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論文 >

老撾苗族的分布格局、遷徙路徑研究——海外苗族研究系列之一

發(fā)布時間:2020-10-19 11:24
   苗族起源于中國,后經(jīng)云南逐漸向東南亞遷徙,但具體時間與遷徙路線一直存疑。本文在田野調(diào)查的基礎上結合文獻的方法,認為苗族進入老撾的時間自明朝開始,而大量遷徙發(fā)生在1800年左右,并且是分批次分階段從中國向老撾遷徙的:一部分通過云南沿三條路徑遷入老撾;一部分通過越南進入。在遷徙的過程中苗族形成了集尚武、追求自由、祖先崇拜為一體的民族精神,這一精神也逐漸內(nèi)化為族群的無形邊界。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老撾苗族的稱謂、分布格局
三、苗族遷徙路徑
四、從苗族遷徙透視其民族精神
    (一) 族內(nèi)分化與族群遷徙
    (二) 族群遷徙與民族精神
    (三) 民族精神與族群無形邊界
五、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國強;;老撾苗族新年上的跨國婚姻——以老撾川壙省豐沙灣市蒙畢縣邦洋村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2 張曉;跨國苗族認同的依據(jù)和特點[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10期

3 何平;苗族向東南亞遷徙簡述[J];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4 吳曉萍;美國苗族移民的巫師信仰和實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李輝,李昕,楊寧寧,文波,侯井榕,黃興球,金建中,金力;遺傳和體質分析草苗的起源[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6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鳴,李遠龍;族群與邊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7 羅有亮;老撾的苗族[J];世界民族;1997年03期

8 熊玉有;美法泰三國苗語現(xiàn)狀考察[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9 高望;龍基成;;遷居美國后的老撾苗族對其傳統(tǒng)婚俗的態(tài)度[J];民族譯叢;1987年04期

10 張永國 ,鐘升孝 ,J·Mottin;越南、老撾和泰國的苗族[J];貴州民族研究;198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效乾;;民族主義與民族識別——讀郝瑞的《田野中的族群關系與民族認同》[J];商;2015年51期

2 田發(fā)允;劉養(yǎng)卉;;少數(shù)民族國家認同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3 吳瑩;;文化會聚主義與多元文化認同[J];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2015年01期

4 朱嫦巧;;“閾限族群”的文化表達——以廣州本土漫畫為例[J];開放時代;2015年05期

5 任勇;;公民教育與少數(shù)民族地方性知識互構:基于協(xié)商政治的路徑[J];學術月刊;2015年08期

6 李保艷;;回族的形成發(fā)展與其婚姻制度演變的關系[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5年08期

7 鐘小鑫;;都市中的熟人社會——緬甸曼德勒華人的生存場域、社會交往及其與緬人的族群關系[J];東南亞研究;2015年03期

8 鐘小鑫;;都市中的熟人社會——緬甸曼德勒華人的生存場域、社會交往及其與緬人的族群關系[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9 梁丹;;開漳圣王傳說的中原情結[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10 李元元;陳艷;;族群認同的場域性——以云南香格里拉縣上橋頭村的族群認同為例[J];甘肅社會科學;2015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紅增;李開元;宋秀波;;中越邊境地區(qū)跨國婚姻模式新探——以廣西龍州武德鄉(xiāng)布儂三屯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05期

2 許紅艷;;老撾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羅柳寧;;例論中越邊境跨國婚姻建立的基礎——兼論“無國籍女人”的身份[J];廣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4 谷家榮;;地域、身份與認同——云南金水河村傣族跨國婚姻調(diào)查[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5 李雪巖;龍耀;;中越邊境跨國婚姻問題研究(子女篇)——以廣西大新縣隘江村為例[J];世界民族;2008年05期

6 李雪巖;龍耀;;中越邊境跨國婚姻問題研究(婦女篇)——以廣西大新縣德天村為例[J];世界民族;2008年04期

7 周建新;;中越邊境跨國婚姻中女性及其子女的身份困境——以廣西大新縣壯村個案為例[J];思想戰(zhàn)線;2008年04期

8 李輝,周振鶴,徐立群,張凌君,金建中,金力,盧大儒;上海本地人源流主成分分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9 柳揚帆,李輝,金建中,金力;白族勒墨人的膚紋分析及其統(tǒng)計方法探索[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李輝;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跡象[J];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國強;;老撾苗族的分布格局、遷徙路徑研究——海外苗族研究系列之一[J];廣西民族研究;2019年02期

2 龐海紅;;東南亞苗族的分布及其經(jīng)濟變遷[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琳心,趙建國;苗族的遷徙史及其族稱[J];東南亞;1984年03期

4 羅有亮;老撾的苗族[J];世界民族;1997年03期

5 羅有亮;;老撾的苗族[J];民族大家庭;2004年01期

6 李小娟;李福泉;;試論1920年印度穆斯林遷徙運動[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7 熊玉有;美、法、泰苗族人考察報告[J];世界民族;1996年02期

8 胡果文;碰撞與遷徙:公元前九至七世紀歐亞草原上的歷史場景[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9 張光紅;代少強;;越南苗族的由來及發(fā)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10 孫振民;;淺析印歐人遷徙到古羅馬地區(qū)的原因[J];科技致富向導;2013年2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BARGAWI,F(xiàn)ATHIAH,ABDULRAHMAN,O;試論先知時期“遷徙”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2 曾超穎;帕爾西人的遷徙、經(jīng)濟崛起與慈善事業(yè)述論[D];暨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471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8471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4a8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