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胺介導的粘蟲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免疫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7 22:17
免疫功能在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有關(guān)密度依賴的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機制至今仍不清楚。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粘蟲存在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現(xiàn)象。本文從神經(jīng)激素的角度對粘蟲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機制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研究提供理論基礎(chǔ)。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室內(nèi)條件下(溫度23±1 ℃,RH70%±5%,光周期16L:8D)研究了不同密度(1、2、5、10、30頭/瓶)飼養(yǎng)的粘蟲幼蟲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及酚氧化酶活力、血細胞數(shù)量及溶菌酶活力的變化規(guī)律。結(jié)果表明:不同密度粘蟲幼蟲抵抗蘇云金芽孢桿菌(Bt)和球孢白僵菌的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幼蟲感染Bt后的存活率以幼蟲密度10頭/瓶的最高,且顯著高于1、2、5頭/瓶的幼蟲。幼蟲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存活率以幼蟲密度30頭/瓶的最高,顯著高于1、2頭/瓶。不同密度粘蟲幼蟲的酚氧化酶活力、血細胞總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與幼蟲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較一致。幼蟲酚氧化酶活力以10頭/瓶密度下最高,顯著高于1和2頭/瓶。幼蟲血細胞總數(shù)以5、10、30頭/瓶的顯著高于1和2頭/瓶。結(jié)果表明,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細胞總數(shù)的改變是導致幼蟲抗病性增強的主要原因。...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
1.1 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現(xiàn)象
1.2 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免疫功能機制
2 生物胺
2.1 昆蟲中的三種生物胺及其功能
2.1.1 章魚胺
2.1.2 5-羥色胺
2.1.3 多巴胺
2.2 生物胺響應昆蟲的壓力反應
2.3 生物胺對甲殼動物及昆蟲免疫反應的調(diào)控作用
3 粘蟲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免疫機制研究
4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幼蟲密度對粘蟲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蟲源與幼蟲密度設(shè)置
1.2 蘇云金芽孢桿菌亞致死劑量測定
1.3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蘇云金芽孢桿菌抵抗能力的測定
1.4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球孢白僵菌抵抗能力的測定
1.5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5.1 粘蟲幼蟲血淋巴的制備
1.5.2 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測定
1.5.3 血細胞總數(shù)的計數(shù)
1.5.4 溶菌酶含量的測定
1.6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蘇云金芽孢桿菌對4齡幼蟲的亞致死濃度
2.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抵抗能力
2.3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球孢白僵菌的抵抗能力
2.4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變化規(guī)律
2.4.1 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
2.4.2 血細胞總數(shù)
2.4.3 溶菌酶活性
3 討論
第三章 章魚胺對粘蟲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免疫的調(diào)節(jié)
1 材料與方法
1.1 蟲源與幼蟲密度設(shè)置
1.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生物胺含量的測定
1.2.1 粘蟲幼蟲血淋巴的制備
1.2.2 幼蟲血淋巴章魚胺、多巴胺、五羥色胺含量的測定
1.3 注射外源章魚胺后,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4 注射章魚胺受體拮抗劑(依匹斯汀)后,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5 注射外源多巴胺后,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6 注射外源章魚胺后,粘蟲幼蟲對球孢白僵菌抵抗能力的測定
1.7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密度對粘蟲幼蟲血淋巴章魚胺、多巴胺、五羥色胺含量的影響
2.2 外源章魚胺對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影響
2.3 章魚胺受體拮抗劑(依匹斯汀)對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影響
2.4 外源多巴胺對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影響
2.5 外源章魚胺對粘蟲幼蟲抵抗球孢白僵菌能力的影響
3 討論
第四章 幼蟲密度對粘蟲章魚胺合成酶活性及基因表達量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蟲源與幼蟲密度設(shè)置
1.2 不同密度飼養(yǎng)的粘蟲幼蟲酪氨酸脫羧酶(Tdc)和酪胺-β羥化酶(Tβh)活力的測定
1.2.1 酶液的制備
1.2.2 酪氨酸脫羧酶(Tdc)和酪胺-β羥化酶(Tβh)活力的測定
1.3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酪胺-P羥化酶(Tph)基因表達量的測定
1.3.1 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片段的克隆
1.3.1.1 所用試劑
1.3.1.2 RNA的提取
1.3.1.3 RNA的反轉(zhuǎn)錄
1.3.1.4 引物設(shè)計
1.3.1.5 片段的擴增
1.3.1.6 回收與純化
1.3.1.7 連接和轉(zhuǎn)化
1.3.1.8 序列分析
1.3.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mRNA表達水平分析
1.3.2.2 RNA的提取
1.3.2.3 反轉(zhuǎn)錄
1.3.2.4 引物設(shè)計與合成
1.3.2.5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幼蟲密度對幼蟲酪氨酸脫羧酶(Tdc)和酪胺-β羥化酶(Tβh)活力的影響
2.1.1 幼蟲密度對粘蟲頭部Tdc和Tβh活力的影響
