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軟腐果膠桿菌巴西亞種全基因組解析及致病相關基因功能研究
【學位單位】: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436.31
【部分圖文】:
圖 2-1 菌落形態(tài)特征Figure 2-1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colony3 柯赫氏法則驗證將分離得到的菌株分別重新接種到健康的黃瓜和茄子的果實、莖稈和葉片上,48后觀察接菌結果顯示,所有菌株均能引起寄主植物產(chǎn)生軟腐病,其病癥與田間癥狀一致(圖 2-2)。從接種的組織中再次分離的菌株與原始菌株的生物學,分子生物性一致,確認分離的細菌菌株為致病菌。AB C
圖 2-1 菌落形態(tài)特征Figure 2-1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colony赫氏法則驗證離得到的菌株分別重新接種到健康的黃瓜和茄子的果實、莖稈和葉片察接菌結果顯示,所有菌株均能引起寄主植物產(chǎn)生軟腐病,其病癥與田(圖 2-2)。從接種的組織中再次分離的菌株與原始菌株的生物學,分致,確認分離的細菌菌株為致病菌。EB CF
第二章 胡蘿卜軟腐果膠桿菌的分離與鑒定分子生物學鑒定carotovorum PEL 基因設計的特異性引物 Y1/Y2 對供試菌株進示所有菌株均產(chǎn)生了一個 430 bp 左右的片段,可以認為這些種。然后分別用 Pcb 菌株的特異性引物 BR1f / L1 和 Pcc 菌株PCCR 進行擴增,結果顯示,在黃瓜上分離的病原菌均擴增cb 菌株特異性引物擴增出的預期條帶大小相符,而在茄子上 550 bp 大小的片段,與 Pcc 菌株的特異性引物預期片段相S rDNAITS 區(qū) PCR 擴增出 550 和 580 兩條主要條帶,然后將黃瓜上分離的病原菌和茄子上分離的病原菌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M 1 2 3 4 5 6 7 8A1 2 3 4 M20B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開治;;人類和某些動植物的基因組大小[J];生物學通報;1992年01期
2 賢明;陳燕;梁永虎;宋禹昕;牛紅;張文剛;夏江威;張?zhí)炝?許尚忠;張路培;高會江;李俊雅;高雪;;利用流式細胞術測定大額;蚪M大小的研究[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8年12期
3 樊慧杰;柴智;殷福棟;黃浩楹;陳樂樂;;連翹基因組大小的流式細胞儀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9年03期
4 楊勇,陳克成,孫天恩;對幾種百合科植物基因組大小的評價[J];武漢植物學研究;1996年03期
5 王云鵬;肖博允;熊文波;吳世丹;季愛加;段禮新;;流式細胞術測定巴戟天基因組大小[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8年05期
6 李秋實;徐江;朱英杰;孫超;宋經(jīng)元;陳士林;;基于流式細胞技術的靈芝基因組大小估測[J];菌物學報;2013年05期
7 吳新義;徐沛;吳曉花;汪寶根;魯忠富;李國景;;瓠瓜基因組測定[J];北方園藝;2016年02期
8 王如平;劉偉;曹祥榮;;毛冠鹿基因組大小的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農(nóng)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08年04期
9 許大平;長壽的秘密[J];自然雜志;2001年01期
10 陳建華;C─值悖論及其機制[J];洛陽大學學報;199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紹鈴;吳俊;殷豪;陶書田;齊開杰;;梨的基因組和馴化[A];201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2 張獻龍;;基因組新時代:多倍體基因組時代[A];第十屆全國小麥基因組學及分子育種大會摘要集[C];2019年
3 施蘇華;;紅樹多物種趨同適應性進化的基因組機制[A];中國植物學會八十五周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93-2018)[C];2018年
4 王法微;董園園;王曉杰;劉秀明;杜琳娜;楊晶;李校X;李海燕;;紅花全基因組測序及黃酮類等代謝調(diào)控關鍵基因的挖掘[A];中國作物學會油料作物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綜述與摘要集[C];2018年
5 鄒遠超;文正勇;李銳;覃川杰;王永明;謝碧文;;5種經(jīng)濟魚類的基因組大小測定[A];2017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6 杜雪地;董小敬;薛文;陳麗文;;金魚基因組調(diào)查[A];2017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7 李秋實;徐江;朱英杰;孫超;宋經(jīng)元;陳士林;;基于流式細胞術的赤芝基因組大小估測[A];第十一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遠超;吳清平;胡惠萍;謝意珍;史釧;梁曉薇;莫偉鵬;牛君;;灰肉紅菇基因組概述[A];中國菌物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8年
9 錢雙;趙鑫;楊樹華;賈瑞冬;葛紅;;幾種菊屬植物的基因組大小測定及其重復序列成分分析[A];中國園藝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記者 焦玉海;我國首次繪出大熊貓基因組精細圖[N];中國綠色時報;2009年
2 記者 周麗燕;我國首次研究完成大熊貓基因組精細圖[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3 記者 賈少強;大熊貓基因組精細圖繪出[N];深圳商報;2009年
4 記者 馬芳;我國首次完成大熊貓基因組精細圖[N];南方日報;2009年
5 記者 劉傳書;我科學家繪出大熊貓“晶晶”基因組精細圖[N];科技日報;2009年
6 記者 趙漢斌 通訊員 趙若蘋;蝴蝶基因組大小差異高達6.4倍之多[N];科技日報;202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凌峰;亞洲甘藍型油菜基因組及其系譜的遺傳傳遞分析[D];浙江大學;2019年
2 黃宇飛;胡蘿卜軟腐果膠桿菌巴西亞種全基因組解析及致病相關基因功能研究[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9年
3 孫迪;江豚種群基因組學及鯨類骨骼微結構適應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4 孫思龍;玉米Mo17基因組組裝及與其它玉米基因組的比較[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8年
5 金杰;長雄蕊野生稻基因組組裝以及進化比較基因組學分析[D];武漢大學;2016年
6 曹月青;鑒定不同基因組之間差異序列的新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7 歐z延
本文編號:2817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81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