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萌蘆ZYMV病毒抗性的轉(zhuǎn)錄調(diào)控研究
【圖文】:
河北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后撒少量 600~800 目金剛砂進行摩擦接種,以緩沖液摩擦接種健康西葫蘆幼苗作陰性對照,25℃~30℃無蟲條件下培養(yǎng)。(3)分級標準:參照 Provvidenti教授(1987)制定的分級標準。2.1.2.2 西葫蘆 ZYMV 病毒病性狀鑒定ZYMV-CH病毒病性狀鑒定:接種 10-15 天后進行植株抗病性調(diào)查,共分為 6級:0 級,植株無癥狀;1 級,植株有 1~2 片葉明脈;2 級,,少數(shù)葉片輕度花葉,形態(tài)正常;3級,多數(shù)葉片花葉,形態(tài)正常,個別葉片畸形;4 級,多數(shù)葉片嚴重花葉,新葉畸形;5 級,幾乎所有葉片嚴重花葉、畸形或植株矮化。2 級以上包括2級視為感。▓D 2-1A)。病情指數(shù) DI=( 級別×株數(shù))×100/(總株數(shù)×6)。A B
圖 2-2 高抗與高感 ZYMV 的西葫蘆材料Fig. 2-2 High-resistance and high-sensitivity ZYMV materials of Cucurbita pepoA:抗病材料;B:感病材料;C:抗病植株葉片;D:感病植株葉片A:Disease resistant materials ; B:Sensitive material ;C:Disease resistant plant leaves ; D:Sensible plant leaf在雙親 CPZR1和 CPZS1,以及兩者構(gòu)建的遺傳群體 F1群體、F2群體BC1CPZR1 群體和 BC1CPZS1 群體材料中,親本 CPZR1和 CPZS1分別表現(xiàn)為抗和感病;CPZR1×CPZS1的 F1均表現(xiàn)為抗;在 F2群體中,抗病植株有 889 株感病植株有 283 株,經(jīng)卡方檢測,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分離比為 3:1(表1),符合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BC1CPZR1 群體有 96 株,均表現(xiàn)為抗病性,BC1CPZS1 群體中,抗病植株有 53 株,感病植株有 45 株,經(jīng)卡方檢測,抗病株和感病植株的分離比例為 1:1(表 2-1)。綜合以上分析,結(jié)果表明西葫ZYMV 抗性性狀由一對顯性基因控制,在各世代中抗、感植株的分離比例符合德爾遺傳規(guī)律理論分離比(表 2-1)。表 2-1 西葫蘆 ZYMV 抗性性狀遺傳分析Table2-1 Genetic analysis of ZYMV resistance traits in Zucchini群體 抗病單株 感病單株 抗感比理論值 χ2 P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436.4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Brown A W A;盧艷如;蘇天運;;蚊蟲對殺蟲劑抗性的綜述[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88年03期
2 趙文柱;;抗性昆蟲對殺蟲劑神經(jīng)敏感性的降低[J];醫(yī)學動物防制;1989年02期
3 林群豐;;司法過程中對抗性機制的意義及其完善[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4 李憲臻;王偉;蔣寶航;楊超;孫珍;堵國成;;啤酒花抗性機制的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雜志;2015年05期
5 史忠良,仇松英,馬愛萍,許鋼垣,武計平,逯臘虎;小麥對麥紅吸漿蟲生化抗性機制的研究[J];麥類作物學報;2002年04期
6 王雪峰;林建群;韓梅;林建強;;細菌銅抗性機制研究進展[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7 徐鑫;錢坤;;蚊蟲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抗性研究進展[J];首都公共衛(wèi)生;2018年01期
8 季秀玲;魏云林;林連兵;;細菌鋅離子抗性機制研究進展[J];生命科學;2010年02期
9 徐家萍;劉明輝;孫帆;;家蠶核型多角體病的抗性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蠶業(yè);2006年02期
10 刁毅;;植物誘導抗病性的結(jié)構(gòu)抗性機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亞萍;張云慧;朱勛;李祥瑞;程登發(fā);;麥蚜對吡蟲啉抗性的研究進展[A];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植物保護——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7年
2 李賢慶;郭線茹;曹雅忠;;不同小麥品種對麥蚜抗性機制研究進展[A];河南省植保學會第八次、河南省昆蟲學會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賢慶;郭線茹;曹雅忠;;不同小麥品種對麥蚜抗性機制研究進展[A];農(nóng)業(yè)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C];2005年
4 梁曉宇;于曉s
本文編號:26708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67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