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拉祜族圖形的形式審美與文化內涵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1 14:01
本文關鍵詞:云南拉祜族圖形的形式審美與文化內涵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拉祜族在漫長的民族發(fā)展和繁衍生息的歲月中,通過民族的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財富。在拉祜族文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中,拉祜族圖形具有較為典型的民族傳統(tǒng)風格,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拉祜族圖形不僅具有裝飾性的視覺審美功能,還有著記史述古、禮儀教化的符號功能和教育倫理be等職能。無論是從形式內容還是文化內涵上,都蘊含著深刻的民族文化底蘊,是全民族智慧的結晶體現(xiàn)。 本論文著重圍繞拉祜族、圖形、形式審美和文化內涵幾個關鍵詞展開問題的研究。通過對拉祜族的歷史沿革、宗教信仰、生產生活、民俗習俗、地理環(huán)境等現(xiàn)狀調查,詳細總結歸納了拉祜族的傳統(tǒng)圖形,并結合視覺審美的構成形式,,探討了拉祜族圖形所具有的形式美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進步一分析了拉祜族圖形的色彩特點及形成原因分析和社會功能屬性。圖形作為視覺文化藝術的一種載體,其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特有的形式、造型體現(xiàn)了人們的審美觀念與情趣。本論文利用民俗學、宗教學、心理學、社會會等多學科理論,運用多學科交叉的科學方法,試圖能從更深層次的民族文化上,分析拉祜族圖形所具有的宗教含義、民俗習慣及傳統(tǒng)圖形演變的趨勢,挖掘和體會拉祜族圖形藝術的博大精深。最后論文提出了當今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發(fā)展的傳承與應用的思考、對拉祜族圖形元素在現(xiàn)代設計中運用的借鑒和嘗試,并結合設計案例做了一定的實踐探索。 對拉祜族圖形的形式審美與文化內涵研究,可以更加系統(tǒng)的掌握學習和完善拉祜族傳統(tǒng)民族文化,領略拉祜族民族藝術的博大精深。研究拉祜族圖形,以一種全新的審美角度去欣賞、探究其藝術魅力與價值是非常必要的,對我們進一步探索拉祜族圖形的根源與研究、繼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拉祜族 圖形 形式審美 文化內涵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C95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緒論9-12
- 1.1 研究的內容與意義9-10
- 1.2 研究成果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10-12
- 第2章 拉祜族概述12-15
- 2.1 以“虎”命名的民族12-13
- 2.2 拉祜族民族源流13
- 2.3 拉祜族民間文學及藝術13-15
- 第3章 拉祜族圖形的分類及其形式審美15-44
- 3.1 拉祜族圖形的界定15-16
- 3.2 拉祜族圖形的分類16-30
- 3.2.1 動物類圖形16-18
- 3.2.2 植物類圖形18-19
- 3.2.3 自然景象類圖形19-23
- 3.2.4 遷徙活動類圖形23-24
- 3.2.5 宗教祭祀類圖形24-29
- 3.2.6 建筑類圖形29-30
- 3.3 拉祜族圖形的形式審美構成30-39
- 3.3.1 拉祜族圖形的形式美30-34
- 3.3.2 拉祜族圖形視覺符號色彩的成因34-35
- 3.3.3 拉祜族圖形的色彩審美35-39
- 3.4 拉祜族圖形的社會功能39-44
- 3.4.1 拉祜族圖形標識的社會階級與地位39-40
- 3.4.2 拉祜族圖形標識的不同性別年齡和婚姻群體40-41
- 3.4.3 拉祜族圖形標識的通達神鬼媒介的功能41-42
- 3.4.4 拉祜族圖形標識的節(jié)慶儀式功能42-44
- 第4章 拉祜族圖形的文化內涵44-55
- 4.1 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的宗教含義44-48
- 4.1.1 祖先崇拜44-45
- 4.1.2 自然崇拜45-47
- 4.1.3 生殖崇拜47-48
- 4.2 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的民俗含義48-52
- 4.2.1 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的象征意義48-49
- 4.2.2 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的祈祝意義49-51
- 4.2.3 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的倫理意義51-52
- 4.3 拉祜族傳統(tǒng)圖形內涵的演變52-55
- 4.3.1 基于對原始自然的崇拜52-53
- 4.3.2 基于對民族戰(zhàn)爭和遷徙的追憶53
- 4.3.3 基于對農業(yè)生產的豐收期盼53-55
- 第5章 拉祜族圖形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fā)展55-64
- 5.1 傳統(tǒng)手工藝圖形的傳承55-57
- 5.2 民族傳統(tǒng)圖形與大眾旅游產品的再設計57-64
- 第6章 結論64-65
- 參考文獻65-66
- 致謝66-6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67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勝男;;鄂倫春族樺皮文化的審美特點[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1期
2 楊德志;王民;;《康
本文編號:259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59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