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遷徙、文化交流和節(jié)慶共享——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與發(fā)展的一個典型案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11:39
南方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民族流動的通道,而且是一條文化交流的通道。作為許多古老民族生活和遷徙的通道,沿線不同民族在移動的過程中,文化交流交融不斷深入和加強,形成了雖然各具特色但又多民族共享的節(jié)慶文化。本文主要介紹南方絲綢之路上民族的流動和文化的互動、交融的歷史,以及由此所生成的文化共享,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一個典型案例,為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乃至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思考。
【文章來源】:民族學刊. 2019,1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4 頁
【文章目錄】:
一、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遷徙
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三、南方絲綢之路上的節(jié)慶共享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神性與世俗:彝族山神崇拜與生態(tài)保護——以云南曇華彝族山神崇拜為例[J]. 李開春,楊甫旺.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2]盤瓠神話與其多元化儀典演述探析[J]. 李斯穎. 民間文化論壇. 2018(03)
[3]跨境流動視閾下的節(jié)慶文化與民族認同研究——中越邊境苗族花山節(jié)案例[J]. 唐雪瓊,錢俊希,楊茜好. 地理科學進展. 2017(09)
[4]三星堆文化的再思考[J]. 施勁松. 四川文物. 2017(04)
[5]建構與嬗變:歷史變遷視野中的盤瓠信仰[J]. 李方. 民族研究. 2017(03)
[6]中國民族走廊與國際民族通道 另一種視角看絲綢之路[J]. 馬成俊,王含章. 中國民族. 2017(04)
[7]永仁彝族的山神信仰——以永仁縣迤帕拉村為例[J]. 高金和,李小梅.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5(08)
[8]云南景洪與緬甸景棟潑水節(jié)儀式音樂比較研究[J]. 楊民康. 民族藝術. 2014(06)
[9]西南民族走廊的族群遷徙與祖先崇拜——以《指路經》為例的考察[J]. 張澤洪,廖玲. 世界宗教研究. 2014(04)
[10]古代中印交通與中國絲綢西傳[J]. 段渝. 天府新論. 2014(01)
博士論文
[1]域拉奚達與隆雪措哇:藏傳山神信仰與地域社會研究[D]. 英加布.蘭州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民俗比較視野下的泰國宋干節(jié)和中國潑水節(jié)[D]. 張亞席.贛南師范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321630
【文章來源】:民族學刊. 2019,1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4 頁
【文章目錄】:
一、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遷徙
二、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三、南方絲綢之路上的節(jié)慶共享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神性與世俗:彝族山神崇拜與生態(tài)保護——以云南曇華彝族山神崇拜為例[J]. 李開春,楊甫旺.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2]盤瓠神話與其多元化儀典演述探析[J]. 李斯穎. 民間文化論壇. 2018(03)
[3]跨境流動視閾下的節(jié)慶文化與民族認同研究——中越邊境苗族花山節(jié)案例[J]. 唐雪瓊,錢俊希,楊茜好. 地理科學進展. 2017(09)
[4]三星堆文化的再思考[J]. 施勁松. 四川文物. 2017(04)
[5]建構與嬗變:歷史變遷視野中的盤瓠信仰[J]. 李方. 民族研究. 2017(03)
[6]中國民族走廊與國際民族通道 另一種視角看絲綢之路[J]. 馬成俊,王含章. 中國民族. 2017(04)
[7]永仁彝族的山神信仰——以永仁縣迤帕拉村為例[J]. 高金和,李小梅.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5(08)
[8]云南景洪與緬甸景棟潑水節(jié)儀式音樂比較研究[J]. 楊民康. 民族藝術. 2014(06)
[9]西南民族走廊的族群遷徙與祖先崇拜——以《指路經》為例的考察[J]. 張澤洪,廖玲. 世界宗教研究. 2014(04)
[10]古代中印交通與中國絲綢西傳[J]. 段渝. 天府新論. 2014(01)
博士論文
[1]域拉奚達與隆雪措哇:藏傳山神信仰與地域社會研究[D]. 英加布.蘭州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民俗比較視野下的泰國宋干節(jié)和中國潑水節(jié)[D]. 張亞席.贛南師范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3216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33216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