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民族空間分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 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 文章編號 ]1001 - 5558 ( 2001) 03 - 0011 - 10
● 童玉芬 李建新
[ 摘要 ] 本文應(yīng)用地理學(xué)中的羅倫斯曲線及定量方法 , 對新疆不同民族人 口的空間分布狀況 、集中與分散程度以及各個民族在空間上積聚狀況的變動等進(jìn) 行了定性和定
量的研究分析 , 顯示了不同民族空間分布的基本格局 、集中化程度 以及變動趨勢 , 指出新疆大多數(shù)民族人口自 90 年代以來的空間分布呈現(xiàn)分散分 布的趨勢 , 這對于新疆和西部的開發(fā) 、民族的團(tuán)結(jié) 、邊疆的穩(wěn)定等是有益的 。 [ 關(guān)鍵詞 ] 新疆 ; 民族人口 ; 分布 ; 變動 [ 中圖分類號 ] C92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 A
一、 引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位于祖國西北邊陲 , 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人口聚集的自治區(qū) 。全自治區(qū) 面積為 166 萬平方公里 , 約占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 , 是全國最大的省區(qū) 。目前 , 居住在新 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共有 49 個民族 , 其中 13 個是世居民族 , 他們是維吾爾族 、漢族 、哈薩 克族 、回族 、柯爾克孜族 、蒙古族 、錫伯族 、俄羅斯族 、塔吉克族 、烏孜別克族 、塔塔爾 族 、滿族 、達(dá)斡爾族 。受到歷史 、自然 、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 、經(jīng)濟(jì)水平等多方面的影響 , 新 疆各民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diǎn)和變動趨勢 , 而各民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與 變動趨勢 , 也反過來對新疆的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和資源環(huán)境狀況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 西北民族研究 N. W. Minoritie s Re search
2001 年第 3 期 ( 總第 30 期) 2001. No . 3 ( Total No . 30)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新疆目前正面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千載難逢的機(jī)遇與挑戰(zhàn) 。作為中國 21 世紀(jì)西部大開 發(fā)的重要基地之一 , 新疆具有其他省區(qū)不可比擬的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和光熱水土條件 , 具備 加快發(fā)展的有利物質(zhì)基礎(chǔ)條件 。但是 , 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shí)現(xiàn) , 除需要具備一定的物質(zhì)條 件 , 還需要具備較好的人口環(huán)境條件 , 包括人口數(shù)量規(guī)模及其變動 、合理的人口結(jié)構(gòu)以及 良好的人口素質(zhì) 。除此之外 , 人口的分布與遷移狀況 , 尤其是新疆各民族人口的區(qū)域分布 和變動 , 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新疆的發(fā)展 。這一點(diǎn)在西部開發(fā)中將會變得日益重要 。 作為一個多民族自治區(qū) , 新疆各個民族地域空間的分布及其變動 , 不僅反映出各不同區(qū)域 人口在出生 、死亡等方面的變化 , 也可以反映出人口以及勞動力在區(qū)域間和部門間的流動 情況 , 而這一點(diǎn)對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 、民族的進(jìn)步和繁榮是十分有意義的 。 對于新疆諸多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狀況及其變動規(guī)律 , 目前還缺乏專門的分析與研 究 。本文從各民族人口的分布現(xiàn)狀出發(fā) , 通過一定的量化方法 , 對各民族人口的分布現(xiàn) 狀 、空間聚集程度和變動等進(jìn)行了分析 , 試圖揭示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特點(diǎn) , 考察 新疆各民族人口分布的規(guī)律性和趨勢 , 為新疆人口 、經(jīng)濟(jì) 、資源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以及西部大 開發(fā)提供一定的咨詢和參考 。 二、 方法和數(shù)據(jù)
