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雙斑長跗螢葉甲對棉花和玉米適應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15:55
【摘要】:雙斑長跗螢葉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鞘翅目Coleoptera:葉甲科Chrysomelidae),原發(fā)生于東北和黃淮海地區(qū),1998年在新疆奎屯出現(xiàn),2001年開始為害棉花,至2006年已遍及北疆棉區(qū),成為新疆棉花上的主要害蟲。該害蟲寄主范圍廣泛,是玉米、粟和高粱等作物的重要害蟲,以成蟲取食葉片,給棉花生產(chǎn)造成巨大損失。本論文應用植物形態(tài)學、植物營養(yǎng)學分析對比雙斑長跗螢葉甲嗜食的寄主植物理化性質和營養(yǎng)成分的差異,以及寄主植物對該葉甲生長發(fā)育和營養(yǎng)物質的影響,并利用觸角電位儀、Y形嗅覺儀,篩選出對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具有電生理及行為活性的化合物,為利用天然活性物質防治該害蟲提供新的思路與技術途徑。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寄主植物對雙斑長跗螢葉甲營養(yǎng)物質和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結果表明,棉花和玉米葉片中含水量、含氮量、總蛋白、可溶性總糖無顯著性差異,而棉花葉片中的總氨基酸含量顯著高于玉米葉片;玉米葉片各部位毛數(shù)無顯著性差異,棉花葉片中部毛數(shù)顯著多與其他部位,亦顯著高于玉米葉片中部毛數(shù)。雙斑長跗螢葉甲雌、雄成蟲取食棉花葉片后,蟲體甘油三酯和總蛋白含量顯著高于取食玉米葉片的,取食玉米葉片后,蟲體總氨基酸顯著高于取食棉花葉片的,而雄蟲取食玉米葉片后,蟲體可溶性總糖含量顯著高于取食棉花葉片的,而雌蟲無顯著差異;取食棉花的雙斑長跗螢葉甲雌雄成蟲相對壽命和產(chǎn)卵率均高于取食玉米的。2、雙斑長跗螢葉甲對棉花和玉米10種揮發(fā)物的EAG反應。結果表明,雙斑長跗螢葉甲雄蟲對α-長葉蒎烯、α-紅沒藥醇、α-蒎烯、月桂烯、3-蒈烯、1,3丁二烯、棕櫚酸反應較為明顯;雌蟲對10種揮發(fā)物部分濃度均有明顯反應。雙斑長跗螢葉甲雄蟲對3-蒈烯反應最敏感,雌蟲對α-紅沒藥醇反應最敏感。3、雙斑長跗螢葉甲對棉花和玉米揮發(fā)物的嗅覺行為反應。結果表明,α-紅沒藥醇和α-蒎烯對雙斑長跗螢葉甲雌雄成蟲有明顯的引誘作用,配方1、2、6對雙斑長跗螢葉甲雄成蟲有明顯的引誘作用,配方2、6對雙斑長跗螢葉甲雌成蟲有明顯的引誘作用。綜上所述:(1)棉花葉片中的總氨基酸含量較高于玉米葉片,而其他營養(yǎng)物質無差異,表明氨基酸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響雙斑長跗螢葉甲偏好取食棉花的影響因子之一;棉花葉片中部毛數(shù)顯著多余其他部位,表明葉片毛數(shù)越多對該葉甲的取食活動影響越大。(2)取食棉花的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壽命和產(chǎn)卵量顯著高于取食玉米的,且更有利于該葉甲的生長發(fā)育,表明在這兩種寄主中,棉花是該葉甲更適合的寄主植物。(3)α-紅沒藥醇和α-蒎烯對雙斑長跗螢葉甲有明顯的引誘趨性,可作為該葉甲的引誘劑成分。
【圖文】:

曲線,含量標準,營養(yǎng)物質含量,玉米葉片


圖 2-1 可溶性總糖含量標準曲線Fig 2-1 The standard curve for assaying the soluble sugar concentration2.3.2 棉花和玉米葉片營養(yǎng)物質含量

葉表面,小寫字母,母表,植物


圖 2-2 不同寄主植物葉表面毛數(shù)Fig 2-2 The number of leaf surface hairs of different host plants(注:圖中大寫字母表示同種植物不同部位的毛數(shù)差異,小寫字母表示不同植物同一部位的毛數(shù)差異;Note: thletters in the figure indic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hair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plant, and the lletters indicate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hairs in the same parts of different plants.)
【學位授予單位】:石河子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435.62;S435.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嫣;劉強;朱耿平;李敏;;槐綠虎天牛對葡萄和杏11種揮發(fā)物的EAG及行為反應[J];應用昆蟲學報;2015年05期

2 李為爭;胡晶晶;陳漢杰;郭線茹;王瓊;原國輝;;揮發(fā)性植物源害蟲引誘劑篩選與混配方法的新視角[J];應用昆蟲學報;2015年05期

3 張萌;崔娟;徐偉;秦昊東;劉丹竹;王小奇;史樹森;;幾種農作物寄主對雙斑長跗螢葉甲成蟲生殖力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5年23期

4 吳畏;遲暢;沙洪林;譚國波;;玉米螟性信息素誘芯田間防治玉米螟效果研究[J];吉林農業(yè)科學;2014年06期

5 田徑;崔娟;吳磊;徐偉;陳寶存;史樹森;;雙斑長跗螢葉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的藥劑防治試驗[J];農藥;2014年10期

6 吳磊;;雙斑長跗螢葉甲的生活習性及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yè);2014年19期

7 李維宇;田徑;崔娟;陳保存;史樹森;;10種殺蟲劑對雙斑長跗螢葉甲的防治效果[J];大豆科技;2014年03期

8 余德億;姚錦愛;黃鵬;胡進鋒;藍炎陽;;榕管薊馬危害與寄主葉片結構及營養(yǎng)物質的關系[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9 樊建庭;張冬勇;章祖平;孟俊國;王義平;;松墨天牛取食行為及其與寄主揮發(fā)物的關系[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10 劉航;遲德富;陳海一;宇佳;李曉燦;;雙斑長跗螢葉甲對幾種植物揮發(fā)物的觸角電位和行為反應[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丹丹;張鑫鑫;房遲琴;尹姣;張帥;李克斌;;昆蟲聚集信息素的研究及應用進展[A];病蟲害綠色防控與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2 周海波;陳巨蓮;程登發(fā);孫京瑞;劉勇;陳林;;植物揮發(fā)性次生物質在害蟲生態(tài)調控中的機理及應用[A];植物保護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盧偉;侯茂林;黎家文;;植物營養(yǎng)對植食性昆蟲行為與發(fā)育的影響[A];科技創(chuàng)新與綠色植!袊参锉Wo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雪;榆紫葉甲觸角感器及其功能化合物的篩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2 張俊宇;錦葵科蟲害誘導揮發(fā)物對綠盲蝽和棉鈴蟲的趨性影響[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羅亞萍;光肩星天牛的寄主選擇行為和植物源引誘劑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3年

4 席博;水椰八角鐵甲寄主適應性機理的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年

5 李彝利;西藏飛蝗觸角感受器及其聚集信息素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李鵬;四種害蟲對14種植物揮發(fā)物的EAG和行為反應[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7 王茹琳;華山松大小蠹對寄主及蟲體揮發(fā)物的行為和觸角電生理反應[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周隆;B和Q型煙粉虱對寄主植物適應性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凌娜;黑楊揮發(fā)性物質對蛾類引誘機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10 李廣偉;雙斑長跗螢葉甲的生物學、生態(tài)學及綜合防治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982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6982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ac5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