植物轉錄組學研究進展
1.2.2 植物脅迫應答代謝組學研究進展
1.3 15N穩(wěn)定性同位素技術
1.4 研究目的及意義
1.5 技術路線
第二章 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轉錄組學差異分析
2.1 采樣區(qū)概況
2.2 材料與方法
2.2.1 母株培養(yǎng)
2.2.2 總RNA提取
2.2.3 文庫構建及測序
2.2.4 原始數(shù)據(jù)拼裝及處理
2.2.5 Unigene功能分類
2.2.6 差異表達基因功能分析
2.3 結果與分析
2.3.1 測序結果及序列組裝
2.3.2 Unigene序列功能注釋
2.3.3 Unigene的KOG分類
2.3.4 Unigene的GO分類
2.3.5 Unigene的KEGG代謝通路分析
2.3.6 轉錄組序列的SSR特征
2.3.7 差異表達基因GO功能分析
2.3.8 差異表達基因Pathway功能注釋
2.4 討論
2.5 結論
第三章 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代謝組學差異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育苗處理
3.1.2 代謝物提取
3.1.3 參數(shù)描述
3.1.4 數(shù)據(jù)預處理及質控分析
3.1.5 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
3.1.6 差異代謝物聚類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質譜系統(tǒng)質控分析
3.2.2 差異離子鑒定
3.2.3 PLS-DA分析結果
3.2.4 主要差異代謝物聚類分析
3.2.5 主要差異代謝物通路分析
3.3 討論
3.4 結論
第四章 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氮素遷移及表型可塑性差異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設計
4.1.2 測定項目與方法
4.2 數(shù)據(jù)處理
4.3 結果與分析
4.3.1 不同生境處理下15N遷移量差異分析
4.3.2 空心蓮子草生物量對處理生境差異的響應
4.3.3 空心蓮子草表型可塑性對生境的響應
4.4 討論
4.5 結論
第五章 結論和展望
5.1 結論
5.2 創(chuàng)新點
5.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介紹
本文編號:3755823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空心蓮子草研究現(xiàn)狀
1.1.1 生物學特性
1.1.2 入侵機制研究
1.1.3 危害及防治技術
1.2 入侵植物組學研究進展
1.2.1 入侵植物轉錄組學研究進展
1.2.2 植物脅迫應答代謝組學研究進展
1.3 15N穩(wěn)定性同位素技術
1.4 研究目的及意義
1.5 技術路線
第二章 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轉錄組學差異分析
2.1 采樣區(qū)概況
2.2 材料與方法
2.2.1 母株培養(yǎng)
2.2.2 總RNA提取
2.2.3 文庫構建及測序
2.2.4 原始數(shù)據(jù)拼裝及處理
2.2.5 Unigene功能分類
2.2.6 差異表達基因功能分析
2.3 結果與分析
2.3.1 測序結果及序列組裝
2.3.2 Unigene序列功能注釋
2.3.3 Unigene的KOG分類
2.3.4 Unigene的GO分類
2.3.5 Unigene的KEGG代謝通路分析
2.3.6 轉錄組序列的SSR特征
2.3.7 差異表達基因GO功能分析
2.3.8 差異表達基因Pathway功能注釋
2.4 討論
2.5 結論
第三章 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代謝組學差異分析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育苗處理
3.1.2 代謝物提取
3.1.3 參數(shù)描述
3.1.4 數(shù)據(jù)預處理及質控分析
3.1.5 偏最小二乘判別分析
3.1.6 差異代謝物聚類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質譜系統(tǒng)質控分析
3.2.2 差異離子鑒定
3.2.3 PLS-DA分析結果
3.2.4 主要差異代謝物聚類分析
3.2.5 主要差異代謝物通路分析
3.3 討論
3.4 結論
第四章 不同生境下空心蓮子草氮素遷移及表型可塑性差異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設計
4.1.2 測定項目與方法
4.2 數(shù)據(jù)處理
4.3 結果與分析
4.3.1 不同生境處理下15N遷移量差異分析
4.3.2 空心蓮子草生物量對處理生境差異的響應
4.3.3 空心蓮子草表型可塑性對生境的響應
4.4 討論
4.5 結論
第五章 結論和展望
5.1 結論
5.2 創(chuàng)新點
5.3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介紹
本文編號:37558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7558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