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論文 >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分類與民族認同

發(fā)布時間:2017-12-25 20:42

  本文關鍵詞: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分類與民族認同 出處:《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古代中國 民族分類 民族認同 文化


【摘要】:中國歷史上的民族分類標準主要是文化而不是血緣和種族。歷史上的民族認同是自由的,民族身份可以隨時改變。古代民族認同的變異性,促使各民族都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之中,沒有一個民族是靜止不變的。中華民族的形成與歷史上的民族分類和認同方式是分不開的。以文化作為分類和認同的標準,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閡走向自然融合,促成主體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并促成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古代民族分類和認同方式強化了古代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促成各民族大一統(tǒng)意識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價值觀的形成。中國之所以能夠保持2000多年統(tǒng)一和完整,與古代中國的民族分類和認同方式具有密切的關系。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分類號】:C956
【正文快照】: 世界歷史上民族或族群分類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按血緣來劃分,民族身份以父母血緣來決定;一種是按種族來劃分。西方國家多采用這種方式,如希特勒鼓吹種族優(yōu)劣論,并按種族優(yōu)劣對世界各國民族進行分類。20世紀以來,部分國家實行種族隔離制,根據人種的不同(如白種與黑種)分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星亮;;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同一性與互補性[J];思想戰(zhàn)線;2010年01期

2 何星亮;;“大一統(tǒng)”理念與中國少數民族[J];云南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3 何星亮;;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特點和類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韋斌;;生態(tài)文明視閾下的民族文化融合[J];甘肅理論學刊;2011年05期

2 陳慧;;海南思源學校教師文化適應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孔令桐;郭慶科;胡姍姍;;我國民族融合與民族共榮的歷史[J];濱州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4 董建穩(wěn);;文化多樣性下的民族教育探索與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5 趙君;;試論藏族的“大一統(tǒng)”觀念在西藏近代反侵略反分裂斗爭中的積極作用[J];中國藏學;2014年01期

6 李永政;張明善;姚s,

本文編號:133438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33438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836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