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玉米普通銹病生物學特性測定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01:00
為明確河西走廊玉米普通銹病發(fā)生規(guī)律,進行了玉米普通銹菌的測定,明確了河西走廊制種玉米田銹菌夏孢子萌發(fā)的溫度范圍是5~35℃,適宜溫度范圍20~30℃,最適溫度是25~28℃;最適相對濕度100%;萌發(fā)pH值為4~11,最適萌發(fā)pH值為7~8;光照對孢子萌發(fā)沒有差異性;病菌能利用多種碳源,最適碳源葡萄糖、果糖。最適氮源為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鉀,而甘氨酸、酪氨酸等氮源對夏孢子萌發(fā)有抑制作用。
【文章來源】:耕作與栽培. 2020,40(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濕度對孢子萌發(fā)的影響
測定結果(圖4)顯示,夏孢子在氮源溶液中萌發(fā)存明顯差異。在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鉀等溶液中萌發(fā)率顯著高于對照,達18.9%,說明這一類型的氮源有利于夏孢子萌發(fā)。磷酸銨、尿素、甘氨酸、酪氨酸等氮源萌發(fā)率低于對照,說明這一類型氮源不利于夏孢子萌發(fā)。圖3 碳源對夏孢子萌發(fā)影響
碳源對夏孢子萌發(fā)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繁區(qū)玉米銹病種類鑒定及病原生物學特性[J]. 趙志祥,肖敏,陳圓,嚴婉榮,肖彤斌. 分子植物育種. 2018(01)
[2]甘肅玉米主要病害發(fā)生動態(tài)調查[J]. 李青青,郭滿庫,郭成,郭建國. 植物保護. 2014(03)
[3]中國玉米銹病研究進展[J]. 田耀加,趙守光,張晶,王秋燕,黃亮華,陳紅弟. 中國農學通報. 2014(04)
[4]玉米銹病的研究[J]. 羅守進.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11(02)
[5]遼寧省玉米銹病病原菌鑒定及其生物學研究[J]. 傅俊范,康曉軍,周如軍,于舒怡. 玉米科學. 2011(02)
[6]玉米銹病研究進展[J]. 劉章雄,王守才. 玉米科學. 2003(04)
本文編號:3531622
【文章來源】:耕作與栽培. 2020,40(06)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濕度對孢子萌發(fā)的影響
測定結果(圖4)顯示,夏孢子在氮源溶液中萌發(fā)存明顯差異。在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鉀等溶液中萌發(fā)率顯著高于對照,達18.9%,說明這一類型的氮源有利于夏孢子萌發(fā)。磷酸銨、尿素、甘氨酸、酪氨酸等氮源萌發(fā)率低于對照,說明這一類型氮源不利于夏孢子萌發(fā)。圖3 碳源對夏孢子萌發(fā)影響
碳源對夏孢子萌發(fā)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繁區(qū)玉米銹病種類鑒定及病原生物學特性[J]. 趙志祥,肖敏,陳圓,嚴婉榮,肖彤斌. 分子植物育種. 2018(01)
[2]甘肅玉米主要病害發(fā)生動態(tài)調查[J]. 李青青,郭滿庫,郭成,郭建國. 植物保護. 2014(03)
[3]中國玉米銹病研究進展[J]. 田耀加,趙守光,張晶,王秋燕,黃亮華,陳紅弟. 中國農學通報. 2014(04)
[4]玉米銹病的研究[J]. 羅守進. 農業(yè)災害研究. 2011(02)
[5]遼寧省玉米銹病病原菌鑒定及其生物學研究[J]. 傅俊范,康曉軍,周如軍,于舒怡. 玉米科學. 2011(02)
[6]玉米銹病研究進展[J]. 劉章雄,王守才. 玉米科學. 2003(04)
本文編號:3531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531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