11 方法 本研究在對新疆主要幾個民族人口地區(qū)分布格局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和描述的基 ( 4) 以地區(qū)秩為橫軸 , 以各民族人口累計百分比為縱軸 , 做圖 。 ( 5) 定量計算各民族人口集中化指標(biāo) 。公式如下 : I=
礎(chǔ)上 , 主要采用了地理學(xué)中的空間羅倫斯曲線圖法研究了各民族人口空間集中與分散程度 以及集散狀況的變動 。 空間羅倫斯曲線圖方法主要用來分析地理事物在空間上的集中與分散程度以及這種聚 散的變化 。它提供了一種把實(shí)際地區(qū)分布數(shù)據(jù)和標(biāo)準(zhǔn)分布數(shù)據(jù)直接進(jìn)行比較的方法 , 因此 不僅直觀 , 而且可以計算出比較精確的集中與分散程度指標(biāo) , 從而可以在本研究中用來揭 示不同民族在同一時間或者同一民族在不同時間空間分布方面的變化情況 。主要步驟如 下:
( 1) 以某一級行政區(qū) ( 也可以是經(jīng)濟(jì)區(qū) 、自然區(qū)) 為單位 , 計算每一個區(qū)各個民族人
口占全疆相應(yīng)民族總?cè)丝诘谋戎?。 ( 2) 以每一個民族為單位 , 按照各區(qū)民族人口的比重從大到小排序 , 給出按民族比重 大小所排出的地區(qū)的秩 。 ( 3) 按照上述順序 , 分別計算每個民族的地區(qū)累計百分比 。
ΣAi - ΣRi M - ΣRi
式中 , I 是集中化指數(shù) , ΣAi 是某一民族在各地區(qū)的累計頻率之和 , ΣRi 是假定人口在各 地區(qū)均勻分布時的累計頻率之和 , 可根據(jù)實(shí)際地區(qū)的個數(shù)進(jìn)行等份求百分比之和 , M 是 假定某一民族 100 %集中在一個地區(qū)的最大頻率總和 。指數(shù)越接近 1 , 表明人口越集中 , 反之 , 越分散 。 — 12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及 1999 年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
新疆各民族人口數(shù)量及其增長 1. 新疆是多民族自治區(qū)域 。1955 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時確認(rèn)了 13 個世居民族 , 即 維吾爾族 、漢族 、哈薩克族 、回族 、柯爾克孜族 、蒙古族 、錫伯族 、俄羅斯族 、塔吉克 族 、烏孜別克族 、塔塔爾族 、滿族 、達(dá)斡爾族 。解放以后 , 由于各民族的遷移 、流動 , 新 疆的少數(shù)民族個數(shù)也不斷增加 , 到 1990 年人口普查時 , 全區(qū)民族個數(shù)已增加到 49 個 , 成 了名副其實(shí)的多民族集聚的民族自治區(qū) 。1998 年 , 全區(qū)人口為 1747. 35 萬人 , 其中少數(shù) 民族人口為 1073. 24 萬人 , 占全區(qū)總?cè)丝诘?61. 42 % 。13 個世居民族總?cè)丝跒?1740. 69 萬人 , 而其他 36 個少數(shù)民族總?cè)丝诠灿嫗?6. 66 萬人 , 僅占全區(qū)總?cè)丝诘?0. 38 % 。 在 13 個世居民族中 , 漢族人口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少數(shù)民族人口增長速率 , 從 1982 年至
1998 年 , 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為 2. 02 % , 而同期漢族的為 1. 53 % 。不過漢族人 口 90 年代的年均增長率 ( 2. 12 %) 明顯高于 80 年代 ( 0. 94 %) , 這主要是機(jī)械人口增
長所致 。在 12 個少數(shù)民族中 , 滿族和俄羅斯族人口的增長率大大高于其他民族 。這主要 源于 80 年代民族成分的更改 , 并不說明這兩個民族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或機(jī)械人口增長率 奇高 。從 1982 年到 1990 年 , 滿族和俄羅斯族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竟分別高達(dá) 9. 21 %和
14. 86 % 。從 1990 年至 1998 年 , 兩民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回落到了 1. 47 %和 1. 74 %
