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受體胞質激酶MdBIK1對蘋果真菌病害灰霉
【圖文】:
圖 1-1 類受體胞質激酶(RLCKs)在植物免疫和生長發(fā)育方面功能的例子(Lin et al,2013)Fig.1-1 Examples of 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s (RLCKs) functions in plant immunity and development (Lin etal, 2013)1.2.2 RLCK 的生物學功能1.2.2.1 調控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狀況因所處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性,會受到各種因素如自身遺傳特性、外界環(huán)境優(yōu)劣等的影響。植物之所以能夠健康生長,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植物自身在面對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時能夠及時做出反應,維持自身穩(wěn)態(tài)(Vanstraelen et al, 2012)。植物維持自身穩(wěn)態(tài)的平衡主要依靠六大激素的信號傳遞,,而類受體胞質激酶又恰恰是植物激素信號傳導的關鍵調節(jié)因子。比如,BSK 作為 BR 信號通路的下游信號分子(Kim etal,2009; Tang et al,2008),參與植物 BR 信號的轉導,從而影響植物胚軸和根的發(fā)育,已驗證出的有擬南芥的類受體胞質激酶 AtBSK3 基因。同樣地通過 BR 信號發(fā)揮調節(jié)植物
PK28(Liangetal;Monaghanetal,2014)。在此基礎上,Wang 等人發(fā)現(xiàn)了反向調節(jié)兩個同源 E3 連接酶——PUB25 和 PUB26。這兩個植物 U-box 蛋白的狀態(tài)與 BIK大小息息相關:G 蛋白抑制 PUB25/26 活性來穩(wěn)定 BIK1,而 CPK28 則通過增25/26 活性來促進 BIK1 降解。有趣的是,PUB25/26 特異性靶向未激活的 BIK1,制活化的 BIK1 庫的大小,其中 G 蛋白、PUB25/26 和 CPK28 形成信號模塊,不總量,還調節(jié)植物免疫反應前后激活的 BIK1 蛋白的比例,從而控制免疫穩(wěn)態(tài)(Wa,2018)。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一個多蛋白質調控模塊,使得免疫反應的調節(jié)機制體和緊密。BIK1 在免疫穩(wěn)態(tài)中發(fā)揮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首先,BIK1 磷酸化是 BIK1 激活的前提蛋白磷酸酶 PP2C38 的負調控(Couto et al,2016)。 其次,BIK1 的穩(wěn)定性受到2 / XLG3(Gα),AGB1(Gβ)和 AGG1 / AGG2(Gγ)組成的異源三聚體 G 蛋白調控,同時也受到泛素蛋白酶體系統(tǒng)(鈣依賴蛋白酶 CPK28)的反向調控(Liang16;Monaghan et al,2014)。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436.61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義軻;王彩虹;;蘋果新品種‘彩虹1號’[J];園藝學報;年期
2 ;蘋果新品種“華慶”通過農業(yè)部登記[J];農村新技術;2018年04期
3 王璇;劉軍弟;邵礫群;閆振宇;韓明玉;霍學喜;;我國蘋果產業(yè)年度發(fā)展狀況及其趨勢與建議[J];中國果樹;2018年03期
4 唐德合;牛立平;唐轉合;文婷婷;趙秋霞;;盆栽蘋果新品種“紅色之愛119-06”及栽培技術[J];山西果樹;2016年06期
5 于文全;郭金洪;顧廣軍;卜海東;劉暢;馮章麗;程顯敏;林明極;周進華;董雪梅;邢星;;蘋果新品種‘龍帥’[J];園藝學報;2017年01期
6 ;陜西兩個蘋果新品種通過初審[J];西北園藝(果樹);2016年06期
7 繼東;;蘋果新品種——富金[J];農村新技術;2017年02期
8 王芳;郭秀玲;吾買爾江·亞森;陳淑英;;蘋果新品種‘紅蓋露’苗木繁育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7年05期
9 丁玉軍;于新剛;;紅肉蘋果新品種:紅色之愛119/06[J];農村新技術;2017年06期
10 尚振江;;新疆蘋果新品種栽培現(xiàn)狀與發(fā)展建議[J];新疆林業(yè);201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匡明綱;李良瀚;段玉春;馮建忠;張振波;;晚熟優(yōu)質濃紅型蘋果新品種—國紅[A];河北省果樹學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2 王軍鋒;宋彥峰;;慶陽蘋果產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果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暨果樹優(yōu)質高效生產技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7年
3 趙永波;;中冠型蘋果新品種燕山紅管理技術要點[A];河北省果樹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1年
4 楊玲;叢佩華;;蘋果優(yōu)新品種華蘋主要性狀及栽培要點[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果業(yè)標準化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暨果樹優(yōu)質高效生產技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7年
5 李林光;張志宏;何平;歐春青;李慧峰;;蘋果多倍體種質創(chuàng)新研究[A];2008年園藝植物染色體倍性操作與遺傳改良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建平 張吉祥 方大燕 通訊員 李文振;宜川蘋果分外紅[N];延安日報;2018年
2 本報記者 朱海霞;科技開道 佳果飄香[N];河北科技報;2016年
3 記者 王佳寧;延安將“小蘋果”打造為脫貧“大產業(yè)”[N];延安日報;2017年
4 本報記者 劉成友;這里產的蘋果“論個賣”[N];人民日報;2017年
5 本報記者 先朝陽 通訊員 王博雅;用科技引領產業(yè)升級[N];甘肅日報;2017年
6 記者 蘇同敏 通訊員 薛建鵬;我省又選育出兩個蘋果新品種“秦脆”“秦蜜”[N];陜西日報;2016年
7 記者 鄭棟;楊凌科學家成功培育兩個蘋果新品種[N];陜西日報;2015年
8 河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趙京獻;蘋果新品種——信濃甘[N];河北科技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寧欽廣 通訊員 呂建華;我省新審定的三個蘋果新品種[N];山東科技報;2012年
10 記者 付超;新疆選育出蘋果新品種填補國內空白[N];新疆科技報(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偉偉;類受體胞質激酶MdBIK1對蘋果真菌病害灰霉病、輪紋病的抗性調控[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8年
2 佘為為;部分蘋果新品種在隴東地區(qū)的栽培表現(xiàn)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3 吳慢慢;黃土高原蘋果新品種栽培現(xiàn)狀調查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李浩浩;蘋果MdLBD13的基因克隆及其在花青苷合成和硝酸鹽吸收中的作用[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7年
5 李倩倩;蘋果新品種蜜脆的貯藏特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6 王維斌;陜甘蘋果主產區(qū)部分新品種栽培表現(xiàn)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615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dzwbhlw/261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