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水稻抗稻瘟病候選基因的篩選及功能驗證

發(fā)布時間:2021-09-15 21:48
  稻瘟病作為影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對水稻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為了達到控制和防治稻瘟病的目的,育種家將抗稻瘟病基因導入水稻中,對水稻進行抗性改造,使得它自身就能夠抵抗稻瘟病的侵害。但是由于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種很容易變異,新推廣的抗病品種常常在種植不久之后就喪失了抗病性,導致失去了其使用的價值。因此,快速、有效地發(fā)掘和利用優(yōu)良的抗稻瘟病品種一直是國內外研究重點。本研究以前期已經進行了對應抗病基因遺傳定位的10個稻瘟病菌株和水稻品種窄葉青8(ZYQ8)、京系17(JX17)及其雙單倍體(DH)群體的103個株系作為實驗材料,結合遺傳定位、群體遺傳學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學分析3種方法來定位和篩選抗稻瘟病候選基因,隨后進行水稻轉化,驗證其抗病功能。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1.分布在10個抗稻瘟病菌QTL定位區(qū)域中的NBS-LRR基因有254個,NBS-LRR總基因數為468個,占了NBS-LRR總基因數的54.3%。這10個QTL定位區(qū)域的總長度為46,526,191bp,占水稻全基因組總長度的10.8%,說明我們所定位的10個QTL定位區(qū)域是NBS-LRR基因的富集區(qū)。2.位于ZYQ8抗JX17感...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水稻抗稻瘟病候選基因的篩選及功能驗證


植物抗病基因的結構

過程圖,組織培養(yǎng),水稻,過程


圖 2.1 水稻組織培養(yǎng)過程Fig. 2.1 Rice tissue culture process2.3.5 CTAB 法大量提取植物葉片 DNA(1)配制質量分數為 2%的 CTAB 提取緩沖液,放于 65℃的水浴鍋中加熱;(2)取需要提取 DNA 的水稻葉片,稍微剪碎放至 2ml 的 EP 管中,并放入一顆潔凈的鋼珠;(3)在 EP 管中加 700ul 已預熱的 2% CTAB;(4)將已加入CTAB的EP 管置于高通量球磨儀中,兩邊對稱放置,研磨3-6min;(5)將研磨好的 DNA 樣品放入 65℃的恒溫水浴鍋中,30-60min,每隔 10min取出上下顛倒幾次;(6)放于室溫下冷卻 2min 后,加入與樣品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上、下緩慢顛倒 2-3min,不能劇烈振蕩,使兩者充分混合;(7)12000rpm 離心 10min,然后小心的吸取上清液至另一個已寫好標記的干凈

基因家族,基因,假基因,對數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3.1.2 真、假基因情況分析位于 ZYQ8 抗 JX17 感的 6 個 QTL 區(qū)域中的基因共有 119 個,(如表 3.2 所示)按照真、假基因的情況我們把它們分成 3 類,第 1 類為秈稻中為真基因,粳稻中為假基因的基因有 33 個,第 2 類為秈稻和粳稻中均為真基因的有 69 個,第3 類為秈稻和粳稻中均為假基因的有 17 個。一般的我們認為假基因為沒有功能的基因,為了進一步的驗證,我們對 NBS-LRR 基因家族中的所有的在秈稻和粳稻中真、假基因差異的基因其真基因 Pi 值和假基因 Pi 值比值的對數值作圖(圖3.1),圖中的每一條豎線代表一個基因,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基因其真基因的 Pi 值比假基因的 Pi 值高,說明真基因與假基因相比更有可能為有功能的基因,對于秈稻和粳稻中均為假基因的這部分基因我們認為它們不具有抗病功能。因此第三類基因我們不再考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花藥培養(yǎng)技術在水稻育種中的應用[J]. 李春勇,王光建,李洪勝.  農業(yè)科技通訊. 2014(04)
[2]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育種應用研究進展[J]. 何秀英,王玲,吳偉懷,陳釗明,林菲,程永盛,劉維,陳粵漢,廖耀平.  中國農學通報. 2014(06)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標記與標記輔助育種研究進展[J]. 徐未未,王興,黃永相,蔣世河,李偉,郭建夫.  江蘇農業(yè)學報. 2013(04)
[4]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的SNP檢測方法[J]. 張羽,張曉娟,楊鳳嬌,馮志峰.  中國水稻科學. 2013(03)
[5]基因克隆策略在抗稻瘟病基因分離中的應用[J]. 劉楊,肖應輝,史學濤,劉雄倫,戴良英,王國梁.  中國農學通報. 2012(24)
[6]52.5%丙環(huán)唑·三環(huán)唑懸浮劑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紋枯病藥效評價[J]. 陳彥,趙彤華,王興亞,徐蕾.  遼寧農業(yè)科學. 2012(01)
[7]Identification of the novel recessive gene pi55(t)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Magnaporthe oryzae[J]. HE XiuYing 1,2 , LIU XinQiong 3 , WANG Li 1 , WANG Ling 1 , LIN Fei 1 , CHENG YongSheng 2 , CHEN ZhaoMing 2 , LIAO YaoPing 2* & PAN QingHua 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btropical Agro-bioresources, Laboratory of Plant Resistance and Genetics,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3 Key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74,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2(02)
[8]稻瘟病的防治現狀及非農藥防治途徑[J]. 陸亞萍,徐列明,吳德君.  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1(24)
[9]A Pid3 allele from rice cultivar Gumei2 confers resistance to Magnaporthe oryzae[J]. Jie Chen~a,Yongfeng Shi~a,Wenzheng Liu~a,Rongyao Chai~b,Yaping Fu~a, Jieyun Zhuang~a,Jianli Wu~(a,*) 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ice Biology,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06,China b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8,China.  遺傳學報. 2011(05)
[10]水稻稻瘟病的發(fā)生與防治[J]. 侯忠艷.  現代農業(yè)科技. 2011(06)



本文編號:33968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33968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7e1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