的水平 , 90 年代以后民族成分更改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維吾 爾族的人口年均增長率逐步走低 , 人口最少的塔塔爾族和烏孜別克族的人口年均增長率不 到 1 % , 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人口年均增長率基本上高于全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平均水平 。
表1 新疆各民族人口數(shù)量及其增長
1990 年 ( 單位 : 萬人 , %) 1998 年 1982 年 1982~1998 年
合計
少數(shù)民族 漢族
維吾爾族 蒙古族 回族 滿族
哈薩克族
柯爾克孜族 錫伯族
21 資料來源 本研究所用數(shù)據(jù)資料 , 主要來自新疆 1982 年 、1990 年人口普查資料以
三、 新疆各民族人口分布的現(xiàn)狀特點(diǎn)
民族
人口
比重
人口
比重
人口
比重
均增長率
1. 83 2. 02 1. 53 1. 97 1. 91 2. 02 5. 56 2. 23 2. 39 2. 51
1747. 35 1073. 24 674. 11 813. 95 15. 91 78. 20 2. 09
100. 00 61. 42 38. 58 46. 58 0. 91 4. 48 0. 12 7. 37 0. 94 0. 23
1515. 69 946. 15 569. 54 719. 18 13. 80 68. 29 1. 86
100. 00 62. 45 37. 58 47. 45 0. 91 4. 51 0. 12 7. 30 0. 94 0. 22
1308. 15 779. 51 528. 40 595. 59 11. 75 56. 77 0. 92
100. 00 59. 58 40. 39 45. 53 0. 90 4. 34 0. 07 6. 91 0. 86 0. 21
128. 70 16. 41 3. 95
110. 63 14. 18 3. 32
90. 33 11. 24 2. 74
— 13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續(xù)表 民族 塔吉克族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塔塔爾族 達(dá)斡爾族
1998 年 1990 年 1982 年 1982~1998 年
人口
3. 96 1. 37 0. 93 0. 47 0. 64
比重
0. 23 0. 08 0. 05 0. 03 0. 04
人口
3. 32 1. 47 0. 81 0. 49 0. 54
比重
0. 22 0. 10 0. 05 0. 03 0. 04
人口
2. 66 1. 22 0. 27 0. 41 0. 44
比重
0. 20 0. 09 0. 02 0. 03 0. 03
均增長率
2. 52 0. 07 8. 04 0. 86 2. 37
資料來源 : 1982 年 、1990 年新疆人口普查資料 , 1999 年新疆統(tǒng)計年鑒 。
究 。下面根據(jù) 1999 年新疆統(tǒng)計年鑒中的人口統(tǒng)計數(shù) , 對各個民族的人口在地區(qū)上的分布 狀況進(jìn)行簡單描述 : ( 1) 維吾爾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特點(diǎn)
11. 85 % 。 與漢族人口分布特點(diǎn)不同 , 維吾爾族人口分布具有相對集中的特點(diǎn) 。從地區(qū)上
看 , 僅喀什地區(qū)維吾爾族人口就占到全疆維吾爾族總?cè)丝诘?36. 01 % , 占本地區(qū)總?cè)丝?的89. 37 % 。 其次 , 和田地區(qū)和阿克蘇地區(qū)的維吾爾族人口占全疆維吾爾族總?cè)丝诘谋壤?也都在 18 %以上 , 占本地區(qū)總?cè)丝诘谋壤謩e是 96. 91 %和 74. 99 % 。三個地區(qū)的維吾 爾族人口合計占全疆維吾爾族總?cè)丝诘?75. 05 % 。此外 , 伊犁地區(qū)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州 、吐魯番地區(qū) 、哈密地區(qū)的維吾爾族人口也占一定比重 。 ( 2) 漢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特點(diǎn) 新疆漢族人口表現(xiàn)為非常明顯的廣域性分布特點(diǎn) , 全疆 15 個地 、州 、市都有分布且 占有一定比重 。北疆的漢族人口占全疆漢族總?cè)丝诘?73. 29 % , 南疆的漢族人口只占
26. 71 % 。 從各個地州市來看 , 受到地區(qū)范圍大小以及漢族人口本身分布狀況的雙重影響 ,
烏魯木齊市 、伊犁州和昌吉州的漢族人口比重較大 , 占全疆漢族總?cè)丝诘谋壤?10 % 以上 , 占當(dāng)?shù)乜側(cè)丝诘谋壤謩e為 72. 72 % 、44. 71 %和 74. 88 % , 三地漢族人口合計 占全疆漢族總?cè)丝诘?58. 22 % 。其他如石河子 、克拉瑪依和奎屯市 , 雖然地區(qū)內(nèi)漢族人 口占到 75 %甚至 90 %以上 , 但在漢族總?cè)丝谥械谋戎貐s不大 , 這主要是由于地區(qū)人口規(guī) 模小造成的 。 ( 3) 哈薩克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特點(diǎn)
