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社會生活與家庭倫理特征探析
【文章目錄】:
一、北方游牧民族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
二、北方游牧民族社會生產方式的主要特征
三、游牧民族在尊老和婚姻形式方面?zhèn)惱淼莫毺匦?br>四、游牧民族家庭道德生成邏輯:帕累托最優(yōu)原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韓茂莉;;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形成與氣候變遷[J];考古;2005年10期
2 呂亞虎;東周時期“烝”、“報”婚現象考辨[J];人文雜志;2004年06期
3 陳筱芳;烝、報、因:非春秋時期公認的婚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京寧;;從北京昌平張營遺址所含文化因素看大坨頭文化與周鄰文化的交流[J];北京文博文叢;2015年04期
2 葉茂林;;齊家文化農業(yè)發(fā)展的生態(tài)化適應:原始草作農業(yè)初探——以青海喇家遺址為例[J];農業(yè)考古;2015年06期
3 王建軍;胡珂;魯鵬;莫多聞;金羽翔;姜佳奇;呂建晴;;陜西榆林和河南洛陽地區(qū)4 ka BP前后聚落演化差異及其古氣候原因[J];古地理學報;2015年06期
4 彭博;;朱開溝遺址早期青銅時代房址功能初探[J];北方文物;2015年04期
5 蔣璐;;北方地區(qū)漢墓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特點[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5年10期
6 夏可慧;李銘;武弘麟;;甘肅省區(qū)域發(fā)展進程中的人地關系研究[J];經濟地理;2015年08期
7 胡倩;秦秦;;《左傳》女性形象研究述評[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8 胡倩;;《左傳》女性形象研究述評[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9 周瓊;;環(huán)境史視域中的生態(tài)邊疆研究[J];思想戰(zhàn)線;2015年02期
10 郭靜云;;牙璋起源芻議——兼談陜北玉器之謎[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朱開溝——早期青銅時代遺址發(fā)掘報告[J];文物;2000年12期
2 田廣金;;論內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J];考古學報;1997年02期
3 魏堅,計紅;試論海生不浪類型[J];內蒙古文物考古;1995年Z1期
4 宋公文;論先秦時期原始婚姻形態(tài)在楚國的遺存[J];社會學研究;1994年04期
5 陳延嘉;關于《左傳》中的的“丞”“報”婚問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03期
6 田廣金;;內蒙古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考古發(fā)現和研究[J];內蒙古文物考古;1992年Z1期
7 蔡鋒;西周春秋的婚制與婚俗[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8 張彥修;西周春秋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時代特征[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9 張映文;呂智榮;;陜西清澗縣李家崖古城址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198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馮盛國;;北方游牧民族社會生活與家庭倫理特征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9年01期
2 周文來;仇志剛;;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軍事武術的促進作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劉正寅;;民族史園地的一朵奇葩——讀《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源流考》[J];西部蒙古論壇;2013年04期
4 申友良;歷史上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權初探[J];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01期
5 王義全;冷兵器時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戰(zhàn)爭中常勝的原因[J];黔南民族師專學報;1996年02期
6 曹彥生;北方游牧民族勒勒車的傳承[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8年02期
7 金香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當代朝鮮族家庭倫理[J];中國市場;2006年45期
8 張景明;;人類學視野下北方游牧民族飲食行為的文化象征[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8年02期
9 朱曉寧;;淺析儒家家庭倫理觀對社會保障的借鑒意義[J];現代國企研究;2018年1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英;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藝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37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83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