2.1.2 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腹部Tdc和Tβh活力的影響
2.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mRNA表達水平分析
2.2.1 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片段序列的克隆
2.2.2 幼蟲密度對粘蟲酪胺-β羥化酶(Tβ h)基因表達的影響
3 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粘蟲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江幸福,張蕾,程云霞,羅禮智. 應用昆蟲學報. 2014(04)
[2]東北地區(qū)粘蟲的季節(jié)性遷飛行為(英文)[J]. 張云慧,張智,李超,姜玉英,曾娟,程登發(fā). 昆蟲學報. 2013(12)
[3]幼蟲密度對草地螟血細胞數(shù)量和組成的影響[J]. 楊志蘭,程云霞,羅禮智,孔海龍,張蕾,雷朝亮. 昆蟲學報. 2013(06)
[4]腰帶長體繭蜂寄生對亞洲玉米螟幼蟲體內(nèi)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馮從經(jīng),邱鴻貴,邱中良,符文俊. 昆蟲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645389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 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
1.1 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現(xiàn)象
1.2 昆蟲密度依賴的抗病免疫功能機制
2 生物胺
2.1 昆蟲中的三種生物胺及其功能
2.1.1 章魚胺
2.1.2 5-羥色胺
2.1.3 多巴胺
2.2 生物胺響應昆蟲的壓力反應
2.3 生物胺對甲殼動物及昆蟲免疫反應的調(diào)控作用
3 粘蟲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性免疫機制研究
4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幼蟲密度對粘蟲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蟲源與幼蟲密度設(shè)置
1.2 蘇云金芽孢桿菌亞致死劑量測定
1.3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蘇云金芽孢桿菌抵抗能力的測定
1.4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球孢白僵菌抵抗能力的測定
1.5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5.1 粘蟲幼蟲血淋巴的制備
1.5.2 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的測定
1.5.3 血細胞總數(shù)的計數(shù)
1.5.4 溶菌酶含量的測定
1.6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蘇云金芽孢桿菌對4齡幼蟲的亞致死濃度
2.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抵抗能力
2.3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對球孢白僵菌的抵抗能力
2.4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變化規(guī)律
2.4.1 血淋巴酚氧化酶活力
2.4.2 血細胞總數(shù)
2.4.3 溶菌酶活性
3 討論
第三章 章魚胺對粘蟲幼蟲密度依賴的抗病免疫的調(diào)節(jié)
1 材料與方法
1.1 蟲源與幼蟲密度設(shè)置
1.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生物胺含量的測定
1.2.1 粘蟲幼蟲血淋巴的制備
1.2.2 幼蟲血淋巴章魚胺、多巴胺、五羥色胺含量的測定
1.3 注射外源章魚胺后,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4 注射章魚胺受體拮抗劑(依匹斯汀)后,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5 注射外源多巴胺后,粘蟲幼蟲免疫指標的測定
1.6 注射外源章魚胺后,粘蟲幼蟲對球孢白僵菌抵抗能力的測定
1.7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密度對粘蟲幼蟲血淋巴章魚胺、多巴胺、五羥色胺含量的影響
2.2 外源章魚胺對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影響
2.3 章魚胺受體拮抗劑(依匹斯汀)對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影響
2.4 外源多巴胺對粘蟲幼蟲免疫功能的影響
2.5 外源章魚胺對粘蟲幼蟲抵抗球孢白僵菌能力的影響
3 討論
第四章 幼蟲密度對粘蟲章魚胺合成酶活性及基因表達量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蟲源與幼蟲密度設(shè)置
1.2 不同密度飼養(yǎng)的粘蟲幼蟲酪氨酸脫羧酶(Tdc)和酪胺-β羥化酶(Tβh)活力的測定
1.2.1 酶液的制備
1.2.2 酪氨酸脫羧酶(Tdc)和酪胺-β羥化酶(Tβh)活力的測定
1.3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酪胺-P羥化酶(Tph)基因表達量的測定
1.3.1 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片段的克隆
1.3.1.1 所用試劑
1.3.1.2 RNA的提取
1.3.1.3 RNA的反轉(zhuǎn)錄
1.3.1.4 引物設(shè)計
1.3.1.5 片段的擴增
1.3.1.6 回收與純化
1.3.1.7 連接和轉(zhuǎn)化
1.3.1.8 序列分析
1.3.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mRNA表達水平分析
1.3.2.2 RNA的提取
1.3.2.3 反轉(zhuǎn)錄
1.3.2.4 引物設(shè)計與合成
1.3.2.5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幼蟲密度對幼蟲酪氨酸脫羧酶(Tdc)和酪胺-β羥化酶(Tβh)活力的影響
2.1.1 幼蟲密度對粘蟲頭部Tdc和Tβh活力的影響
2.1.2 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腹部Tdc和Tβh活力的影響
2.2 不同密度粘蟲幼蟲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mRNA表達水平分析
2.2.1 酪胺-β羥化酶(Tβh)基因片段序列的克隆
2.2.2 幼蟲密度對粘蟲酪胺-β羥化酶(Tβ h)基因表達的影響
3 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粘蟲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江幸福,張蕾,程云霞,羅禮智. 應用昆蟲學報. 2014(04)
[2]東北地區(qū)粘蟲的季節(jié)性遷飛行為(英文)[J]. 張云慧,張智,李超,姜玉英,曾娟,程登發(fā). 昆蟲學報. 2013(12)
[3]幼蟲密度對草地螟血細胞數(shù)量和組成的影響[J]. 楊志蘭,程云霞,羅禮智,孔海龍,張蕾,雷朝亮. 昆蟲學報. 2013(06)
[4]腰帶長體繭蜂寄生對亞洲玉米螟幼蟲體內(nèi)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馮從經(jīng),邱鴻貴,邱中良,符文俊. 昆蟲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645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6453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