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較高 , 不過不是主要分布在南疆 , 而是主要分布在北疆 。北疆地區(qū)的 哈薩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薩克族總?cè)丝诘?94. 27 % , 而南疆僅占 5. 73 % 。其中以伊犁地區(qū) 為最集中 , 占全疆哈薩克族總?cè)丝诘?36. 76 % , 占本地總?cè)丝诘?22. 88 % 。此外 , 阿勒 泰地區(qū)和塔城地區(qū)的哈薩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薩克族總?cè)丝诘谋壤捕荚?17 %以上 , 占本 地總?cè)丝诘谋壤謩e是 49. 31 %和 24. 63 % 。昌吉州 、烏魯木齊市 、哈密和博州也都有 — 14 —
1 新疆各民族人口在地區(qū)上的基本分布狀況 2
由于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很小 , 因此 , 本文僅對新疆的 13 個世居民族進(jìn)行分析研
維吾 爾 族 人 口 主 要 分 布 在 南 疆 , 占 維 吾 爾 族 總 人 口 的 88. 15 % , 北 疆 合 計 占
哈薩克族作為新疆第二大少數(shù)民族 , 在人口分布上 , 與維吾爾族有相似之處 , 也是人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分布 , 其他地區(qū)很少 。 ( 4) 蒙古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特點(diǎn) 蒙古族人口在新疆的分布表現(xiàn)為大分散 、小集中的特點(diǎn) 。南北疆均有分布 , 但相對集 中在某幾個地區(qū) 內(nèi) 。蒙 古 族 人 口 的 地 區(qū) 分 布 以 北 疆 占 優(yōu) 勢 , 占 全 疆 蒙 古 族 總 人 口 的
68. 02 % ,南疆占31. 98 % 。 蒙古族人口在北疆主要分布在伊犁地區(qū) 、塔城地區(qū)和博爾塔拉
蒙古自治州境內(nèi) , 比重均在 10 %以上 , 在南疆主要分布在巴州 , 占全疆蒙古族總?cè)丝诘?27. 88 % 。 此外 , 烏魯木齊市和昌吉州也有少量分布 。 ( 5) 回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特點(diǎn) 新疆回族人口有廣域分布特點(diǎn) , 全疆各地均有分布 , 但以北疆為主 , 占全疆回族總?cè)?口的 83. 27 % , 南 疆 占 16. 73 % 。 地 區(qū) 來 看 , 昌 吉 州 最 多 , 占 全 疆 回 族 總 人 口 的 從 21. 45 % ; 伊犁地區(qū)第二 , 占 20. 86 % ; 烏魯木齊第三 , 占 18. 71 % ; 第四是塔城地區(qū) , 占7. 68 % ; 以后依次是塔城 ( 7. 68 %) 、吐魯番 ( 4. 58 %) 、巴州 ( 6. 69 %) 、阿勒泰 ( 2. 57 %) 。 ( 6) 滿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疆 , 占全疆滿族總?cè)丝诘?83. 69 % 。其中烏魯木齊市最 多 , 占 39. 27 % 。其次是伊犁地區(qū) , 占 14. 79 % 。 此外 , 哈密地區(qū) 、昌吉州 、克拉瑪依 、 巴州 、塔城和石河子等均有分布 。 ( 7) 柯爾克孜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 , 占全疆柯爾克孜族總?cè)丝诘?88. 38 % 。其中 76. 98 %的人口分布在克孜勒蘇自治州境內(nèi) , 集中化程度非常高 。其次 , 北疆的伊犁地區(qū) 分布有 9. 54 %的柯族人口 , 阿克蘇有 5. 07 %的柯族人口 。 ( 8) 錫伯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疆 , 占全疆錫伯族總?cè)丝诘?95. 61 % , 集中化程度極 高 。其中 , 主要分布在伊犁地區(qū) , 占全疆錫伯族總?cè)丝诘?80. 8 % 。其次 , 烏魯木齊的錫 伯族人口占到全疆錫伯族總?cè)丝诘?8. 98 % , 塔城還有 4. 55 %的人口 。 ( 9) 塔吉克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疆 , 占全疆塔吉克族總?cè)丝诘?99. 22 % , 其中喀什 地區(qū)占 82. 93 % , 也是人口分布相當(dāng)集中的民族 ?酥菡 11. 56 % , 和田地區(qū)還有 2.
21 %的人口 。 ( 10) 烏孜別克族人口以北疆分布為主 , 南北疆均有分布 , 分別占全疆烏孜別克族總
