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民族視域下朝鮮族文化自覺與身份建構
發(fā)布時間:2024-10-13 08:06
朝鮮族通過其歷史記憶、身份認知、身份轉換,凸顯了跨國民族的屬性特征。而這一屬性在全球化時代,隨著國家間有形無形疆界被打破,族際間日益頻繁的互動,被國家界限分隔的同一文化民族在母國與所在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利益差異,其發(fā)展相伴認同意識的不斷變化,表現(xiàn)出其根基性和可塑性。朝鮮族的社會記憶維系和強化著認同的根基性,可塑性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隨著時代變遷,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如何明確自我定位、建構身份、謀求發(fā)展、培育文化自覺尤為重要。因此,跨國民族應增強文化自信,把"多事"問題發(fā)生的條件轉化為和平發(fā)展的"優(yōu)勢資源",使其成為架構母國與所在國友好往來的橋梁。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朝鮮族的歷史記憶與身份認知
(一)族源與移民的記憶
(二)身份轉變的認知
(三)跨國民族屬性的認知
二、中國共產黨的關愛與朝鮮族的身份選擇
(一)妥善處理朝鮮族的國籍問題
(二)賦予朝鮮族土地所有權
(三)實現(xiàn)民族區(qū)域自治
(四)朝鮮族的選擇與貢獻
三、發(fā)展機遇與朝鮮族的身份建構
(一)凸顯民族認同,強調同胞身份
(二)抱團凝聚,保障合法權益
(三)何去何從,流動的困惑
(四)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四、結語
本文編號:4007904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朝鮮族的歷史記憶與身份認知
(一)族源與移民的記憶
(二)身份轉變的認知
(三)跨國民族屬性的認知
二、中國共產黨的關愛與朝鮮族的身份選擇
(一)妥善處理朝鮮族的國籍問題
(二)賦予朝鮮族土地所有權
(三)實現(xiàn)民族區(qū)域自治
(四)朝鮮族的選擇與貢獻
三、發(fā)展機遇與朝鮮族的身份建構
(一)凸顯民族認同,強調同胞身份
(二)抱團凝聚,保障合法權益
(三)何去何從,流動的困惑
(四)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四、結語
本文編號:4007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4007904.html
上一篇:清代“唐古特”考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