人口的 68. 31 %和 31. 69 % 。其中以伊犁地區(qū)為最多 , 占 36. 54 % ; 其次是喀什地區(qū) , 占 25109 % ; 昌吉州占 18. 87 % 。其他地區(qū)有零星分布 。 ( 11) 俄羅斯族人口以北疆分布占絕對優(yōu)勢 , 占全疆俄羅斯族總?cè)丝诘?94. 28 % 。其 中以塔城地區(qū)最多 , 占33. 19 % ;其次是烏魯木齊 , 占 28. 09 % ; 伊犁地區(qū)位居第三 , 占
9. 34 % 。阿勒泰地區(qū)最多 , 占 26. 41 % ; 其次是昌吉州 , 為 22. 39 % ; 伊犁地區(qū)第三 ,
13. 24 % ; 昌吉州占6. 42 % ,克拉瑪依市占 5. 19 % 。此外 , 在阿勒泰地區(qū) 、石河子地區(qū) 也有少量分布 。 ( 12) 塔塔爾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疆 , 占全疆塔塔爾族總?cè)丝诘?90. 66 % , 南疆僅占
為 19 %; 烏魯木齊第四 , 為 17. 29 %; 塔城第五 , 也占到 10. 59 %; 其他地區(qū)分布很少。 ( 13) 達(dá)斡爾族人口以絕對比例分布于北疆 , 占到全疆達(dá)斡爾族總?cè)丝诘?99. 01 % 。 其中 , 主要分布在塔城地區(qū) , 占 82. 77 % ; 其次是伊犁地區(qū) , 占 7. 84 % ; 第三是烏魯木 齊市 , 占 5. 42 % ; 克拉瑪依市占 1. 57 % ; 其他地區(qū)分布極少 。 — 15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表2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地區(qū)分布 ( 1998 年 , %) 總?cè)丝?總計 北疆 南疆 烏魯木齊市 克拉瑪依市 奎屯市 伊犁地區(qū) 塔城地區(qū) 阿爾泰地區(qū) 石河子地區(qū) 昌吉州 博爾塔拉州 吐魯番地區(qū) 哈密地區(qū) 巴音郭楞州 阿克蘇地區(qū) 克孜勒蘇州 喀什地區(qū) 和田地區(qū)
100. 00 46. 15 53. 85 8. 86 1. 51 1. 51 11. 83 5. 18 3. 34 3. 33 8. 34 2. 26 3. 11 2. 70 5. 68 11. 31 2. 44 18. 77 9. 05
漢族
100. 00 73. 29 26. 71 16. 71 2. 99 3. 72 10. 05 7. 79 3. 77 8. 20 16. 18 3. 88 1. 89 4. 70 8. 15 6. 96 0. 34 4. 43 0. 68
維吾爾族
100. 00 11. 85 88. 15 2. 41 0. 48 0. 01 6. 88 0. 52 0. 12 0. 08 0. 72 0. 63 4. 65 1. 12 4. 18 18. 22 3. 34 36. 01 18. 82
蒙古族
100. 00 68. 02 31. 98 4. 07 1. 43 0. 50 17. 25 20. 57 3. 61 0. 40 3. 65 16. 52 0. 05 1. 26 27. 88 0. 29 0. 01 0. 15 0. 02
回族
100. 00 83. 97 16. 03 18. 85 0. 76 0. 72 28. 89 7. 84 2. 60 1. 73 20. 85 1. 73 4. 59 1. 78 6. 85 1. 71 0. 06 0. 91 0. 14
滿族
100. 00 82. 91 17. 09 40. 24 4. 24 1. 79 14. 58 3. 14 1. 46 1. 34 14. 23 1. 88 1. 35 7. 10 4. 04 1. 48 0. 04 1. 73 0. 14
哈薩克族
100. 00 94. 27 5. 73 3. 80 0. 77 0. 34 36. 76 17. 33 22. 35 0. 24 9. 67 3. 02 1. 89 4. 70 0. 08 0. 01 0. 00 0. 01 0. 01
柯爾 克孜族 總計 北疆合計 南疆合計 烏魯木齊市 克拉瑪依市 奎屯市 伊犁地區(qū) 塔城地區(qū) 阿爾泰地區(qū) 石河子市 昌吉州 博爾塔拉州 吐魯番地區(qū) 哈密地區(qū) 巴音郭楞州 阿克蘇地區(qū) 克孜勒蘇州 喀什地區(qū) 和田地區(qū)
100. 00 11. 62 88. 38 0. 63 0. 07 0. 01 9. 54 1. 16 0. 06 0. 03 0. 07 0. 06 0. 00 0. 01 0. 08 5. 07 76. 98 3. 32 0. 49
錫伯族
100. 00 98. 32 1. 68 9. 55 1. 70 0. 61 78. 54 4. 61 0. 89 0. 33 1. 21 0. 89 0. 06 0. 29 0. 33 0. 14 0. 01 0. 18 0. 01
塔吉 克族
100. 00 0. 78 99. 22 0. 31 0. 07 0. 01 0. 29 0. 01 0. 01 0. 05 0. 05 0. 01 0. 00 0. 01 0. 05 0. 00 11. 56 82. 93 2. 21
烏孜別 克族
100. 00 66. 56 33. 44 9. 89 1. 28 0. 12 31. 57 2. 00 2. 16 0. 17 18. 32 1. 05 0. 03 0. 04 0. 17 0. 68 0. 80 20. 35 0. 25
俄羅 斯族
100. 00 100. 00 0. 00 29. 55 5. 09 0. 81 13. 79 36. 35 4. 37 2. 46 6. 18 1. 41 0. 45 0. 75 2. 31 0. 96 0. 00 0. 83 0. 13
塔塔 爾族
100. 00 97. 15 2. 85 17. 67 1. 59 0. 19 16. 26 10. 82 26. 33 0. 02 23. 97 0. 30 0. 02 1. 22 0. 06 0. 09 0. 39 0. 36 0. 11
達(dá)翰 爾族
其他 民族
100. 00 100. 00 100. 00 45. 89 0. 00 6. 11 1. 41 0. 61 6. 59 83. 55 0. 20 0. 19 0. 94 0. 41 0. 06 0. 09 0. 20 0. 05 0. 00 0. 09 0. 02 54. 11 8. 87 1. 50 1. 51 11. 61 5. 16 3. 33 3. 32 8. 33 2. 25 3. 12 2. 71 5. 69 11. 34 2. 45 18. 83 9. 08
資料來源 : 1999 年新疆統(tǒng)計年鑒 。
— 16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其他民族包括東鄉(xiāng)族 、撒拉族 、藏族等 。受民族比重和構(gòu)成的影響 , 總地來說 , 這些 民族的人口以北疆分布為主 , 占 94. 48 % , 南疆僅占 5. 52 % 。 1 各民族人口空間集散狀況與程度 3 為了定量說明新疆各個民族人口在地域空間的集中或者分散的程度 , 我們采用前面介 一種假想的人口地區(qū)均勻 分布狀況 , 其他曲線代表 不同民族在全疆 15 個地 州市的空間分布狀況 。這 些曲線偏離對角線越多 , 則人口的空間聚集程度越 嚴(yán)重 , 即分布越集中 ; 反 之 , 則越分散 。可以比較 直觀地看到 , 新疆 13 個 世居民族人口的空間聚集 大致可分為三類 : 只有漢 族人口空間分布的羅倫斯 曲線最靠近對角線 , 即人 口地區(qū)分布相對最均勻 ; 塔吉克 、達(dá)斡爾 、柯爾克 — 17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紹的空間羅倫斯曲線圖法 , 對以上各民族人口在空間的集中程度進(jìn)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較 。 1 是根據(jù)羅倫斯曲 圖 線圖法作出的新疆 13 個 主要民族的空間羅倫斯曲 線圖 。圖中的對角線代表
孜和錫伯族人口分布屬一 類 , 其人口空間分布的羅 倫斯曲線離對角線最遠(yuǎn) , 即人口空間聚集程度最高 ; 其他八個民族人口地區(qū)分布雖有差 異 , 但人口空間聚集程度比較相似 , 即比較集中在某幾個地區(qū) 。 為了進(jìn)一步對不同民族人口的集中化程度進(jìn)行精確比較 , 本文計算了各個民族人口空 間集中化指數(shù) ( 見表 3) , 并按照集中化指數(shù)的大小 , 劃分出不同等級 。新疆幾個主要民 族的集中化程度和等級如下 : ( 1) 非常集中的民族 ( 集中化指數(shù) 80 ~ 100 ) : 塔吉克族 ( 0. 96 ) 、達(dá)斡爾族 ( 0. 95) 、柯爾克孜族 ( 0. 92) 、 錫伯族 ( 0. 92) 。 (2) 比較集中的民族 ( 集中化指數(shù) 60 ~ 80 ) : 哈薩克族 ( 0. 78 ) 、 烏孜別克族 ( 0. 77) 、俄羅斯族 ( 0. 75) 、塔塔爾族 ( 0. 73) 、 蒙古族 ( 0. 72 ) 、 維吾爾族 ( 0. 71 ) 、滿 族 ( 0. 70) 、 回族 ( 0. 67) 。 ( 3) 較分散的民族 ( 集中化指數(shù) 40~60) : 漢族 ( 0. 44) 。 由此我們看到 , 新疆不同民族人口的分布有很大差異性 , 其中 , 漢族 、回族屬于分布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比較分散的民族 , 滿族 、哈薩克族 、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塔塔爾族 、 蒙古族 、 維吾爾 族 、滿族屬于分布比較集中的民族 , 而塔吉克族 、達(dá)斡爾族 、錫伯族 、柯爾克孜族等分布 最為集中 。
表3 各民族人口的集中化指數(shù)及其變化 年代 漢族 維吾 爾族 蒙古族 回族 滿族 哈薩 柯爾 錫伯族 塔吉 克族 烏孜別 克族
0. 79 0. 77
俄羅 斯族
塔塔 達(dá)斡 爾族 爾族
克族 克孜族
1990 0. 45 0. 74 0. 75 0. 69 0. 68 0. 80 0. 94 0. 94 0. 97 1998 0. 44 0. 71 0. 72 0. 67 0. 70 0. 78 0. 92 0. 92 0. 96
0. 74 0. 77 0. 95 0. 75 0. 73 0. 95
四、 新疆各民族人口地區(qū)分布格局的變動趨勢 根據(jù)普查和統(tǒng)計年鑒資料計算 , 從 1982 年到 1998 年 , 新疆不同民族人口在區(qū)內(nèi)各個 地區(qū)的人口比重雖均有一定的變化 , 但變化程度不是很大 。其中 , 新疆人口最多的三大民 族維吾爾族 、漢族 、哈薩克族變化的幅度不大 , 也即近二十年來 , 這三大民族人口的地區(qū) 分布總格局沒有發(fā)生顯著的變化 : 維吾爾族依舊主要在南疆地區(qū) , 而哈薩克族依舊主要在 北疆地區(qū) , 漢族則相對還是均勻分布 , 雖然主要在北疆地區(qū) 。其他民族 , 尤其是人口較小 的民族 , 在各個地方的比重變化比較明顯 。 ( 見表 4 ) 蒙古族在博爾塔拉和巴音郭楞兩個 蒙古自治州以及伊犁 、塔城等傳統(tǒng)分布區(qū)的比重顯著下降 , 而在烏魯木齊 、克拉瑪依 、昌 吉州等北疆地區(qū)增加較多 。滿族人口在伊犁地區(qū)比重大為減少 , 而在烏魯木齊增加最多 。 錫伯族和俄羅斯族也有類似趨勢 。烏孜別克族在昌吉州和喀什地區(qū)增加比較明顯 , 達(dá)斡爾 族則伊犁地區(qū)比重上升 , 塔城地區(qū)比重下降 。 各個民族人口空間分布變化的程度和方向也不一樣 , 有些趨于更為集中分布 , 另一些 趨向分散分布 。通過計算新疆幾個人口較多的民族 1990 年 、1998 年兩個年度的集中化指 數(shù) , 可以定量觀察和分析在 90 年代以來各個民族空間分布上的變動情況 。1990 年至 1998 年 , 大多數(shù)民族人口在空間上的聚集化程度有所下降 , 個別民族有所上升 。其中 , 漢族人 口集中化指數(shù)從 0. 45 下降到 0. 44 , 維吾爾族從 0. 74 下降到 0. 71 , 蒙古族從0. 75下 降到 0. 72 , 回族從 0. 69 下降到 0. 67 , 哈薩克族從 0. 80 下降到 0. 78 , 柯爾克孜族從 0. 94 下降到 0. 92 , 錫伯族從 0. 94 下降到 0. 92 , 塔吉克族從 0. 97 下降到 0. 96 , 烏 孜別克族從 0. 79 下降到 0. 77 , 塔塔爾族從 0. 77 下降到 0. 73 , 只有滿族和俄羅斯族 有所上升 , 達(dá)斡爾族沒有變化 。這種狀況與 90 年代以來人口空間變動情況是基本一致的 。 隨著新疆農(nóng)村城鎮(zhèn)的改革開放和城鎮(zhèn)化發(fā)展 , 農(nóng)村勞動生產(chǎn)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 因此人口 在空間上的遷移和流動增強(qiáng)了 , 反映在集中化指數(shù)上就是許多民族人口的集中化指數(shù)呈現(xiàn) 下降趨勢 。人口的分布進(jìn)一步趨于擴(kuò)散和均勻分布 , 各民族雜居和融合得到強(qiáng)化 , 這對于 增強(qiáng)各民族的相互了解 , 提高各民族的科學(xué)文化素質(zhì) , 增強(qiáng)各民族的市場和競爭意識 , 都 是有益處的 。
— 18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 19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動研究
五、 結(jié)語 通過以上對新疆各民族人口空間分布格局及其變化的分析 , 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結(jié)論 : 漢族人口占多數(shù) , 哈薩克族 、回族也分布較多 , 其他民族也均有分布 , 是民族分布較為混 雜的區(qū)域 。南疆以維吾爾族占絕大多數(shù) , 其他民族成分少 , 比重低 , 是民族分布相對單一 的區(qū)域 。回族在伊犁 、塔城 、阿爾泰等北疆西北部地區(qū)比重下降 , 而在天山北坡一帶的烏 魯木齊 、克拉瑪依以及東疆的吐魯番等地區(qū)比重明顯上升 。 他民族人口的分布都有集中分布的趨勢 , 有自己的集中分布區(qū)域 。其中聚集程度最高的是 塔吉克族 , 漢族的聚集程度最低 。 31 新疆漢族 、維吾爾族 、哈薩克族 、柯爾克孜族等民族人口的區(qū)域空間分布格局基 本保持了 80 年代初的狀況 , 但是其他民族 , 包括蒙古族 、回族 、滿族 、俄羅斯族 、烏孜 別克族等在地區(qū)分布格局上發(fā)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 。 41 新疆大多數(shù)民族人口在空間分布上趨向于分散 , 其中包括一些集中化程度相當(dāng)高 的民族如塔吉克族 、達(dá)斡爾族 、柯爾克孜族等 。這對于西部開發(fā)和各民族經(jīng)濟(jì)發(fā)展是有利 的 。但錫伯族 、俄羅斯族和達(dá)斡爾族的情況與此相反 。這三個民族都集中在北疆西北部 , 數(shù)量不大 , 文化水平和城鎮(zhèn)化水平較高 , 趨于集中的原因有待進(jìn)一步調(diào)查和分析 。 參考文獻(xiàn) [ 1 ] 張超 、張長平等譯 . 計量地理學(xué)導(dǎo)論 [ M ]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3. [ 2 ] 楊魁孚主編 . 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 [ M ] . 北京 : 中國人口出版社 , 1996. [ 3 ] 新疆大學(xué)人口研究所 . 新疆少數(shù)民族人口與計劃生育 , 國家社科基金課題 , 1994.
[ 收稿日期 ] 2001 - 05 - 02 [ 作者簡介 ] 童玉芬 , 女 , 新疆大學(xué)人口研究所教授 , 博士 。烏魯木齊 830046 21 新疆除了漢族 、滿族和回族人口的空間分布格局呈現(xiàn)較為分散分布的特點(diǎn)外 , 其 11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分布 , 以天山為界 , 南北疆有明顯的區(qū)域分布差異 。北疆地區(qū)
李建新 , 男 , 北京大學(xué)社會學(xué)人類學(xué)研究所副教授 。北京 100871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National ities in XinJiang
Tong Y uf en L i Jian x i n
Jiang according to Lowrance cur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aut hor t hought most national2 jiang and western areas , et hnic unity , etc. Key words : XinJiang ; et hnic population ; dist ribution ; change
ities have kept dist ributing dispersively since 1990 , t his is beneficial to t he develop ment of Xin2
Abstract : The article deals wit h t he population dist ribution and change of nationalities in Xin2
— 20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相關(guān)文檔:
中國人口空間分布相關(guān)資料
對縣級城市人口遷移進(jìn)行研究,發(fā)現(xiàn)縣級市 之間的遷移...人口空間分布格局 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新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動人口變動 的九大趨勢[J].人口...
新疆喀什地區(qū)的民族人口分布
《西北民族研究》(蘭州)2000 年 02 期,第 1~9...南疆喀什地區(qū)的民族分布格局以及變化情況, 進(jìn)行一 些...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 10頁 免費(fèi) 2010年各民族...
新疆維吾爾族人口變遷
人口變遷 清朝統(tǒng)一新疆后,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逐漸形成...“新疆多民族混合家庭研究”和 “新疆南部維吾爾族...和擴(kuò)大選擇空間外,更主要的原因被歸為,民族分界意識...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數(shù)量變化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數(shù)量變化 中廣網(wǎng) 2010-06-04 [打印本頁] [字號 大中小] [關(guān)閉] 新疆地區(qū)的人口,西漢時期大約在 37.5 萬人左右,1830 年約有 170 萬左右,...
新疆各民族人口在地區(qū)上的基本分布狀況
新疆各民族人口在地區(qū)上的基本分布狀況_哲學(xué)/歷史_人文...2014年細(xì)分行業(yè)研究報告年度盤點(diǎn) 2014年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O2O...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間分... 10頁 免費(fèi) 從新疆人口...
種群空間分布格局的研究
植物種群的分布格局是指種群內(nèi)個體某一時刻在空間的散布狀 態(tài)。 種群的空間分布...前人研究表明,對于個體呈隨機(jī)分布 的種群,樣方面積的變化只會改變樣方平均值的...
空間分布格局
空間分布格局_數(shù)學(xué)_自然科學(xué)_專業(yè)資料 暫無評價|0人閱讀|0次下載 空間分布格局_數(shù)學(xué)_自然科學(xué)_專業(yè)資料。創(chuàng)新助手報告 ——主題分析報告 創(chuàng)新助手平臺提供 北京萬方...
武漢城市圈人口空間分布格局及演變分析
武漢城市圈人口空間分布格局及演變分析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學(xué)_專業(yè)資料。龍?jiān)雌诳W(wǎng)...人口地域分布的變化.進(jìn)行人口時空動態(tài)變化方面的研究,對認(rèn)識一定社會 階段區(qū)域人口...
電大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網(wǎng)上作業(yè)1-5答案
《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教程》的研究對象是(A...雜居程度進(jìn)一步擴(kuò)大 民族人口流動的趨勢有了新變化 7...但是分布廣泛?約占全 國面積的 60%左右?第三少數(shù)...
新疆民族旅游資源特色與開發(fā)定位研究
時期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定型;近現(xiàn)代時期新疆民族...旅游資源組合優(yōu)勢的空間分布相對平 衡;烏魯木齊、 ...上新疆非常有限的運(yùn)輸條件,一旦下游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
更多相關(guān)標(biāo)簽:
新疆人口分布 | 新疆人口分布圖 | 新疆人口密度分布圖 | 新疆人口分布特點(diǎn) | 新疆漢族人口分布圖 | 新疆民族人口分布 | 臥室格局變動就生病 |本文關(guān)鍵詞:民族空間分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80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3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